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加強鹽務管理工作意見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一、指導思想
各級政府要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宗旨,從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高度深化認識,以《食鹽專營辦法》、《食鹽加碘消除碘缺乏危害管理條例》、《省實施鹽業管理條例辦法》、《省食鹽加碘防治碘缺乏病管理辦法(修正)》等有關鹽業法規為依據,按照“政府行為、部門職責、社會參與”的鹽業工作機制,切實增強工作緊迫感和責任感,通過強化食鹽專營,加大鹽業市場管理力度,規范鹽業市場流通秩序,切實加強對鹽政執法工作的領導。相關部門要各司其職、各負其責、密切配合,齊抓共管,積極參與鹽業市場治理整頓,大力支持和配合鹽政執法工作,保證合格碘鹽供應和持續消除碘缺乏危害目標的實現。
二、組織領導
全民食鹽加碘,保障食鹽專營工作,屬政府行為,各級政府應把此項工作列入議事日程,加強領導,并組織有關部門共同配合,把我州鹽業市場管理好。為了加強對全州鹽務管理工作的組織領導,州上決定成立由分管鹽務的州長擔任組長,州政府辦公室、州商務局、鹽務分局負責人為副組長,州工商局、州公安局、州衛生局、州整規辦、州質監局、州扶貧辦、州財政局、州民政局、州教育局、州廣電局、州交通局、天水鹽務分局等部門負責人為成員的州鹽務管理工作領導小組,負責全州鹽務管理工作的指導和協調。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辦公室設在州商務局。各縣(市)鄉也要成立鹽務管理工作領導小組,組織落實本轄區的鹽務管理工作。
三、目標任務
(一)碘鹽計劃完成率。第一年達到75%;第二年達到85%;第三年達到90%,五年內達到95%以上。
(二)合格碘鹽食用率。第一年達到90%;第二年達到92%;第三年達到93%,五年內達到95%以上。
(三)碘鹽覆蓋率。第一年達到75%;第二年達到85%;第三年達到90%,五年內達到100%以上。
(四)碘鹽經銷網絡。實現批發不出鄉,零售不出村。對代批網點的管理要做到“二證一書”(營業執照、衛生許可證、碘鹽經營責任書),要求銷售的碘鹽合格率要達到100%。
四、部門職責
(一)商務部門職責:1、負責把鹽業市場的管理工作納入州縣(市)整頓和規范市場經濟秩序規劃,安排部署,督查落實。2、組織開展各相關部門參加的鹽業市場聯合整頓工作。3、組織開展送碘鹽下鄉活動。4、積極落實食鹽的運費補貼并撥付各級鹽業部門。負責制定鹽業市場整頓考核標準和獎懲細則并組織實施。州整規辦負責整頓和規范鹽業市場秩序工作的安排部署、督查落實工作;可將“稽私鹽、凈市場”列入專項治理范圍開展嚴打,以震懾犯罪,確保鹽業市場秩序的長期穩定。
(二)鹽務部門的職責:1、履行鹽業管理職責,與相關部門密切配合,加大市場監管力度;2、負責依法打擊違法加工、經營、運輸鹽產品活動,加強重點路段、重點市場、重點車輛的稽查,打擊和鏟除非法販銷加工窩點。3、負責合格碘鹽的供應,做到批發不出鄉,購鹽不出村。4、負責碘鹽計劃完成率、碘鹽覆蓋率、合格碘鹽食用率指標的完成。5、與衛生、地病部門共同組織開展“食用合格碘鹽示范鄉(村)”活動。6、配合商務部門搞好鹽業市場整頓工作的檢查、評比、考核和驗收。7、負責碘鹽分配目標責任書指標的確定和考核。
(三)衛生、地病部門的職責:1、負責消除碘缺乏危害工作的組織,實施對碘缺乏病病情、防治效果的評估和碘鹽的監測,并向各縣(市)政府報送監測結果。2、組織創建“食用合格碘鹽示范鄉(村)活動”,并對工作情況進行監督、管理、檢查與指導。3、按照《食品衛生法》、《食鹽加碘防治碘缺乏危害管理條例》及《省食鹽加碘防治碘缺乏病管理辦法(修正)》等法律法規,配合鹽務部門加強對單位食堂、餐館飯店和食品加工業用鹽情況的監督檢查。衛生、地病部門要對食品加工企業和餐館用鹽行為進行監督檢查,加強經常性的病情和碘鹽檢測工作,開展食用合格碘鹽,防治碘缺乏病的社會宣傳和健康教育,配合開展農村群眾健康教育工作;
(四)工商部門的職責:1、嚴把以氯化鈉為主體的各類鹽產品的市場準入關,凡在本州境內從事碘鹽配送、零售業務的企業和個人,必須經鹽務管理局依法審核批準,凡未經審核批準的,工商行政管理部門不予注冊登記。已辦理登記的,按要求盡快取消其營業資格。2、協助鹽務部門整頓鹽業市場,稽查銷售無碘鹽的違法行為。3、負責鹽業市場的規范經營,食鹽經營戶的監督管理。
(五)質監部門職責:負責各類鹽產品質量、計量的監督檢測工作,確保鹽產品符合國家質量和衛生標準,對不符合質量要求的鹽產品依法進行處理。
(六)教育部門職責:1、要將碘缺乏防治知識納入中小學學生健康教育內容。2、安排中小學校碘缺乏危害知識的宣傳教育。3、配合衛生部門搞好中小學生尿碘病情和鹽碘檢測。
(七)公安部門職責:1、負責打擊嚴重擾亂我州食鹽專營市場秩序、影響惡劣的大要案件和拒絕、阻礙或以暴力、威脅方式阻礙鹽政執法人員依法行使鹽政管理職責的暴力抗法案件,按最高人民檢察院《關于辦理非法經營食鹽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和《治安處罰管理條例》依法處理。2、協助相關職能部門做好鹽業違法案件的立案、調查、詢問和查處工作。3、抽調專人,協助做好重點市場的監管工作,在重點集鎮設立公安鹽政稽查隊,協助鹽政執法人員搞好市場稽查。
(八)扶貧部門職責:1、負責籌措碘鹽扶貧所需資金。2、負責絕對貧困人口碘鹽發放戶的統計核實,并與商務、鹽務、地病等部門一道落實碘鹽的配送到戶工作。
(九)財政部門的職責:1、負責安排撥付食鹽加碘費用。2、負責食鹽儲備資金的落實。3、負責州地方病防治經費的落實,并在每年安排一定額度的碘缺乏宣傳經費,擴大宣傳面和效果。
(十)民政部門職責:1、負責籌措五保戶碘鹽供應資金。2、負責五保戶碘鹽發放戶統計核實,并與商務、鹽務、地病等部門落實碘鹽配送到戶工作。
(十一)交通部門職責:要做好道路監控工作,協助做好重點道路、重點路口的堵截、查扣違法調運的鹽產品,防止私鹽的流入。
(十二)新聞媒體職責:1、要每月在州電視臺、廣播安排一定時間對鹽業法規、消除碘缺乏病科學知識的宣傳,并經常性地開展公益性的宣傳報道。2、對相關部門開展的鹽業市場專項整頓工作,以及日常依法查稽涉鹽違法販銷行為的活動要有正面正確的輿論導向,以警示社會,震懾違法犯罪分子。
(十三)鄉(鎮)政府及村委會職責:1、鄉(鎮)政府負責本鄉(鎮)碘鹽目標責任的落實。2、村委會要按照各部門及鄉(鎮)的要求,落實碘鹽配送到戶工作。
五、工作措施
各縣(市)在鹽務管理工作中要結合實際,因地制宜、突出重點、統籌兼顧,保證鹽務管理工作取得實效。
1、認真抓好碘缺乏危害和鹽業政策法規的宣傳教育工作。各縣(市)政府、各職能部門要圍繞鹽業法規,碘缺乏病的危害,食用加碘鹽的作用、食用方法等鹽業知識廣泛開展宣傳教育。把中、小學生和家庭主婦作為重點教育對象,以牧區和邊遠農村為重點地域,利用六個場所,開展六項活動,即:在各類學校中開展“四個一”活動;在鄉(鎮)計生站、衛生院和衛生所開展送健康服務活動;在碘鹽銷售門店開展賣一袋鹽送一句健康知識活動;在城鎮居民家庭開展自覺購買食用合格碘鹽,自覺抵制私鹽的宣傳活動;在宗教場所開展碘鹽鑒別活動;在各新聞媒體上開設專題、專欄,播發防治知識和查處私鹽新聞。特別要搞好“3•15”消費者權益保護日和“5•15”碘缺乏病宣傳日活動。通過深入宣傳,使廣大人民群眾基本了解碘缺乏病危害,認識食用碘鹽的好處,增強自我保護意識,提高抵制非碘鹽、劣質鹽的自覺性。
2、建立鹽業市場治理長效機制。各縣(市)人民政府要結合實際,因地制宜,有的放矢,抓住關鍵,統籌兼顧,建立和完善鹽業市場管理的長效機制。要不定期組織鹽務、工商、公安、衛生等相關部門開展鹽業市場聯合整頓規范行動,并要每年對鹽業市場管理工作進行一次全面考核驗收,對工作中取得的經驗及時推廣,對存在的問題查找原因,及時整改,鞏固所取得的成果,從而推動食鹽流通工作健康發展。
3、進一步完善鹽業管理法規體系和制度建設。我州要進一步建立鹽業相關法規、規章體系,為鹽業工作法制化管理提供保障。鹽務部門要針對鹽業市場管理工作中發現的新情況、新問題,進行認真分析研究,以完善食鹽專營的各項制度為重點,加強制度建設,規范鹽業管理行為。
4、加大鹽業市場的監管力度,提高管理水平。為嚴厲打擊私鹽販銷,防止非食用鹽、非碘鹽和不合格碘鹽流入食鹽市場,政府要加強對鹽業市場的監督管理。鹽業執法要遵循疏堵并舉、以防為主的工作方針,堅持日常巡查與重點整治相結合,形成點面結合的有效監控手段;堅持把鹽業執法與市場監管相結合,建立長效監管機制;堅持專項整治與聯合執法相結合,形成分工負責、相互聯動、協調配合、整體推進的工作局面。各有關部門要按照《鹽業管理條例》、《食鹽專營辦法》、《食鹽加碘消除碘缺乏危害管理條例》、等有關法律、法規,認真履行各自職責,對違反國家鹽業法規的行為,依法嚴厲查處。鹽務部門要堅持依法行政,規范執法,規范鹽業流通秩序和鹽業市場管理行為提高經營管理和執法水平。
5、積極籌措資金,確保碘鹽扶貧工作推行。州扶貧辦、民政局負責籌措一定的資金用于絕對剩余貧困人口和五保戶的碘鹽供應。要把這項工作納入重要議事日程,積極向上級部門匯報、爭取項目,千方百計籌措資金,確保送碘鹽下鄉活動持續有效進行。各級商務部門要積極組織協調扶貧、民政、地病、鹽務等部門,每年兩次,集中送碘鹽下鄉,確保貧困戶和五保戶長期吃上放心鹽。
六、經費保障
1、州上每年在現有地方病監測經費的基礎上,增撥一定的專項經費,用于地病部門尿碘、鹽碘病情的監測和地方病防治宣傳教育;
2、鹽務分局和天水鹽務分局每年落實一定的碘鹽供應經費或實物;負責落實碘鹽責任書完成縣(市)的獎金或獎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