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養牛業五年發展規劃及工作意見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發展養牛業是我區農業產業結構調整的主攻方向。為把優勢資源轉化成優勢產業,進一步加快養牛業發展步伐,培育草食畜禽新興主導產業,特提出如下意見:
一、指導思想
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針,認真貫徹黨的十六大和區第六次黨代會精神,以農業產業化經營試點為契機,以增加農民收入為目標,緊緊依靠科技進步和體制創新,運用工業化理念、市場化運作、合作組織形式來經營現代養牛業,逐步做大做強肉牛和奶牛產業,努力把我區建成全省最大的肉牛生產基地。
二、目標任務
到年,全區牛飼養量達37萬頭(其中出欄12萬頭),奶牛存欄3000頭;養牛業產值占農業總產值比重達30%以上(年度目標任務及分解詳見附表)。
年工作目標:牛飼養量22萬頭(其中出欄7萬頭),奶牛存欄700頭;養牛業產值占農業總產值比重比上年提高4個百分點。
三、工作重點
今后五年重點實施四大工程:
1、黃牛改良工程:采取兩條腿走路的辦法,在重點鄉鎮和黃母牛密集區域狠抓人工冷配,在邊緣偏僻地區擴大優良種公牛本交改良試點,計劃再引進良種公牛100頭,力爭年雜交受配黃母牛突破2萬頭,到年黃母牛雜交受配面達90%以上;切實抓好雜一代母牛保護工作,每年保留雜一代母牛3000頭以上,使雜交母牛能繁群擴大到2萬頭以上。
2、胚胎移植工程:胚胎移植是養牛業生產中一項先進實用的高新技術。要在總結成功經驗的基礎上,年進一步抓好100枚肉(奶)牛胚胎移植工作。以黑安格斯肉牛、黑白花奶牛為重點,建立優質肉(奶)牛良種繁育基地,努力打造優質肉(奶)牛品牌。
3、立草興牛工程:牧草是養牛業發展的基礎。在繼續實施秸稈氨化養牛工程的同時,重點抓好種草養牛工作。充分利用荒山、荒坡、荒灘和秋冬閑田種草,統一規劃,集中連片,年種植牧草2萬畝,今后每年種植牧草3萬畝以上,促進養牛業的快速發展。
4、養牛示范工程:以羅坊、水西、南安、北崗、觀巢等地為重點,建立袁河流域優質肉牛生產帶;以、城南、城北、界水等地為重點,建立城郊重鎮奶牛生產帶,并向周邊幅射,整體連動。重點抓好羅坊千畝種草養牛示范園和圣牛奶業公司建設,培育肉(奶)牛示范小區20個,發展養牛專業大戶1000戶。
四、主要措施
1、切實加強養牛業生產的領導。為確保養牛業快速健康發展,區里成立肉(奶)牛養殖生產領導小組,成員由區委辦、區政府辦、農業、計委、財政、開發辦、土管、信用社等部門負責人組成,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區農業局內)和督導組。督導組每季度開展一次全面督導,推動養牛業平衡發展。各鄉鎮要成立相應的組織機構,主要領導任組長、親自抓,分管領導為副組長、具體抓。建立養牛責任制,逐級簽訂年度目標管理責任狀,并列為年度工作目標考核內容之一。各地要因地制宜地制定切實可行的養牛發展方案,認真組織實施,環環抓落實,促進養牛業發展。
2、積極開展示范養牛。在全區廣泛營造養牛氛圍,各級領導要帶頭抓好示范樣板。區六套班子在抓好掛點鄉鎮(辦)養牛工作的同時,要各培植一個年出欄50頭以上的養牛專業戶(場);鄉鎮(辦)黨委、政府要各培植一個年出欄30頭(或奶牛10頭)以上的專業戶(場);區直部門、單位在協助抓好蹲點村委養牛工作同時,要各培植一個年出欄20頭(或奶牛5頭)以上的專業戶(場)。
3、強化科技服務。依靠科技進步和創新,加快先進適用新技術的推廣和普及。在抓好胚胎移植、母牛冷配和優良種公牛本交改良等良種繁育技術的同時,廣泛普及良法、良防技術。加快肉牛三段育肥、人工種草養牛、秸稈青貯(微貯)和氨化、牛程序化免疫和驅蟲、肉牛及奶牛無公害化與標準化生產等技術的應用。區農業局牧醫專業技術人員要抓好1—2個肉牛生產基地,探討規?;?、專業化、科學化養牛新路子,為全區肉牛生產樹立典范。各鄉鎮(辦)牧醫專業技術人員要建立技術服務崗位責任制度,劃片包干,責任到人,及時做好肉牛生產服務工作。各鄉鎮(辦)每年要有針對性地舉辦2期養牛適用技術培訓班。以羅坊販牛隊為龍頭,大力發展養牛流通組織。要借助農業信息網絡平臺,加強養牛戶、營銷組織、加工企業和市場之間的銜接,開辟綠色通道,搞活流通,提高養牛效益。
4、建立激勵機制。一是制定扶持政策。對養能繁母牛3頭以上、奶牛3頭以上、育肥肉牛出欄10頭以上的專業戶,在牛舍用地、技術服務方面優先照顧;對養牛專業戶肉牛出欄20—30頭、扶助200元,31—40頭、扶助300元,41—50頭、扶助400元,51頭以上、扶助500元;對飼養母牛5頭以上,并到牛改站(點)人工冷配,每頭扶助100元(區、鄉財政各負擔一半);對飼養新引進的良種公牛戶,每頭扶助500元;對專業戶養奶牛3—5頭、扶助300元,6—10頭、扶助400元,11頭以上、扶助500元;對養牛種草面積在10畝以上,免費提供牧草種子;對年販運肉牛3000頭以上的運銷組織(戶),每個扶助1000元;販運達到5000頭以上的,扶助2000元(以在獸醫站開具的產檢證為準);對新辦肉牛、奶品加工企業,固定資產投資在50萬元以上的,扶助5000元,達到100萬元以上的扶助1萬元。二是嚴格獎罰兌現。對達標鄉鎮(辦),年終獎勵500元,并在達標鄉鎮(辦)中評選出前三名,第一、二、三名分別獎勵2000元、1500元、1000元。在養牛專業戶(場)中評選出前三名養牛能手,第一、二、三名分別獎勵1500元、1000元、500元。對本地成年劣質公牛閹割不徹底的鄉鎮(辦)每發現一頭處罰1000元;對沒有完成年度肉牛生產任務的鄉鎮(辦),年終不能評為先進單位。
5、健全保障體系。一要全方位拓寬養牛資金渠道。區、鄉兩級要進一步加大財政扶助力度,農行、信用社等金融部門要積極主動搞好信貸服務,把發展養牛業作為農村小額信貸重點對象。引導民資以各種形式參與養牛業,積極開展養牛招商。二要切實維護養牛合法權益。公安、工商等執法部門要通力合作,嚴厲打擊偷、盜、毒牛等違法行為,確保養牛業健康有序快速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