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質監局強化質監安全整治計劃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一)上下合力,堅持一個中心不動搖。根據食品藥品監管部門的基本職責,始終堅持食品藥品安全這個中心工作不動搖。
強化源頭安全監管。健全藥品生產企業質量受權人和駐廠監督員制度,落實關鍵控制點信息化管理措施,進一步完善以注射劑藥品生產質量控制為主的監測與評估體系,防范不合格藥品流入市場;協調加強農水產品生產基地、食品生產企業、生豬屠宰場、農水產品批發市場的食品質量安全監測與監管,推進蔬菜批發市場整規提升工程,建立質量可控、購銷可溯的食品安全監管格局。
強化流通渠道監管。完善農村藥品配送制度,鼓勵藥品零售連鎖經營,引導藥品批發企業發展現代物流,規范藥械購銷憑證管理和植入性醫療器械使用管理,推進農村社區衛生服務機構醫療器械使用規范化管理工作,加強應急儲備藥品和國家基本藥物質量監管,嚴格藥品銷售出票制度,堅決打擊非法渠道購銷藥械;協調加強以索證索票為主要內容的食品流通購銷監管,進一步鞏固學校重點食品配送和農村放心工程示范商店食品配送成果。
強化風險監測預警。推進藥品生產、特藥流通、藥品不良反應和醫療器械不良事件監測與風險評估,完善食品藥品安全應急預案,組織開展食品藥品安全工作應急演練,加強96311舉報投訴平臺和藥品安全信息預警系統建設,切實提升風險應急防范能力;繼續推進重點食品的評價性檢測和風險預警工作,完善應急問題食品下架召回和信息措施,開展以學校食堂為主的防范食物中毒風險評估,最大限度地防范安全事故。
強化打假扶優工作。結合飛行檢查、監督抽驗、網上核對、蹲點審計等方式,加強廣告監測,收集打假信息,強勢開展藥械市場打假治劣工作,堅決杜絕地產藥品質量事故,及時叫停流通中的“問題”藥品,嚴肅查處藥師虛掛等違反GSP規范的行為;利用藥監技術和信息優勢,引導企業搭建校企互動平臺,幫扶重點食品藥品生產經營企業轉型升級,破解難題,樹立品牌;組織地產中藥材普查和保健食品、化妝品生產監管工作調研,建立數據庫,服務全市食品醫藥經濟健康持續發展。
強化實效系列宣傳。探索建立與平面、影視、網絡等媒體互動機制,確立市民參與的食品藥品安全知識宣傳模式;加強宣講團組織建設,以中小學和老年大學、老年協會等為主陣地,向學生和老齡群體普及食品藥品安全知識;組織“小手牽大手”、“一手牽多手”的中小學生食品藥品安全知識宣傳與知識競賽;利用手機信息平臺,創新食品藥品安全協管員業務培訓;建立藥品陳列室,開展真假藥材鑒別科技咨詢。通過宣傳達到“促監管、提意識、講安全、保健康”的多贏目標。
(二)注重內涵,深化三項建設不含糊。加強食品藥品安全監管工作,需要建設一支高效能的干部隊伍、搭建一個高科技的支撐平臺、完善一組高效率的運行機制,因此應進一步深化機關能力建設、技術建設、機制建設。
進一步深化能力建設。編制專業化隊伍建設實施計劃,加大教育培訓和掛職、輪崗、演練、駐廠、下村鍛煉力度,完善一崗雙責制度,推進專業監管能力全面提升;按照“反映先于反應、預警先于處理”的原則,建立短信預警平臺,積極開展應急能力培訓與處置演練,推進應急處置能力全面提升;按照“強化基層、延伸監管”的要求,加強基層監管網絡建設,推進綜合監管能力全面提升;堅持局領導集體下訪調研制度,深入實施一線工作法,推進集體執政能力全面提升。
進一步深化技術建設。積極推進藥品安全信息監控平臺建設,全面落實藥品經營企業藥師在崗指紋監管、倉庫溫濕度遠程監管、處方藥品種在線監管、特藥和含特藥品種購銷即時監管,進一步規范藥品購、存、銷行為,有效實現電子信息監管效益,推進數字監管進程;加強食品安全檢驗檢測體系和以餐飲食品安全為主的信息平臺建設,建立統一的食品安全檢驗檢測中心,為打假治劣、風險預警和安全評價提供堅實的技術支撐。
進一步深化機制建設。完善“政府領導、部門監管,上下協調、分段監管”的食品安全綜合監管運行機制,深化食品安全責任制和責任追究制;完善“以塊監管為主、條塊監管結合”的藥品安全分片綜合監管運行機制,深化藥品安全“片警”監管責任制和生產源頭制售假藥責任追究制;完善“一窗口對外、一站式受理、一科室審批、一條龍服務”的行政審批運行機制,深化痕跡管理責任制和投訴追究制;完善重點食品藥品監管工作監察運行機制,深化機關工作過錯和庸政問責制。
(三)勇于拼搏,推進五大工程不放松。確保全市人民飲食用藥安全,基礎工程是前提,示范工程是載體,信用工程是歸宿,但第一要素是人,懲防工程是其根本,滿意工程是目標。
進一步推進基礎工程。加速推進食品藥品監管檢驗大樓建設,完備藥品和餐飲安全快速檢測設施,為提升食品藥品安全保障水平提供物質條件;繼續推進初級農水產品市場準入、食品生產加工小企業整規、小菜場整規提升、生豬集中屠宰整治、農村與學校食品配送、餐飲規范與廢棄食用油脂回收處置、食品檢測資源綜合利用、問題食品應急體系建設等九大基礎工程和“小藥店”整規、體外診斷試劑和非藥品冒充藥品市場整治等藥品安全基礎工程建設,夯實食品藥品安全工作基礎。
進一步推進示范工程。鞏固食品安全示范創建成果,充分發揮示范鄉鎮、示范村居等輻射作用,推動食品安全整體水平提升;按照“五年規劃三年完成”的目標,全面推進“十萬學生飲食安全工程”建設,積極創建安全工程示范學校;進一步深化農村藥品“兩網一規范”建設,積極開展藥品安全示范村居(社區)創建活動,確保農村藥品安全工作達到監管組織網絡化、制度建設規范化、藥品購銷信息化、藥學服務正常化、宣傳陣地標準化、信用評估程序化。
進一步推進信用工程。繼續推進藥械生產、經營、使用信用量化分級監管,推進企業誠信自律;加強藥品廣告企業信用體系建設,做好信息采集和記錄,建立企業不良信息檔案;協調職能部門推進從田間到餐桌全覆蓋的食品安全信用體系建設,健全企業信用信息征集、評價、運用機制,完善綜合信息和黑名單警示制度,強化生產經營業主承擔安全風險第一責任人的責任意識。
進一步推進懲防工程。抓住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分解、責任考核和責任追究三個環節,完善黨風廉政制度建設;創新教育內容、形式、載體,深化“民情懇談”活動,極力拓寬群眾監督渠道;探索建立懲防體系建設項目化管理機制,分層級、分項目簽訂廉政建設責任狀;實行行政審批與執法監督分離,建立權力運行制約機制;繼續深化黨風廉政、機關效能和依法行政工作監察制度,鞏固廉政文化示范機關建設成果;進一步完善黨組會、局長辦公會、局務會“三會”議題預告制度,從程序上預防決策失誤。
進一步推進滿意工程。推進機關文化建設,突出抓好作風建設、效能建設,健全機關績效考評制度,強化中層干部工作承諾督察,逐步擴大行政處罰和信用等級信息公開;深化審批制度改革,推行便民利民舉措,做到職能歸并到位、機構人員到位、審批授權到位、事后監督到位,許可事項實行受理即辦、特需急辦、承諾先辦和現場檢查提速辦理制度,積極創建滿意窗口;走出機關,深入基層調查研究和走訪“二代表一委員”及基層群眾,解決食品藥品安全突出和敏感問題,取信于民;繼續落實信息宣傳分級量化考核措施,推行實效系列宣傳,塑造機關勤政廉政形象,積極創建滿意機關和省級“五好”基層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