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助推海洋經濟區建構意見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各市、區人民政府,高技術產業開發區、經濟技術開發區、工業新區管委會,市政府各部門、單位:
為深入貫徹《國家知識產權戰略綱要》和《省人民政府關于推進商標戰略實施促進經濟發展的意見》(政發〔〕104號),充分發揮商標在促進經濟發展中的作用,不斷增強全市企業自主創新能力和區域經濟核心競爭力,為藍色經濟區建設提供有力支撐,現就加快推進商標戰略實施提出以下意見。
一、指導思想
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
實科學發展觀,緊緊圍繞藍色經濟區建設戰略重點,以全面提升企業自主創新能力和核心競爭力為目標,積極營造有利于商標發展與保護的市場環境、政策環境、法制環境,著力增強企業商標注冊、運用、保護、管理能力,加快形成企業主體、市場導向、政府推動、社會支持的商標發展機制,扎實推動商標戰略實施與經濟發展深度融合,促進全市經濟又好又快發展。
二、基本目標
經過五年的努力,在全市建立起體系完善、運行順暢、科學高效的商標工作機制,形成注冊及時、使用規范、保護有力、服務到位的商標發展環境,商標的社會認知度有較大提高,商標戰略實施取得明顯成效。具體目標是:
(一)注冊商標總量持續增長。到年,全市新注冊商標達到5000件以上,總量超過1.7萬件。
(二)商標發展質量不斷提高。到年,新增中國馳名商標4件以上,總量達到30件以上;新增省著名商標40件以上,總量達到130件以上;新增市知名商標80件以上,總量達到150件以上。
(三)商標管理能力明顯增強。企業商標管理制度進一步完善,運用商標參與市場競爭的能力明顯提升,商標成為更多企業的重要資產和核心競爭力。企業對品牌建設的投入明顯增加,以商標為核心的品牌發展體系初步建立。
(四)商標保護體系更加完善。商標投訴渠道暢通,行政執法與刑事追究銜接順暢,商標權人得到充分保護,商標侵權人受到有效制裁,企業自我保護、行政保護、司法保護和社會保護相結合的商標保護體系基本形成。
(五)商標社會環境全面優化。商標行業管理更加規范,社會組織參與商標管理的能力不斷增強;商標知識宣傳普及面不斷拓寬,市場主體和社會各界的商標知識產權意識不斷提升,促進商標發展的政策體系和服務體系進一步完善。
三、工作任務
(一)大力推進產業品牌建設。
1.優先發展藍色產業品牌。將商標戰略實施與藍色經濟區建設緊密結合起來,著力加強對海洋“三品”加工業、船舶修造業等傳統優勢產業的扶持,加大自主品牌培育力度,提高傳統產業市場競爭力和品牌附加值,使商標在傳統產業優化重組和規模擴張中發揮更大的作用;加強對港口物流、濱海旅游度假等服務業商標工作的指導,采用直營連鎖、特許連鎖等現代經營方式,積極推進服務業的集團化、網絡化和品牌化經營,提升全市服務業發展層次和水平;加強對新能源、新材料、新信息、新醫藥等戰略性新興產業和高新技術產業等商標注冊的引導,支持企業及時將自主創新成果進行商標注冊,為贏取市場主動權提供保障。
2.積極培育涉農產品品牌。充分挖掘具有特色的農副產品和手工藝品發展潛力,鼓勵和指導相關組織申請注冊地理標志證明商標或集體商標。大力推行“公司+商標+基地(農戶、合作社或協會)”的產業化經營模式,進一步提高農民進入市場的組織化程度。發揮已有農產品地理標志商標的示范效應,重點扶持一批效益好、潛力大、帶動力強的農業龍頭企業,培育一批知名度高的農產品商標和地理標志商標,實現農業專業化、規?;?、集約化發展。
3.做大做強產業集群品牌。對馳名商標和著名商標企業,分行業、分階段地進行商標法律知識和商標戰略培訓,提高企業利用商標、保護商標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力爭在全市支柱產業和傳統優勢產業中形成若干個馳名商標和著名商標群,將個體優勢轉化為行業優勢。支持馳名商標和著名商標企業通過收購、兼并、控股等多種途徑進行商標品牌重組,促進生產要素向優勢品牌集聚;支持企業通過許可使用、連鎖經營等方式,促進商標品牌做優、做強、做大。
4.不斷完善品牌創建結構。按照“培育一批、申報一批、認定一批”的品牌創建規劃,修訂完善《市知名商標認定辦法》,積極篩選科技含量較高、經濟效益較好、發展前景廣闊的企業,推薦認定“市知名商標”,并通過新聞媒體予以,努力提升企業的知名度和信譽度,為爭創著名商標、馳名商標儲備后備力量,在全市逐步形成知名、著名、馳名三個梯次的品牌創建結構。
(二)建立健全商標服務體系。
1.著力提升企業管理商標的能力。工商部門要會同發展改革、經濟和信息化、農業、海洋與漁業等部門建立健全商標指導機制,提升商標行政指導水平,有針對性地指導企業制定商標戰略,完善在商標注冊、使用、許可、轉讓、質押、投資、市場調查、侵權處理等方面的管理制度。引導企業在改制改組和組建企業集團過程中,將商標無形資產和企業有形資產結合起來,防止無形資產的流失。支持企業以商標為紐帶,通過投資入股、許可使用、質押融資等方式,實現商標價值的轉化、利用和提升。指導企業做好馬德里商標注冊工作,鼓勵企業在國際貿易中使用自主商標,提高自主商標商品出口比例,增強企業的國際競爭力。
2.加快商標監管服務平臺建設。按照統一規劃、統一標準、統一步調的原則,建設高標準數據庫和監管服務系統。依托商標數據庫打造集商標注冊信息、商標預警、商標巡查、商標印制、商標培育、商標監管和指導服務功能于一體的高效商標管理系統,逐步實現商標檔案數據化和商標管理規范化,為全市企業提供更全面、更便捷的商標查詢服務。
3.積極開展商標戰略示范創建工作。積極創建國家級、省級商標戰略示范城市(區)、示范企業(行業)、示范園區(產業集群),利用的區域優勢,推動海洋生物醫藥、海洋新能源、海洋高端裝備制造等戰略性新興產業品牌化發展,推動現代漁業、海洋工程建筑、海洋生態環保、海洋文化旅游、海洋運輸物流等優勢產業集群化發展,推動海洋食品加工等傳統產業高端化發展,構筑現代海洋產業體系,建設海洋高技術產業基地和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高端海洋產業集聚區。在積極開展國家級、省級商標戰略示范創建工作的基礎上,深入開展市級商標戰略示范市(區)、示范鎮、示范企業、示范村工作。推動各市區(含高區、經區、工業新區,下同)、各企業不斷提高商標注冊、運用、保護和管理等方面的能力,提升商標價值,拓展商標內涵,更好地發揮商標在促進企業和區域經濟發展中的作用。
4.充分發揮行業協會和商標組織的作用。支持消費者協會、個體私營企業協會和各行業協會發揮優勢,在商標信息交流、維護會員商標權益、海外商標申請和培育、爭創馳名商標和著名商標等方面發揮更大的作用。支持商標、交易、咨詢、評估、法律服務等服務機構發展,引導并推動商標組織實現自我管理、自我約束、依法。加強對商標組織和商標人的監督管理,建立商標組織和商標人信用記錄、信用等級評價和失信懲戒等監管制度。規范商標服務執業行為,取締非法。
(三)嚴厲打擊商標侵權行為。
1.充分發揮工商部門職能作用。工商部門要認真做好商標侵權案件的受理和處理工作,建立受理及時、反應迅速、程序合法、處理得當的商標行政執法機制。要加大馳名商標和著名商標保護力度,加強與商標權利人的溝通,擴大案件線索,追查假冒侵權源頭。要堅持日常執法與專項整治相結合,對規模化的商品批發零售市場實施重點監管,集中查處大案、要案,著力從制度上解決流通領域的商標侵權問題。
2.不斷完善部門合作保護機制。加強工商部門與知識產權、質監、海關等部門的聯系,完善知識產權聯席會議制度,加強情況交流和案件通報,形成統一協調的商標行政保護體制。加強工商部門與公安司法機關之間的協作,對涉嫌刑事犯罪的假冒商標案件要及時移送司法機關,有效遏制侵犯注冊商標專用權犯罪行為。
3.切實增強商標意識。建立政府主導、主管部門負責、新聞媒體支持、社會公眾廣泛參與的商標法律宣傳工作體系。通過多種有效形式,深入宣傳實施商標戰略的重大意義,使企業充分認識商標在市場競爭中的重要作用,掌握商標設計、注冊、使用和運營的方法與技巧,增強商標保護意識,自覺運用商標參與市場競爭。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建立由市政府分管副市長為召集人,各市區政府(管委)分管領導和市發展改革委、經濟和信息化委、公安局、財政局、農業局、海洋與漁業局、商務局、法制辦、知識產權局、工商局、質監局、海關等部門負責人為成員的市推進商標戰略實施聯席會議。聯席會議負責制訂商標發展規劃,研究推動商標注冊、培育商標品牌、督促指導商標戰略實施等工作,聯席會議下設辦公室,辦公室設在市工商局,負責聯席會議日常工作。各市區也要設立相應的組織機構,落實聯席會議部署的各項任務。
(二)加大政策扶持。運用財政、稅收、信貸等多種手段,重點扶持擁有馳名商標、著名商標企業上規模、上水平。對被認定為馳名商標或著名商標及經核準注冊的地理標志集體、證明商標、獲得商標國際注冊的商標權主體給予獎勵;支持各市區結合實際制訂相關的配套獎勵、補貼政策,擴大獎勵范圍、提高獎勵額度。支持金融機構開展注冊商標權質押貸款業務,鼓勵和引導各類金融機構、風險投資、創業投資基金及社會資金加大對商標信息開發利用、商標服務的投入力度,進一步建立以政府資金為引導,企業資金、銀行貸款、風險投資、外資和其他社會資金共同投入的商標投融資機制。對馳名商標、著名商標企業,在技術改造、技術引進、技術創新及科研立項、財政貼息等方面優先扶持,其產品和服務符合政府采購規定的,予以優先采購。
(三)強化督促檢查。各級各有關部門、單位要結合實際,制訂工作規劃,分解任務指標,完善督查機制,落實獎懲措施,加快推進商標戰略實施。市推進商標戰略實施聯席會議將采取定期與不定期方式,對工作進展情況進行督促和檢查,確保商標戰略順利實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