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加強河道長效管理的意見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為充分發揮河道綜合功能,切實改變全市河道面貌,有效改善水生態環境。結合我市實際情況,現就進一步加強河道長效管理,提出如下意見:
一、指導思想
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認真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以加快人水和諧的生態文明建設為總目標,統籌城鄉一體化發展,全面落實河道長效管理措施,顯著改善水環境,再現“水清、岸綠、河暢、景美”的江南水鄉風貌。
二、目標要求
通過對市、鎮、村三級河道的長效管理,實現河面潔凈無水生植物,無漂浮物,無阻水障礙物;河道兩岸綠化美觀,無亂墾亂種,無垃圾堆放,無違法排污;河道環境保潔制度、人員、經費和責任等長效管理措施得到有效落實。
三、工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明確河道長效管理的工作隊伍
市政府成立以分管領導為組長、各鎮(板塊)及相關部門為成員單位的市河道長效管理工作領導小組,各鎮(板塊)也要相應成立由鎮分管領導為組長,各村及相關職能部門為成員單位的工作小組,形成一套完善的管理制度,建立一支穩定的保障隊伍,使長效管理網絡健全、分工明確、責任到人,切實加強對河道長效管理的組織領導。
(二)明確工作職責,加強河道長效管理的監督管理
根據《江蘇省河道管理實施辦法》、《市河道長效管理辦法》的規定,結合我市的實際情況,建立統一管理與分級管理、分層管理相結合的河道管理模式。農工辦按照城鄉一體化要求共同開展對全市河道的監督和考核;水利局負責市級河道(望虞河除外)的長效管理,負責對全市河道的監督和考核;城管局配合水利局開展對全市河道的監督和考核;住建局負責指導和監督各鎮(區)生活污水收集處理和河道綠化工作;環保局負責指導和監督各鎮(區)沿河工業企業污染整治工作,重點監督管理企業單位污水的截污納管和達標排放;農委負責沿河畜禽養殖綜合整治,加強農業面源污染治理和水產養殖污染防治;財政部門做好河道長效管理資金的保障;各鎮(板塊)負責轄區內鎮村河道的長效管理及沿線市級河道上岸垃圾的集中清運處理。
(三)加大財政投入,保障河道長效管理的工作經費
根據河道分級管理、分級負擔的原則,市級河道的長效管理經費由市財政承擔,通過政府采購服務方式發包,實現市場化運作、社會化管理。鎮村級河道長效管理經費由各鎮負責,標準原則上不低于3800元/公里。各鎮要設立河道長效管理資金專戶,做到專款專用。市級財政依照對各鎮(板塊)河道管理考核結果,采取以獎代補的形式實行獎勵,每半年兌付一次。同時,要進一步創新工作思路,鼓勵社會各界捐資支持、參與河道的清潔整治。
(四)強化督查考核,確保河道長效管理的工作成效
為確保河道長效管理取得實效,市政府將把河道長效管理工作列入全市“三農”工作考核內容,與評比新農村建設工作先進掛鉤。市鎮兩級要強化督查考核,嚴格實行獎懲,要對照《市河道長效管理辦法》和《市河道長效管理考核辦法》的規定,制定詳細的考評細則。各鎮(板塊)專職河道管理員做到每日自查;各村(居)委會做到每半月一次檢查;各鎮(板塊)做到每月一次巡查;市河道管理處每月對全市三級河道的長效管理情況進行日常監管、指導及抽查考核;市水利局、城管局和相關部門組成聯合考查組對各鎮(板塊)每季度開展聯合督查考核,考核結果以簡報形式予以公布并上報市主要領導,考核結果得分情況作為市財政以獎代補的重要依據。
通過建立“保潔隊伍自查、村級檢查、鎮級巡查、河道部門抽查、市級聯合督查”的五查機制,全市形成“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管理監督網絡,確保河道長效管理取得實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