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勞務經濟工作安排意見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一、指導思想
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以調整農村經濟結構,繼續加大勞務移民,減輕生態壓力,促進農民增收,推動新農村建設為目標,以市場需求為導向,加大農民工技能培訓,提高輸轉質量,做大、做強、做好勞務產業,鞏固和發展勞務經濟成果,努力促進全縣經濟又好又快持續發展。
二、目標任務
縣勞務輸轉要堅持培訓與輸轉相結合,就地轉移與異地輸出相結合的原則,以“提高輸轉質量、增加務工收入”為目標,積極開展“三送一落實”活動,即“送信息、送技能、送服務”落實統籌城鄉就業政策,以培訓促輸轉,以輸轉增收入,提高培訓質量,擴大培訓規模,拓展輸轉渠道,促進輸轉上規模、上水平,加快增加勞務收入。年全縣農村勞動力轉移培訓2000人,勞務輸轉5.5萬人,其中有組織輸轉2.75萬人,勞務收入達到4.9億元各鄉鎮目標任務。
三、工作重點
一)深入基層,提供優質公共就業服務
一是積極組織縣鄉勞務工作人員,深入基層扎實開展勞務輸出人員分布、收入及富余勞動力輸轉意愿等情況調查,要壓縮水份,為已外出務工人員建立真實的臺帳(名冊)同時建立富余勞動力儲備建檔工作,對人員技能特長、務工意向等進行臺帳管理,為有意外出務工人員提供詳實、可靠、及時的信息及公共服務;二是結合“春風行動”就業援助系列活動,認真開展“送信息、送技能、送服務”做好法律咨詢、就業政策、職業技能培訓和用工信息宣傳服務工作;三是利用網絡、電視、報刊、簡報等媒體,以及印發彩頁等形式,宣傳政策、宣傳典型、用工信息,繼續在民勤就業網”民勤新農村資訊”開設“民勤勞務”專欄,加大務工典型、創業帶頭人、返鄉創業典型的宣傳,引導廣大農民從實際出發,轉變觀念,勇敢地走出家門,務工致富。
二)加強人力資源市場監管,落實城鄉統籌就業政策
加強就業服務,積極落實中央、省、市關于促進城鄉統籌就業的一系列優惠政策。勞動、工商部門要切實加強人力資源市場監管,督促中介機構提高服務質量,嚴厲打擊取締非法勞務中介組織、非法招用工單位和個人。公安部門要及時為外出務工人員提供戶籍證明,辦理護照手續,取消不必要的限制;國稅、地稅等部門要認真落實城鄉富余勞動力和下崗失業人員進城務工或向二、三產業轉移、自主創業的相關稅收減免政策;財政部門要認真落實公共就業服務機構、勞動技能培訓機構為城鄉富余勞動力提供的免費職業介紹、技能培訓補貼政策;縣勞務工作機構要統一負責勞動力資源和人力資源市場管理,加強信息監管,進一步建立健全市場信息服務體系,督促并做好信息搜集、甄別、工作,為外出務工人員提供準確、可靠、快捷、優質的信息服務,堅決杜絕虛假信息,欺騙和坑害農民工的現象發生。
三)采取多種方式,強化技能培訓
進一步加大職業技能培訓力度,提高城鄉富余勞動力外出務工和創業能力,根據市場供需,結合外出務工人員的特點和需求,鄉鎮要認真組織職業技能培訓,幫助外出務工人員實現就業。依托縣新型農民培訓學校進行培訓的同時,加強與外地職業院校協作,擴大“兩后生”和新生代農民工職業技能培訓。堅持“四個結合”即:長期培訓與短期培訓相結合,技能培訓與政策法規培訓相結合,訂單培訓與定向培訓相結合,派出生員與引入師資培訓相結合。勞務部門要加大對技能培訓質量監管,著力提高培訓質量,使所學技能拿得出,用得上。
四)發揮勞務基地作用,提高組織輸轉質量
年,勞務輸轉在繼續發揮“血緣”地緣”人緣”關系,做好勞務輸轉的同時,擴大組織輸轉規模,實施“走出去”戰略,加大勞務基地建設。鞏固勞務基地的基礎上,加大長三角、珠三角、閩東南、環渤海等就業市場和高端就業市場開拓力度。與當地企業、勞務機構建立合作關系,推動我縣勞務經濟向更廣領域、更高技能勞務市場拓展。充分利用各種節會邀請外地用工單位前來我縣考察人力資源市場,洽談用工事宜,達成勞務合作協議。加強與境外勞務派遣公司的溝通聯系,進一步加大境外勞務輸出工作力度
五)夯實工作基礎,強化維權保障服務
各鄉鎮(街道)要充分利用網絡、電話、傳真等現代化傳媒和辦公設施,及時準確有效的傳遞技能培訓和用工信息,做到縣、鄉、村三級資源信息共享。鄉鎮(街道)勞務工作機構要負責本轄區內的培訓、勞務信息收集、和傳遞,為廣大務工人員提供培訓信息和職業介紹服務。加快全縣城鄉富余勞動力建檔立卡、求職登記工作,做好各類報表的統計、匯總、分析、上報工作。勞務工作人員增強責任意識和服務意識,提高服務水平,更好地為城鄉富余勞動力外出務工提供“信息考察—技能培訓—組織輸轉—跟蹤管理—維權保障”一體化的公共就業服務,把勞務信息服務放在突出位置,加大考察力度,減少工作盲目性,提高務工成功率。督促用人單位與務工人員簽訂勞動合同,維護務工人員的合法權益。
六)提高統計質量,完善建檔工作
勞務輸轉工作面廣量大,涉及面廣,為了給各級政府決策提供可靠的勞務工作信息,各鄉鎮(街道)和各勞務中介機構每月25日前要按時向縣政府勞務工作辦公室報送當月的勞務輸轉、培訓情況統計表和技能培訓、輸轉名冊,每季末前三日內報送季報表,做到報表與“雙冊”相互銜接,真實可靠。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各鄉鎮要正確處理好勞務工作與其他重點工作的關系,將勞務經濟工作納入重要的議事日程,黨政主要領導親自抓,分管領導具體抓,及時協調勞務工作中存在問題,認真落實勞務工作“六到位”機構、人員、經費、場地、工作、制度)特別要做到人員固定,經費預以保障,確保勞務工作順利進行。
二)廣泛宣傳發動。要結合石羊河流域重點治理和“2311計劃”重點工作,做好縣情教育,利用各種媒體、會議,大力宣傳發展勞務經濟、調整產業結構,轉變經濟增長方式、促進農民增收的重要性和可行性。
三)嚴格考核制度。縣政府將勞務經濟工作納入各鄉(鎮)年度工作目標責任書進行嚴格考核,各鄉鎮也要將勞務經濟工作列入鄉村干部目標責任考核內容,分解任務,落實責任,并將勞務工作任務的完成情況作為年度工作考核的重點內容進行考核,同時,做好各項基礎工作,確保省、市、縣有關部門對勞務工作考核工作順利進行。
四)強化監督檢查。縣政府政務督查室要會同縣勞務部門加大對勞務經濟工作的督促檢查,組織專門力量對各鄉鎮勞務經濟工作目標任務落實情況進行定期和不定期督查,對勞務經濟工作成績突出的鄉(鎮)及工作人員提請縣政府進行表彰獎勵,對工作較差的鄉(鎮)進行通報。
五)加強資金扶持力度。縣人社局、財政局及有關部門要按照政策標準按時落實勞務輸轉培訓補貼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