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縣政強化質量工作意見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各鄉鎮人民政府,縣政府各部門:
為貫徹落實國務院《質量發展綱要》和《市人民政府關于全面推進質量興市工作的意見》、《市人民政府關于進一步加強標準化工作的意見》精神,切實提高全縣質量總體水平,促進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和經濟發展方式轉變,推動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現就進一步加強質量工作提出如下意見。
一、指導思想
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堅持以質取勝,實施品牌戰略,以貫徹執行《質量發展綱要》為主線,以健全機制為保障,以產品質量、工程質量、服務質量為重點,堅持政府主導、部門聯動、企業為主、社會參與的原則,綜合運用法律、行政、市場手段,全面提高質量管理水平,為實現“兩個率先”、建設“兩個強縣”、強化“兩個推進”提供質量保障。
二、主要目標
到年,質量基礎進一步夯實,質量總體水平顯著提升,建成食品等重點產品質量安全檢測體系,培育一批國內外知名品牌。
(一)產品質量目標。產品質量監督抽查合格率達到92%以上,其中,生產企業食品抽查合格率達到95%以上,規模以上企業采用國際標準與國外先進標準比率達到50%以上。農業標準化生產普及率超過50%,農業園區全部按標準化生產,農產品質量安全抽檢合格率達到97%以上,通過無公害農產品基地整體認證,有機食品基地認證達到10000畝,無公害、綠色、有機產品認證20個。新增國家級品牌5個,新增省級品牌20個。
(二)工程質量目標。工程質量和安全、環保、節能、衛生指標全部達到國家標準或規范要求,竣工工程質量合格率達100%;建筑、交通、水利、電力等重大民生工程的耐久性、安全性普遍增強,市級優質工程逐年遞增,力爭高于全市平均水平。
(三)服務質量目標。政務服務質量進一步提升;在金融服務、現代物流、商務服務等重點生產性服務領域,全面實施服務質量國家標準,生產性服務業顧客滿意度達到85以上;餐飲、旅游、住宿、批發、零售、文化體育等生活性服務領域標準化覆蓋率大幅提升,顧客滿意度達到80以上。
三、主要任務
(一)推進品牌發展戰略。制定名牌發展規劃,在政策、機構、經費等方面為品牌發展提供保障;加大本地優勢特色產品的品牌培育和自主創牌力度,大力挖掘、培育、申報和保護地理標志產品,鼓勵企業爭創省級以上名牌;把品牌培育與招商引資結合起來,促使優勢資源開發、工業園區和農業標準化示范區項目健康快速推進;建立和完善品牌創建激勵機制,引導企業加快質量技術創新和產品升級換代,改善產品質量,提升產品檔次,增強競爭實力;建立農超對接機制,在超市、農貿市場設立“放心蔬菜專柜”,提高產品知名度和企業效益。
(二)強化質量安全監管。全面落實地方政府的總體責任、部門的監管責任、企業的主體責任和行業的自律責任,特別要采取倒逼機制推動和促進企業更加重視質量工作;建立質量安全風險預警機制和“預防為主、綜合治理、分類監管、重心下移、層級負責、高效運轉”的質量平安長效監管機制,實行質量安全“一票否決”;構建質量安全事故以及突發事件的應急救援體系,嚴格執行重大質量事故報告及應急處理制度,健全產品質量追溯體系,保障經濟安全運行;加大對重點區域、重點場所、重點企業、重點工程的特種設備的整治力度;嚴厲查處無證生產經營和假冒偽劣等質量違法行為;開展“質量監管、質量提升”示范試點活動;推動誠信體系建設。
(三)加快推進標準化工作。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以加快產業結構優化升級為主線,以提升全縣標準技術水平為核心,突出標準研制和標準體系建設重點,全面提升標準化總體水平,為推動我縣追趕跨越、加快發展提供有力的技術支撐。加快推進農業標準化,立足發展綠色、生態、有機、安全農業,以優質糧油、果蔬、藥材、生豬、土雞等特色產業為重點,加快制定相關標準,促進農業產業化加快發展。加快推進工業標準化,立足發展健康、環保、安全工業,以建材、食品、飲料等優勢產業為重點,建立健全以技術標準為主體,以工作標準和管理標準為支撐的企業標準體系,提高產品質量水平,增強產品競爭力。加快推進服務標準化,圍繞現代服務業需要,重點抓好現代物流服務、特色餐飲飯店服務和紅色生態旅游服務等服務標準的制(修)訂工作,建立和完善相關標準體系,著力打造一批服務名牌企業和服務名優品牌。積極推動社會事業管理標準化工作,建立政務服務標準體系,增強城市親和力,優化發展軟環境。
(四)加強質量保障能力建設。推進技術機構資源整合,優化檢驗檢測資源配置,集中建設食品等重點產品質量安全公共檢測機構,打造技術裝備精、檢測水平高、支撐能力強的公共檢測平臺;加強質量人才梯隊建設,加大高層次、高技能的質量專業人才的重點培養和引進力度。
(五)加強質量文化建設。充分利用電視、廣播、報刊、網絡等媒體,開辟???、專欄、專題,廣泛宣傳質量文化。加強對質量違法行為的輿論監督,適時曝光典型案例。深入開展“質量月”、“3·15”等群眾性質量活動,提高全民質量意識,培育誠實守信、持續改進、創新發展、追求卓越的質量精神,倡導科學理性、優質安全、節能環保的消費理念;開展質量強縣活動,形成政府重視質量、企業追求質量、社會崇尚質量、人人關心質量,齊抓共管的良好氛圍。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質量工作是一項長期的、全社會參與的一項系統工程,是全縣經濟建設中的一件大事,各鄉鎮、部門要高度重視質量工作,切實加強領導,落實責任??h政府成立以主要領導為組長,分管領導為副組長,各有關部門負責人為成員的質量工作領導小組,領導小組辦公室設在縣質監局,負責加強對質量工作的統籌規劃和組織領導,制訂落實年度行動計劃,研究解決和協調處理重大質量問題,督促檢查貫徹落實情況。各鄉鎮、縣級相關部門要明確負責質量工作的領導和機構,并各司其職,密切配合,形成合力。
(二)加大政策扶持。完善獎勵機制,落實優惠扶持政策,加快推進品牌戰略的實施。設立政府質量獎,對獲得中國名牌、中國馳名商標的,獎勵30萬元;獲得名牌、著名商標的,獎勵20萬元;獲得國家質量獎、省質量獎的,分別獎勵20萬元、10萬元;獲得國家地理標志產品的,獎勵10萬元;參與國家標準、行業標準、地方標準研制和修訂的,分別獎勵10萬元、6萬元、5萬元;獲得無公害、綠色、有機認證的,分別獎勵3萬元、5萬元、10萬元;獲得無公害食品基地、有機食品基地認證的,分別獎勵5萬元、10萬元;獲得中國有機產品認證示范區、出口農產品質量安全示范區的,獎勵10萬元;獲得國家、省農業標準化示范的實施單位,分別獎勵10萬元、5萬元。
(三)強化考核激勵。制定質量工作評價考核辦法,明確各鄉鎮、部門的責任目標,實行質量安全工作“一把手負責制”和“重大質量安全事故追責制”,并將其納入各鄉鎮、部門年度目標考核評價;成立“質量工作督查小組”,對階段性重點工作進行督查督辦,對質量工作落實不到位的單位和個人予以嚴肅處理,對取得突出成績的單位和個人予以表彰獎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