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市局加強敬老院建設實施意見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為切實推進全市農村五保供養事業發展,促進農村敬老院標準化建設與規范化管理,根據國務院《農村五保供養工作條例》、民政部《農村五保供養服務機構管理辦法》和《省實施〈農村五保供養工作條例〉辦法》,結合我市實際,制定本辦法。
一、指導思想
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努力踐行“以民為本,為民解困,為民服務”的民政工作理念,全面加強敬老院標準化建設和規范化管理,不斷提高服務質量,逐步提升院民生活水平,創造安全有序的生產生活環境,為全體院民營造溫馨和諧的幸福樂園。
二、工作目標
通過開展敬老院標準化建設和規范化管理,力爭用3年時間,使全市農村敬老院實現“五型五化”,即:環境生態型、居住賓館型、生活家庭型、飲食綠色型、娛樂健康型;建設標準化、管理規范化、服務精細化、安全常態化、隊伍年輕化。具體分成四個階段實施:第一階段,在2012年6月底之前打造6個示范點(貴溪市3個,余江縣3個);第二階段,在2012年12月底之前打造8個示范點(貴溪市4個,余江縣2個,月湖區1個,龍虎山管委會1個);第三階段,在2013年12月底之前完成70%的敬老院標準化建設和規范化管理任務;第四階段,在2014年底之前全面完成全市所有敬老院標準化建設和規范化管理任務。
三、主要內容
(一)基本建設
1、敬老院具有交通便利、通路、通電、通水、通電話的條件,院內主要建筑符合《老年建筑設計規范》,院容院貌美觀清潔,生活區和生產區分設。
2、敬老院基本建設應達到以下要求,即:一片綠地、一塊菜地、一片果園、一口魚塘、一群雞鴨、一欄肉豬、一個活動室、一個沼氣池、一個醫務室、一支服務隊伍、一個曬衣場所、一個生產工具保管室、一個集中洗浴室。
3、供養對象居室使用面積不小于10-15平方米,具備天然采光和自然通風條件;居室套間內設有衛生間,地面應用防滑地磚。
4、敬老院居室內統一配置衣櫥、桌子、水桶、熱水瓶、鞋架、臉盆架、臉盆、床及床上用品,做到擺放一致;室外有寬敞、平坦的活動場所,有統一、規范的露天、室內晾曬衣被場所。
5、具有適合老人活動的場所,配備老人使用的康復、健身、娛樂器材。
6、敬老院餐廳應配齊供老人用餐的桌椅、餐具廚柜,廚房應配置餐具消毒設施和食品保鮮設備,以及能滿足全院五保對象供餐需要的用具。
(二)組織建設
1、敬老院實行工作人員公開招聘制和院長負責制。工作人員由2名納入編制管理人員和其他工作人員組成,工作人員與供養對象的比例不低于1∶10。院長和會計崗位納入編制內管理,定編定崗不定人,專編專用,不得擠占。其他工作崗位為服務崗位。對院長和會計的聘用由縣級民政部門負責;對其他工作人員的聘用由鄉鎮人民政府負責。
2、敬老院工作人員實行年度考核制度。對院長的考核由縣級民政部門和鄉鎮人民政府共同組織實施,其他工作人員考核由鄉鎮民政所組織實施。對年度考核不稱職或連續兩次民主測評滿意率達不到60%的工作人員予以解聘。
3、敬老院實行院務民主管理制度。設立由6至10人組成的院務管理委員會,其成員經敬老院全體人員民主選舉產生,其中供養人員所占比例不少于二分之一。院務管理委員會每月至少召開一次會議,并做好會議記錄。
4、敬老院根據管理工作需要,成立護理服務、膳食管理、生產經營、環境衛生、安全保衛、財務管理、文體活動等工作小組。各工作小組組成人員可由工作人員和身體健康、有一定特長的供養對象組成,并確定一名負責人,負責完成工作任務。
(三)制度建設
1、制定和懸掛、張貼各項規章制度,具體包括:財務、膳食、生產經營、文體活動、衛生、安全保衛、護理服務、請銷假等日常管理制度。
2、明確院務管理委員會等院內組織的職責和任務,具體包括院務管理委員會、護理服務組、膳食管理組、生產經營組、環境衛生組、安全保衛組、財務管理組的職責任務,并做到張榜公示。
3、明確敬老院工作人員的基本職責,具體包括:院長、護理人員、醫務人員、財務人員、炊事人員、會計、出納員、保管員等工作人員的基本職責。
4、實行院務公開登記制度,接受院民監督。具體要制作以下七個欄表:敬老院基本情況一覽表、院務公開欄、衛生評比欄、院民一覽表、工作人員值班表、文體活動安排表、每周食譜安排表等。在上述欄、表中公開的內容,應事先在記錄本中詳細記錄,以便日后查閱。
5、在走廊、樓梯口等地制作懸掛一定的敬老文化宣傳標語,營造敬老氛圍,彰顯管理服務理念。
(四)服務護理
1、敬老院按房間大小充分考慮供養對象的性格特點,個人意愿,合理安排住房。
2、根據供養人員的生活自理能力和護理規范要求,實行分級護理。
3、組織供養對象自愿參加有益身心健康的公益活動、生產活動、文體活動。文體活動每月至少組織舉辦一次。
4、實行24小時值班查房制度,認真做好值班記錄,及時掌握供養對象的現狀。每個房間安裝呼叫系統,確保呼叫隨叫隨到,為院民提供及時服務。
5、建立供養對象醫療健康檔案。做到每年為供養對象全面體檢一次,及時掌握供養對象健康狀況,做到小病不出門,有病及時醫治。醫務室配備常用藥和急救藥、簡單醫療器材,有醫生上門為供養對象提供基本醫療服務。
6、敬老院老人過冬取暖安全,避暑降溫有保障措施,夏有涼席、蚊帳,冬有被褥、棉衣、鞋襪及安全實用的取暖設備。
7、每天供應開水,天冷集中洗浴室供應熱水給老人洗澡。
(五)財務管理
1、敬老院管理人員工資、福利、管理費用列入縣、鄉經費保障。
2、敬老院應配備責任心強的會計和出納各一人,做到會計、出納分設,帳目、資金分管。
3、敬老院根據財務狀況合理設置財務帳目、科目。對行政撥款、社會捐款和生產經營收入以及用于行政管理、生活用品購置、老人生活、生產經營等各項開支分別設立相應的科目,做到賬目明晰,無違規使用資金情況。
4、敬老院實行院長一支筆財務審批制度。各項開支由經辦人和證明人簽字后由院長審批,大額開支經院民管理委員會討論同意,并報鄉鎮分管領導審定。
5、敬老院每月向院民公布生活費開支、財務收支情況。
6、敬老院購置大額或大件物品應邀請院民代表到場或參與購置,接受院民直接監督。
(六)膳食管理
1、敬老院根據就餐人數多少聘用具有一定烹調技能的炊事人員,必要時動員身體狀況好的院民幫廚、主廚,并給予適當報酬。
2、敬老院嚴格按照食品衛生要求操作,做到整潔、衛生,嚴防食物中毒。
3、注重膳食營養,合理安排食譜。供養人員實行分餐制,堅持葷素搭配,每天有食譜,每周食譜不重復,三餐搭配合理。
4、開展為供養對象送溫暖、送歡樂活動,努力營造和睦的大家庭氣氛。做到老人過生日安排生日餐,老人生病安排病號餐,老人來客安排工作餐,法定節日和傳統節日安排老人加餐。對行動不便的供養人員要送飯到床前;自食有困難者,服務人員要親自喂食。
5、發揮膳食管理小組的作用。加強對膳食物資的采購監督,按月公示膳食物資采購數量、價格等情況;征求院民的意見和要求,及時對食譜安排進行調整。
(七)環境衛生
1、合理劃分敬老院生活區、生產區、活動區(娛樂、康復)等區域。生活區平坦寬敞,干凈整潔,無異味、無垃圾、無蚊蠅;生產區可根據具體情況設置在院內或院外,不影響院民的日常生活。活動區有供在院老人健身、娛樂的基本設施。
2、敬老院綠化面積達到30%以上。
3、加強對五保供養對象的衛生知識教育,安排供養對象定期洗澡、理發、及時清洗更換衣服、被褥罩單,并保證室內外清潔衛生。做到室內桌面、床面、地面、門窗及墻壁無積灰,物品擺放統一有序,室內空氣無異味;室外雜物堆放整齊,不影響老人的正常生活。
4、廚房、飯廳分設,配有紗窗、門簾和食品罩,做到室內無蚊蠅、無老鼠,墻壁無灰塵、無油污。生熟食品分柜存放,并分墩、分刀切割。不食用腐爛變質食物,嚴防食物中毒。供養人員的餐具要專用,餐餐消毒,傳染病人的餐具要隔離存放。
5、敬老院公廁每天打掃、沖洗、消毒,保持地面無垃圾、無糞便。
6、每月進行一次衛生評比活動,對優勝者進行適當的物質和精神方面的獎勵。
(八)生產經營
1、敬老院生產經營用地(含山林水面)原則上不少于10畝。
2、敬老院組織開展種植、養殖、加工等多種生產經營項目。
3、院辦經濟年純收入達到院民人均500元以上。
4、敬老院院民參加生產經營活動,適當付給勞動報酬。
5、敬老院建立生產經營會計專帳,生產經營活動進行成本核算。生產自已消費的產品按略低于市場價格折算收入并記入帳目。
6、敬老院生產經營情況接受院民監督,定期向院民進行公示。
7、敬老院生產經營收入主要用于以下幾個方面:⑴補充院民生活費用;⑵再生產的投入;⑶補助工作人員工資;⑷補充敬老院工作經費;⑸對先進個人進行獎勵。
(九)安全管理
1、對供養人員住房和用具要定期進行檢查,消除不安全因素。配備消防設施,對消防設施進行定期檢查。
2、工作人員經常向供養人員進行防火、防燙、防盜、防觸電、防煤氣中毒等方面的安全教育。居住房間里無明火或火籠取暖。
3、對劇毒藥品、農藥等危險物品實行了專庫(柜)存放,專人負責。
4、對久病不愈、思想波動、情緒反常的供養人員,要耐心開導,精心護理,并采取相應措施,避免發生事故和非正常死亡;對行動不便的供養人員,在散步、就餐、上廁所時,要有人攙扶,嚴防發生意外。
5、院民應懸掛身份胸牌,胸牌上標明本人姓名、聯系電話、所在敬老院名稱和其它適當的提示。原則上供養人員不得單獨外出,確需外出的,須院方安排專人或其親屬陪同,且要做好記錄。
6、民政所與敬老院簽訂預防事故責任書,落實安全責任。對工作失職、造成嚴重后果的予以嚴肅處理,情節嚴重的,移交司法機關處理。
7、民政所與敬老院應制定相關安全事故應急處理預案。
四、工作要求
(一)精心組織,加強領導。各地要充分認識加強農村敬老院標準化建設與規范化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切實加強組織領導,主要領導親自抓,分管領導和業務股(室)要具體抓。各地要把此項工作納入民政年初工作計劃,列入重要議事日程。要適時組織召開敬老院標準化建設和規范化管理工作動員會,制定工作推進計劃表,細化工作要求,落實標準化建設和規范化管理的各項措施。充分運用調度會、推進會、現場會等多種方式,推動當地敬老院標準化建設和規范化管理工作有序進行。
(二)加強督查,嚴格考核。各地要把敬老院標準化建設與規范化管理列為年度考評的重要內容,制訂考評細則,明確各階段目標任務和考評內容,建立督導考評機制,市民政局將組織督查組不定期對此項工作進行督查,組織召開全市觀摩會。同時將此項工作列入全市民政工作考評和社會救助工作先進縣(市、區)考評的重要指標,予以重點考核和獎勵。
三、打造亮點,以點帶面。各地要把敬老院標準化建設和規范化管理與敬老院星級評審結合起來,將轄區內全省五星級敬老院和全市四星級敬老院作為開展敬老院標準化建設和規范化管理的示范院,集中人力、物力、財力進行重點建設,充分發揮示范點的輻射帶動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