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縣政民生工作安排意見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根據省、市關于加快民生工程建設的總體要求,為貫徹落實縣委會議精神,全面加快民生工程建設步伐,大力改善群眾生產生活條件,持續推進縣域民生均等化進程,結合縣情實際,特制定本安排意見。
一、指導思想和總體目標
1、指導思想。始終以科學發展觀統領經濟社會發展全局,緊扣轉型跨越發展主題,圍繞“一體兩翼”發展重點和“一十百千”發展目標,以擴大公共財政民生支出為支撐,以推行“十個一個不漏”抓民生為抓手,以實施十大民生工程項目為重點,全力爭取各類民生保障項目,統籌整合各項惠民利民政策,全面推進城鄉公共服務一體化。
2、總體目標。全年完成民生事業投資3.2億元,大力實施教育示范、人口素質、全民健康、全民醫保、全民社保、扶貧幫困、移民安居、文化奠基、科技入戶、創業就業、信息暢通“十大民生工程”,努力促進各項社會事業持續發展,加快實現城鄉居民少有所學、病有所醫、老有所養、住有所居、困有所幫、人有其業、和諧發展,切實讓廣大群眾均等分享改革發展成果。
二、重點工作
3、大力實施教育示范工程。堅持教育優先地位,健全經費投入保障機制,以實施“雙高雙普”和創建省級教育強縣為載體,扎實推進中小學標準化建設,不斷優化教育資源配置,全面提高教育教學質量,推進各類教育協調發展。(1)優先保障義務教育投入,實行學前一年免費教育、學前三年普及教育,適齡幼兒學前一年入園率達95%、學前三年入園率達85%以上,小學、初中入學率100%。(2)加快發展高中和職業教育,提高初中升學率3個百分點,組織對300名初、高中未升學畢業生一個不漏地參加技能培訓,高中招生1010人、職中招生600人。(3)認真實施“營養改善計劃”,保障全縣15051名義務教育階段的孩子享受“營養早餐”。(4)加大貧困助學力度,按政策兌現貧困學生救助、寄宿生生活補助,確保現有15051名適齡孩子一個不漏地接受不同層次的教育。(5)爭取項目資金,改善辦學條件,確保城關二小宿舍樓和民主、堰門、滔河等中小學擴建改造工程按期竣工投用,開工建設縣職教中心實訓大樓和城關中學生活設施項目。
4、大力實施人口素質工程。以統籌解決人口問題為中心,認真落實人口與計劃生育各項政策措施,鞏固創“國優”成果,穩定低生育水平,提高全民人口素質。(1)不斷夯實人口計生工作基層基礎,確保出生人口生育政策符合率達95%以上。(2)扎實推進計生“三大工程”,確保現有22456名已婚育齡婦女一個不漏地享受到優質計生服務,婚前檢查率、孕前篩查檢率分別達到100%、80%。(3)繼續實施計生家庭幫扶計劃,讓1223名計劃生育對象一個不漏地享受獎勵扶助政策。
5、大力實施全民健康工程。穩妥推進醫藥衛生體制改革,進一步完善城鎮醫保、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和大病救助等機制,依法加強食品藥品監管,努力提升全民健康水平。(1)穩妥推進公立醫院改革,完善藥品“三統一”制度,抓好傳染病、計劃免疫、婦幼保健和地方病防治,讓全縣城鄉居民人人享有基本醫療服務。(2)健全醫藥衛生人才培訓、補充機制,全年組織骨干醫療技術人員業務技能培訓30人次以上。(3)持續擴大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參保覆蓋面,新農合參保率達到95%,完成城鎮居民醫療保險15750人,城鄉居民住院報銷比例提高到80%。(4)認真落實農村育齡婦女免費住院分娩政策,確保住院分娩率達100%。(5)完善城鄉居民大病救助制度,讓城鄉困難群眾在享受醫療保險制度外,能享有慢性病、大病救助政策。(6)依法加強食品藥品安全監管,確保全年無食品藥品安全責任事故,全縣群眾健康教育知曉率達75%以上。(7)加快醫療機構基礎設施建設,確保縣醫院住院樓按期交付使用,開工建設中醫院門診樓。
6、大力實施全民社保工程。進一步健全養老、醫療、失業、工傷、生育等五大基本保障體系,繼續抓好城鄉居民參保擴面征繳,努力實現應保盡保。(1)進一步擴大城鄉居民工傷、生育保險參保覆蓋面,全年工傷保險參保5000人,生育保險參保3000人。(2)實現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全覆蓋,讓2萬名60歲以上農村老人、2801名80歲以上高齡老人按月領取養老補助,全年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參保5.5萬人,其中農村居民參保5萬人。(3)繼續抓好事、企業單位人員失業保險參保征繳,按政策將現有事業單位和企業人員納入失業保險范圍。
7、大力實施扶貧幫困工程。搶抓國家扶貧開發新機遇,深入開展幫建幫扶活動,認真落實各項惠農優撫政策,努力實現困難群眾困有所幫。(1)加快實施新十年扶貧攻堅規劃,抓好藺河、溢河、花里、石門、橫溪5鎮16村整村推進連片開發試點工程,啟動城關聯春、雙灣、保衛等連片開發項目,推進藺河、孟石嶺農業綜合開發項目,確保當年脫貧6000人以上。(2)深入開展“雙千幫扶”活動,全年幫扶救助1600名困難群眾。(3)認真落實低保五保優撫政策,確保現有2086名“五保戶”得到集中供養,讓所有老復退軍人、“三屬”等優撫對象一個不漏地得到幫扶扶助,按政策將城鄉困難人群納入低保范圍。(4)重視社會慈善和殘疾人事業,抓好善款募集、康復等重點工作,確保救助對象得到救助。(5)啟動建設縣中心敬老院(老年公寓)和殯儀館,完成石門、滔河敬老院和7個農村社區服務中心。
8、大力實施移民安居工程。全面加快城鎮擴容工程建設,以轉移搬遷安置和農民進城定居為重點,加快保障性住房建設步伐,確保城鎮居民住有所居。(1)推進城鄉公共設施完善,加快碗場壩生態廣場、污水處理廠、垃圾無害化處理場、柑竹壩河堤等公共設施建設的進度,全面啟動縣城物流倉儲中心、建材市場和縣二級客運站等配套設施。(2)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設力度,加強商品房建設的質量監管,規范商品房銷售管理,確保房地產市場平穩發展。(3)推進陜南移民搬遷及農村危房改造工程建設,有序引導農民進城入鎮定居,全年實施陜南移民搬遷1600戶5600人,改造農村危房1000戶,建設保障性住房800套,引導有條件的農民進城入鎮定居5000人。
9、大力實施文化奠基工程。加強文化文藝工作,普及群眾文化,發展地域特色文化,弘揚先進文化,著力提升全民文化服務水平。(1)依托生態旅游和民俗文化資源,積極發展文藝創作、娛樂演藝、體育健身等文化產業,培育1—2戶文化企業,培養一批鄉土文化人才。(2)爭取項目資金,加大公共文化設施投入,新建5個鎮文化陣站,力爭縣多功能體育館及標準田徑場項目擠進省市2012年計劃盤子。(3)加強文化宣傳,堅持正確的輿論引導,規范文化市場,營造健康文明的社會氛圍。
10、大力實施科技入戶工程。積極爭取項目,加大科技投入力度,支持主導產業、工業技改等領域的新技術推廣,提高科技對經濟發展的貢獻力。(1)完善農技推廣、良種良繁體系建設,推廣新的科技技術1—2項。(2)加大新技術引進,圍繞旅游、魔芋、礦電、花炮四大支柱產業,建設2—3個科技示范基地,爭取有1—2項科技項目在省市取得突破。
11、大力實施創業就業工程。完善支持創業就業的政策機制,進一步夯實創業就業平臺,積極開發就業崗位,努力實現人有其業。(1)深入開展“定單培訓、定點輸送”勞動技能培訓,大力發展外向型勞務經濟,全年組織勞動技能培訓5000人次,組織勞務輸出3.8萬人。(2)全面加快全民創業進程,積極發展以文化娛樂、衛生保潔、物業管理、家政服務、家庭用品配送等服務業為重點的城鎮產業,全年新增城鎮就業1200人,城鎮人口登記失業率控制在4.3%以內。
12、大力實施信息暢通工程。加快廣播、電視、電話、網絡等通信基礎設施改造升級,努力提高信息化水平。全年新建基層文化站5個、農家書屋10個、通訊基站35個,發放“村村通”500戶,建設信息村10個,發展固定電話用戶300戶。
三、保障措施
13、加強組織領導。為確保“十個一個不漏”抓民生工作有序開展,扎實推進民生工程建設進程,縣委、縣政府成立由縣長任組長、常務副縣長任責任副組長、各副縣長任副組長,縣委宣傳部、農工部、總工會和縣發改、財政、人社、民政、教體、住建、經貿、水利、農業、衛生、文廣、計生、扶貧、藥監、科技及各通訊部門等為成員的民生工程建設領導小組,領導小組辦公室設在縣發改局,由縣發改局局長陳繼國同志兼任辦公室主任,具體負責“十個一個不漏”抓民生項目規劃、項目爭取等日常工作。
14、夯實工作責任。各單位務必按照“十個一個不漏”抓民生的總體要求,對照年度目標和工作重點,迅速制定具有操作性的實施方案報領導小組辦公室(縣發改局)。同時成立部門民生工程建設領導小組,建立“一把手”負責制,將目標任務及責任措施層層分解落實,細化到每個建設項目,落實到具體包抓人員,確保每個民生項目按期竣工使用。
15、強化督查考核。縣委、縣政府將建立嚴格的“十個一個不漏抓民生”獎懲和責任追究制度,把民生工程建設納入相關部門年度重點工作,不定期進行督查。縣考核辦和縣民生工程領導小組辦公室(發改局)要加強對民生工程實施情況的檢查和跟蹤督辦,加強信息交流與溝通,總結推廣好的經驗做法;縣紀委監察局要加強對民生工程實施情況的效能監察;縣審計局要加強對民生工程建設資金使用情況審計,確保民生工程保質保量完成,不出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