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促進農業抗災保豐生產意見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今年以來,我縣遭遇大范圍暴雨等災害性天氣,農業生產形勢極為嚴峻,為充分發揮科技在農業抗災害保豐產中的基礎支撐作用,根據省政府辦公廳轉發省科技廳、省農業廳《關于發揮科技支撐作用促進當前農業抗災保豐產的意見》精神,結合我縣實際,現提出如下實施意見。
一、組織科技人員開展下鄉抗災行動
積極組織縣內涉農部門的科技人員,圍繞甜葉菊、烤煙、水稻、蔬菜、臍橙、畜禽、水產等主導和特色優勢產業,深入鄉鎮、村組開展農村科技服務,確保每個鄉鎮和村莊都有科技人員服務在生產一線。重點要指導農民對當前農作物及時清溝排水,以防積水引發漬澇災害,影響作物產量;對大棚蔬菜等加固棚架和清溝,以防強降水引起倒塌造成損失;對中稻秧田灌深水護秧,以防強降水造成機械損傷;對畜禽養殖戶要加固欄舍和排水,以防水毀損失;對水產養殖區加強巡視,以防強降水造成漫堤、倒壩;對養殖戶被損壞的欄舍、池塘及時消毒,以防災后疫病的發生流行。
二、積極實施科技入園入企入村
圍繞現代農業示范園、涉農企業、農戶災后生產發展需求,通過科技人員帶技術和成果到企業、到農戶,加快先進技術、成果的推廣應用和產業化步伐,使科技人員參與農業企業關鍵技術攻關,提供產品開發咨詢服務,促進企業技術改造和產品升級,幫助涉農企業完善研發體系,構建技術創新平臺,加強研發隊伍建設,提升企業持續創新能力。
三、積極開展科技防災抗災減災技術培訓與示范
通過農業科技專家大院、農民科技培訓學校、農村科普示范基地、農民田間學校、科技下鄉等多種形式,圍繞縣內優勢農業產業,進一步加強農民防災抗災減災科技培訓,確保農民及時掌握各項農業抗災技術措施要領。按照“科技人員直接到戶、良種良法直接到田、技術要領直接到人”的推廣機制,加大科技示范戶培養力度,切實發揮示范輻射作用。對當前早稻苗情偏差、有效穗不足,要指導農戶科學曬田,施好穗肥,爭取動態分蘗成穗,力爭早稻豐產豐收;對于受災作物當前重點是加強田間管理和病蟲害監測防治。
四、積極加強農業防災抗災減災技術研發
進一步加大農業抗災技術研發與技術儲備支持力度,設立縣農業抗災減災科技專項,重點開展監測預警技術和抗災減災技術研究。積極推進農作物耐抗逆機理研究和品種選育,發揮生物抗災作用。加強種植模式和種植結構研究,發揮結構避災作用。加快農業災害性天氣中長期預測預報技術應用,發揮氣象減災作用。抓緊開展農業防災減災新技術、新材料和新產品研發,以及農業災害應急與風險管理研究,并切實加快推廣應用進程。
五、著力強化科技抗災工作組織領導
強化科技、涉農部門間的協調配合機制,組建農業抗災(低溫、抗旱、洪澇等)科技專家委員會,加強對科技抗災工作的指導。加強與氣象部門的溝通,及時為農戶提供科學準確的氣象測報服務和中長期天氣預測。積極組織動員各地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和現代農業產業技術體系投入當前農業抗災工作,充分發揮基層農技推廣體系和新型農村社會化科技服務體系的重要作用,進一步形成農業科技抗災保豐產的工作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