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農口以工代賑建設年度計劃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一、總論
1、編制規劃的依據、目的和意義:為做好年的農口以工代賑工作,建立和完善以工代賑項目庫,使以工代賑工作有計劃、有目的的順利開展,按照規劃先行的原則,在千村扶貧開發規劃的基礎上,深入調查了全旗的貧困現狀及符合以工代賑資金使用方向的農口項目,在充分聽取各蘇木鄉鎮和有關部門意見的基礎上,編制了本規劃。
2、規劃的范圍:統開發區管委會、辦事處。
3、規劃期限:年。
二、基本情況及現狀
1、地理位置:地處東南部,西北部,東鄰林西縣、翁牛特旗,南連松山區、省圍場縣,西接錫林郭、正藍旗,北靠。全旗南北長207公里,東西寬170公里,總土地面積為20673平方公里,地理坐標為116o21’-118o26’北緯42o23’--44o15’。
2、地形地貌:地處渾善達克沙地與科爾沁沙地交匯地帶,位于高原與大興安嶺南段山地和燕山余脈七老圖山脈交匯區,地貌類型復雜多樣,地勢西高東低、中沙北草,融西部草原、南部熔巖臺地和北部丘陵山區于一體,平均海拔1100米。
3、主要氣候、水文特征:克旗屬中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西北季風的影響長達半年之久,冬季漫長而寒冷,夏季短促而溫涼。年平均氣溫20℃-40℃,年有效積溫為1800℃-2200℃,年日照時數為2600--2900小時,無霜期為90--120天,年降水量380mm左右,主要災害性天氣為干旱、霜凍、洪澇、白災。
4、水文特征:地表水由西拉沐淪河、灤河、內陸河三大水系構成,流程30公里以上的河流有8條,全旗地上水資源多年平均徑流7.7112億立方米(旗內7.4452億立方米,旗外0.266億立方米),徑流量在時空上分布不均,使天然徑流不可能全部利用??似斓叵滤畠α恳彩重S富,分布比較均衡,主要類型有河谷潛水和基巖裂隙水,貯量為378.4億立方米,平均補給量為3.4億立方米。
5、土壤、植被:地處歐亞草原亞洲中部區,由于植被從西到東有明顯的差異,所以形成土壤類型也有一定的差異,形成土壤主要以灰色森林土、黑鈣土、栗鈣土、沙壤土和風沙土構成。植被由西向東依次為高原草原區,中部中山山地森林區,東部熔巖臺地農作物區。西北及沿西拉沐淪河沿岸為廣大沙地和流動、半流動沙丘。高原草原區以草本及灌木為主,草本植物主要以禾本科植物和薔薇科植物為主,灌木以繡線菊、刺梅等為主;中部中山山地森林區主要以喬木、白樺、黑樺、山楊為主,灌木以虎榛子、興安杜鵑、野薔薇為主,還有人工栽植的長白落葉松、華北落葉松、興安落葉松。
6、社會經濟條件:轄11個蘇木鄉鎮,2處開發區(烏布統開發區有行政轄區管轄面積,設有各站所和村委會,與蘇木鄉鎮職能一樣),2個街道辦事處(辦事處有行政轄區管轄面積,設有各站所和村委會,與蘇木鄉鎮職能一樣),10個國營林場、1個國營漁場,125個嘎查、村,1187個村民小組(獨貴龍),7.1萬多戶,人口24.7萬人,農業人口19.9萬人,占總人口的82.3%,非農業4.3人口萬人,占總人口的17.7%,有勞動力9.8萬人。以蒙古族為主體,(蒙古族占總人口的11.3%)漢族居多數,(漢族人口占總人口的86.4%),還有蒙、漢、回、滿、壯、朝鮮、達斡爾等七個民族,(占總人口的0.7%)。人口密度為12人/平方公里。
工業、農牧業、旅游業是克旗經濟的主導產業,工業是支柱、農牧業是基礎、旅游業是動力。年,全旗地區生產總值實現25.7億元,同比增長21.6%;財政收入完成34567萬元,增長103.3%,;農牧民人均純收入達到3311元,同比增長18.3%;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6952元,同比增長14%;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完成25.4億元,增長16.3%;全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79358萬元,比上年增長16.5%;金融機構各項存款余額14.1億元,比年初增加1.9億元,金融機構各項貸款余額7.05億元,比年初增加1.59億元。
7、全旗貧困狀況:是全國扶貧開發重點旗縣之一。全旗總面積3100萬畝,地處渾善達克沙地和科爾沁沙地之中,屬于半農半牧區。全旗有貧困村64個,占總村數的51.2%,有8.3萬人貧困人口,占全旗總人口的比重為33%。全旗有40個行政村和220個自然村沒有通公路,飲水困難人口96000人,有120個自然村未通電,有600個自然村未通廣播電視。全旗沙化面積933.46萬畝,占全旗土地總面積的30.1%,居全市各旗縣區沙化土地面積之首。全旗極端貧困人口(人均年收入低于637元)30970人,占全旗農村牧區總人口的比重為15.9%,低收入人口(人均年收入低于638-882元)51635人,占全旗農村牧區總人口的比重為26.5%。全旗貧困人口占農村牧區總人口的比重達42.4%,因此,全旗貧困狀況仍很嚴重,扶貧開發工作仍很艱巨。
三、以工代賑項目建設的必要性
我旗是個半農半牧旗,農業主要是靠天種地,牧業主要是靠天養畜。由于克旗農牧業基礎設施較差,造成糧食產量低而不穩,草牧場嚴重退化,載畜能力下降,給當地農牧民生產生活帶來極大的影響,已經成為制約當地經濟發展、導致生活貧困的主要根源。為此,我們投入以工代賑資金,用于農牧業基礎建設工程,不僅是改善農村牧區生產條件的需要,而且是改善農村生活條件的需要,同時也給子孫后代留下了德政工程,是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大好事。
四、規劃編制的基本思路和原則
1、基本思路:按照國家和自治區及扶貧工作的指導精神,此次編制規劃的基本思路是“統籌規劃,因地制宜、集中投入,量力而行、分步實施、逐漸推進、基礎先行、強基固本、產業扶貧的思路,全面實施整村推進戰略。通過投入資金或實物,實施以工代賑項目,幫助貧困地區解決制約經濟發展的基礎設施“瓶頸”問題,改善貧困農牧民生產、生活條件,促進貧困地區經濟較快發展,同時吸納貧困群眾參加部分勞動密集型項目建設,獲得勞務報酬(賑濟物質或現金),增加收入。
2、規劃編制的原則:統一規劃、分步實施的原則。根據千村規劃和農村經濟社會發展的需要,因地制宜地安排以工代賑建設布局和建設順序。按照布局合理、突出重點的原則,根據上級提出的資金使用方向,以工代賑資金集中用于農村牧區基礎設施建設,改善貧困群眾生產、生活條件和貧困地區生態環境。擇優安排工期短、見效快、效益高的勞動密集型項目;適當安排直接增加貧困農牧民經濟收入的片區綜合開發等建設項目,實現改變貧困地區基礎設施條件和增加貧困群眾收入并舉、兼顧眼前和長遠、治標與治本相結合的綜合效益目標。具體是:(一)農田草牧場水利:農田草牧場水利突出安排貧困人口集中地區的各種農畜產品基礎水利配套設施建設項目,進一步提高水利的投資效益,有條件地區因地制宜發展型噴灌、滴灌和滲灌,推廣應用現代農業技術;鞏固已建成小型水利工程,修復損壞的水利設施;安排小型排灌區的渠系配套,防治整治;在水源缺乏地區興建小型蓄水工程;注重生態建設和小流域綜合開發治理等。(二)基本農田:人均耕地較少或質量較差的山地和丘陵地區圍繞實現人均2畝水澆地的目標,合理開發和有效地改造中低產田。(三)人畜飲水:重點支持人畜飲水困難較大和貧困人口比較集中的貧困地區,以及污染(包括末達標的地表水)比較嚴重的貧困地區,積極推廣飲灌結合,一井雙用、一井多用、圍井經濟的成功經驗。(四)畜牧業建設:主要是草牧場改良、灌溉飼料基地、棚圈和青貯窖等基礎設施建設。(五)易地扶貧開發:重點扶持移民遷入區基礎設施建設,鞏固搬遷成果,實現搬得出、穩得住和通過發展生產能致富的搬遷目標。
五、項目總投資及資金來源
年(農口)以工代賑建設計劃總投資6722萬元,其中:申請以工代賑資金6035萬元(勞務報酬1270萬元);地方配套資金687萬元。2009年以工代賑建設計劃總投資5635萬元,其中:申請以工代賑資金5077萬元(勞務報酬1071萬元);地方配套資金558萬元。年以工代賑建設計劃總投資4685萬元,其中:申請以工代賑資金4212萬元(勞務報酬889萬元);地方配套資金473萬元。
六、主要建設內容
年(農口)以工代賑項目建設內容為:新打機電井142眼、小土井109眼,鋪設輸水管道105300米,新建防滲渠1600米,新建截引潛3處,新建渠首1處。新建棚圈3282處、86380平方米,新建青貯窖1145處、19890立方米。圍封草牧場456500畝。新打深水井56眼、引水管道52800米,建高壓污水池3座,維修人畜飲水工程1處;2009年(農口)以工代賑項目建設內容為:新打機電井125眼、鋪設輸水管道94500米,新打小土井115眼,新修防滲渠2000米,新建渠首1座。新建棚圈2348處、101340平方米,新建青貯窖1090處、18920立方米。圍封草牧場305500畝。圍封草牧場305500畝;年(農口)以工代賑項目建設內容為:新打機電井118眼,鋪設輸水管道86000米,新打小土井61眼,新建截引潛1處,新建渠首1處。新建棚圈1963處、12042平方米,新建青貯窖920處、16578立方米。圍封草牧場303900畝。新打人畜飲水井23眼,管道6000米,水池2座。
七、項目實施的主要措施
1、建立機構,強化領導,為實施工程項目建設提供組織保證。旗人民政府成立了以分管旗長為首,發改、扶貧辦、水利、畜牧、財政、審計等部門組成的領導小組,負責該項目的領導、指揮、協調和監督。各蘇木鄉鎮、村(嘎查)也成立了相應了組織,抽調得力人員,為項目的實施提供保證。
2、明確責任,落實項目法人制。以工代賑工程建設,要實行分級負責,把目標任務落到實處,實行旗、蘇木鄉鎮、村(嘎查)三級負責制,上級部門下達項目批復后,由發改局與項目建設單位簽訂項目管理責任書。做到一級抓一級,層層落實責任制。
3、科學規劃,精心設計,為以工代賑項目建設奠定堅實基礎。項目建設單位和管理單位會同相關行業部門對確定的項目進行可行性論證并聘請資質部門進行規劃、勘測、編制項目可行性報告、初步設計或年度實施方案,方案編制好后上報旗發改局,經旗發改局審核后出具上報文件,同方案一起上報市發改委,100萬元以上的項目由自治區發改委評審方案,100萬元以下的項目由市發改委評審方案,方案評審后上報國家發改委并立項。
4、強化工程質量,加強工程監督。旗縣級以工代賑計劃下達后,在開工條件具備后,項目單位向旗縣發展改革委(局)和有關業務部門提出開工申請,經審查認為具備開工條件的下發開工通知,由財政部門根據工程進度撥付資金。施工過程中,要按月上報工程進度表。凡列入施工計劃的工程,不適宜參與且投資額度50大于萬元的項目,必須堅持和完善招投標制,確定項目負責人和技術負責人,建立工程質量保證體系,有效地監督工程質量和控制工期,防止出現:“豆腐渣”工程。
5、要加強資金管理,加強對項目資金的審計監督。以工代賑資金按照“三專一封閉(專人、專戶、專帳和封閉運行)和管理方式,實行財政統一報帳制管理。財政部門主要負責資金的收支管理和監督檢查,項目主管部門負責項目的實施管理、檢查驗收和費用支出的審核。根據工程建設需要,經主管部門批示后,財政部門可先期撥付30%的百左右啟動資金,然后根據工程進度經主管部門審核后,逐步撥付建設。工程完成后,經主管部門會同行業部門、審計部門驗收簽字后,項目實施單位從財政部門填報報帳單,據實填寫項目類別、項目名稱、項目地點、項目進度、項目總概算、資金來源、申請報帳支出、項目負責人及經項目主管部門審核簽注意見后,由財政部門按照費用支出明細和各種有效支出憑證進行報帳。
6、要加強對工程的后期管理,確保工程發揮最大效益。項目工程交付使用后,要建立各種管理制度,要對工程進行經常性維修,延長工程使用壽命。要簽定使用、管理責任狀,責任到人,明確雙方權力和義務,確保工程發揮最大的經濟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