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農牧民書屋工程建設意見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一、指導思想
“農家書屋”工程堅持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全面貫徹黨的十七大精神,加大政府對新農村文化建設的投入,充分調動社會各方面力量,大力發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保障農民群眾最基本的文化權益,推動農村經濟社會發展和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建設。
二、目標任務
在對已建成農牧民書屋進一步完善和規范的基礎上,年全州建設220個農牧民書屋。
三、擬建范圍
在全州八縣(市)選擇群眾需求迫切、基礎條件成熟的行政村進行建設。
四、質量要求
1、出版物配置標準化。在出版物的選配上,既考慮農牧民普遍需求,又符合當地實際。每個書屋配置圖書、報刊、音像、電子出版物等各類出版物1500種左右。其中幫助農牧民脫貧致富的種植、養殖、農牧畜產品加工等農牧村實用技術類出版物占30%,農牧村衛生類占10%,文化教育類占30%,政治、法律、青少年類出版物占30%。結合我州實際,根據藏區、牧區書屋,按照配置標準選配一定數量的藏語言文字出版物。在條件充許時,可配備資源共享配套設施。
2、必須配備管理人員。建立完善相關管理制度,并有固定的兼職管理人員。管理人員應當具有初中以上文化水平,熱愛公益事業,有較充裕的空閑時間,在農牧村中具有較高的威信,本人愿意且有能力管好農牧民書屋。也可聘請離退休教師、醫生、干部、工人及往屆村干部等人員。
3、書屋布點要科學。在選擇農牧民書屋時,要考慮農牧戶相對集中,附近有學校,文化氛圍比較濃厚,有閱讀需求且借閱方便的地方。現有的群眾個人自辦的書屋或圖書室,可優先列入改建計劃。同時充分注意對現有公共資源的綜合利用,對已建有村文化室的,應補充提供合適的出版物,以作書屋。“農牧民書屋”房舍由所在鄉(鎮)、村委會、村民小組負責提供或農牧戶自愿提供,面積不少于20平方米。
五、資金籌措
年,全州共建220個農牧民書屋,每個書屋按2.25萬元配置,其中:中央財政負責1.6萬元,省財政負責0.4萬元,均用于圖書配置;州、縣(市)財政各負責配套0.25萬元,用于配備書架、書柜、閱覽桌凳、辦公桌椅、三項制度框等基本設施,總計投資495萬元。
六、配置標準
書屋房舍確定后,由各縣(市)落實配套資金和設施(每個書屋配置兩個以上的書架、800—1000冊圖書、2—3張桌子、椅子和象棋、撲克、球類等部分文體娛樂用品)。然后州上、省上相繼落實配套資金和配套書籍。
七、保障措施
1、明確責任。各縣(市)要按照《省農家書屋工程建設實施意見》的總體要求,結合實際,制定農牧民書屋工程實施方案和年度計劃,將任務細化、量化,分解落實到具體行政村,明確完成時間、步驟和責任人。
2、落實建設經費。各縣(市)要將本地農牧民書屋建設工程按規劃分年度納入財政預算,同時積極爭取國家農牧民書屋專項資金,引導和鼓勵社會資金投入。
3、強化部門幫扶。各縣(市)要積極參與農牧民書屋結對援建工作,州直各單位可在自己的新農牧村建設聯系點采取“一對一”方式進行幫扶。
4、健全管理運營機制。把政府行為和市場機制結合起來。州縣(市)新華書店要積極扶持,在符合條件的農牧民書屋設立發行網點,開展出版物經營業務,經營收入按規定比例用于購買新書刊。要積極探索,逐步建立健全《農牧民書屋借閱制度》、《農牧民書屋圖書管理制度》、《圖書管理員責任制度》等一系列管理制度。
八、驗收辦法
1、驗收主體。農牧民書屋檢查驗收工作由州政府組織,州文化出版局等部門具體實施。
2、驗收對象。全州由政府出資建設和社會(單位)、個人捐建、援建的所有農牧民書屋。
3、驗收項目及標準。
(1)選址。選址合理,覆蓋面較廣;書屋面積不低于20平方米;環境整潔,方便借閱。
(2)出版物配備。出版配備不低于2萬元,其中農牧村種植、養殖、農牧畜產品加工等農牧村實用技術類出版物占30%,農牧村衛生類占10%,文化教育類占30%,政治、法律、青少年類出版物占30%。出版物登記完備,統一編目,分類陳列。
(3)基礎設施。懸掛統一農牧民書屋標牌;配置電視機、放像機、書柜、桌、椅、照明、防火等設施齊全;
(4)管理人員及管理制度。管理人員應當具有初中以上文化程度,并經過初步培訓;《管理員崗位職責》、《農牧民書屋管理制度》、《圖書屋借閱制度》健全;配備借閱登記本、圖書目錄登記本和征求意見本。
九、各方責任
十、發展思路
1.設立捐建平臺,并以冠名、通報表彰等各種積極有效的措施,引導鼓勵國內外各界人士、企事業單位和各類社會組織捐建“農牧民書屋”,支持農民自己籌建“農牧民書屋”。
2.建立完善“農牧民書屋”管理、服務等各項規章制度,并納入村務公開范圍,形成良好的競爭、激勵、約束機制,通過培訓、定期檢查和評比,不斷提高書屋管理人員的責任意識和服務管理能力,保證“農牧民書屋”充分發揮功能和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