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在撰寫銷售工作計劃的過程中,我們可以學習和借鑒他人的優秀作品,小編整理了5篇優秀范文,希望能夠為您的寫作提供參考和借鑒。
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同事:
大家好!
作為一名銷售助理,承載著銷售團隊承上啟下的重任,處于尤為重要的地位。新的一年,我將全力以赴圍繞銷售助理的中心工作,以提高工作質量為根本出發點,使銷售助理工作有新的突破,再上新臺階。我的工作思路如下:
一、夯實基礎,穩中求進
2015年,我做好以下基礎工作,在穩中求進。提高團體業務水平,加大會員卡、包場集中觀影的銷售,能獨立洽談、組織大型包場活動;抓住建行、移動12580兩大客戶,就現有合作形式擴展合作范圍,總結形成案例,并運用在日后的銷售工作中;團體票打印工作,要求準確性、時效性、合理控制打印量,避免浪費;根據現有客戶資料,建立與客戶良好的溝通平臺,及時掌握了解客戶需求,為公司制定銷售政策、把握市場動態提供依據;根據現有客戶資料進行篩選;建立手機短信平臺、客戶QQ群、郵箱地址、MSN、等,堅持電話拜訪,影訊及活動信息的;繼續完成上一年的相關統計報表,并在統計的基礎上,學會寫分析報告;做到數據的準確和及時,并主動按時間節點呈報先關領導;做好排片工作,提高準確性,爭取全年無錯誤,為影城加分。
二、情真意誠,用心服務
我的個人工作計劃會明細化,但在實施的過程中將帶領所有的組員們一起行動。2010年預計全年回款100萬元以上,保持增長345。9%,預計第一季度完成15萬元回款,第二季度25萬元回款,第三季度回款30萬元,第四季度30萬元,南京市內終端用戶預計擴增至150家,分銷商增到70家。
工作方向:
1。對經銷商的管理
定期檢查核實經銷高的產品庫存,配合公司發貨時間及物流工作,確保經銷商的庫存在短期內消化,不出現積壓產品及斷貨現象,同時協調好各分銷商的渠道,有銷售網絡重疊現象的,避免引起產品價格戰。
2。解決產品沖貨、竄貨問題
實行獎罰分明制度管理體系,解決因產品價格大幅度波動造成的市場威脅,查找沖貨根源,經核實無誤后取消違規經銷商的產品促銷資格,時間為1年。相反,提供有效信息并持有憑證的銷售商,公司給予相應的促銷補貼政策。
一,季度的工作目標
完成銷售:5輛。實際完成:收購1輛、置換4輛。完成百分比:100%置換率:80%
二,工作不足、改進之處
1,工作中存在什么樣的缺點:與輕型卡車部門的同事有時候因為一些工作細節耽擱太多時間,工作效率低。
2,下一步的改進:一方面加大與各部門領導、同事的溝通,及時、準確了解部門工作發展的方向,最大努力完成每月的任務。另一方面增強與銷售部人員的交流,最自己努力了
解每一個潛在顧客的關心點,并及時總結,做好銷售工作。
為了讓總部對駐外的工作計劃做一定的合理性指導,每一位駐外人員應該高度重視,認真,負責地填寫工作周報或月報.并要求銷售業務員每周六前以郵件或傳真的方式將周報上報給區域經理審核如下:
七月是一個炎熱的季節,人們在這個充滿熱量的季節里也迎接著各種挑戰.在進行了七月份銷售工作總結后,緊接而來的是八月銷售工作計劃,有了計劃便會更有節制地展開工作.
1,銷售駐外人員遠離總部在全國各地開展公司銷售工作,工作周報,月報(月工作總結,月工作計劃)是駐外人員具體工作內容和安排計劃的體現.為了讓總部對駐外的工作計劃做一定的合理性指導,每一位駐外人員應該高度重視,認真,負責地填寫工作周報或月報.并要求銷售業務員每周六前以郵件或傳真的方式將周報上報給區域經理審核,再由銷售計劃部復審.區域經理于每月28日前將月報傳真或發送電子郵件到銷售計劃部.
2,區域經理每月工作報告主要內容要求
(1)銷售量
(2)回款情況
在將近2個的時間中,經過我們團隊的共同的努力,使我們公司的產品知名度在湘潭市場上漸漸被客戶所認識,良好的售后服務加上優良的產品品質獲得了客戶的一致好評,也取得了寶貴的銷售經驗和一些成功的客戶案例。這是我認為我們做的比較好的方面,但在其他方面在工作中我們做法還是存在很大的問題。特對個人銷售工作計劃分析如下:
下面是我們新聘團隊近2個月的銷售情況:
從近2個月的銷售業績上看,我們的工作做的是不好的,可以說是銷售做的十分的失敗。在湘潭市場上分紅險產品品牌眾多,中國人壽.平安.由于比較早的進入湘潭市場,分紅險產品價格混亂,這對于我們開展市場造成很大的壓力。
客觀上的一些因素雖然存在,在工作中其他的一些做法也有很大的問題,主要表現在
1)銷售工作最基本的客戶訪問量太少。新聘團隊是今年5月中旬開始工作的,在開始工作倒現在有記載的客戶訪問記錄有200個,加上沒有記錄的概括為270個,總體計算XX銷售人員一天拜訪的客戶量xx個。從上面的數字上看我們基本的訪問客戶工作沒有做好。
2)溝通不夠深入。銷售人員在與客戶溝通的過程中,不能把我們公司產品的情況十分清晰的傳達給客戶,了解客戶的真正想法和意圖;對客戶提出的某項建議不能做出迅速的反應。在傳達產品信息時不知道客戶對我們的產品有幾分了解或接受的什么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