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縣政農機工作重點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年,是“十二五”規劃的開局之年,也是農機化工作邁向新目標的起步之年。做好年的各項工作,對于深化結構調整,加快發展方式轉變,促進我縣農機化又好又快發展至關重要。新的一年,我們要根據中央、省、市農村工作會議精神和縣委、縣政府的要求,抓住農機發展機遇,全力推進農機化事業的發展。
一、指導思想和工作思路
堅持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認真貫徹黨全會精神,深入落實科學發展觀,按照《國務院關于促進農業機械化和農機工業又好又快發展的意見》要求,著力加快農機化發展方式轉變,提高農機科技創新能力,推進農機裝備結構調整,加強農機社會化服務體系建設,促進農機管理和服務規范化。圍繞發展現代農機、特色農機、平安農機,培育發展主體,突破發展瓶頸,提升發展質量,努力提高農機裝備水平、作業水平、科技水平、服務水平、安全水平,實現農機化事業科學發展和創新發展。
二、主要目標
農業機械總動力增長10%,達到38.75萬千瓦;農業機械總值增長10%,達到2.34億元;農機經營總收入增長10%,達到1.33億元。新增各類新式農機具2800臺,綜合農業機械化水平達到85%以上;農機安全生產率達到99%以上,力爭無重、特大農機事故。
三、工作重點
(一)實施購機補貼政策,切實抓好農機化項目工作
精心組織實施農機購置補貼政策。年計劃落實農機購置補貼資金500萬元以上。要嚴格執行國務院“三個禁止”的要求,堅持“五項制度”,做到“八個不得”,嚴格紀律,陽光操作。要加大政策宣傳力度,及時公布補貼政策申請程序、補貼產品、補貼對象、補貼標準等信息。要把補貼政策不折不扣地落到實處,讓補貼政策家喻戶曉,保證農民知情權和選擇權,公正、公開、公平地確定補貼對象。強化監督措施,特別要加強對“享受補貼農戶名單的確定,確保農民自主選擇權”等環節的檢查,發現問題,嚴肅處理。
扎實做好省馬鈴薯播種收獲創新示范工程項目。完成項目投資30萬元,省財政補貼15萬元,自籌資金15萬元。按照項目實施方案積極做好項目總結驗收。同時,多渠道爭取農機化投入,申報農業機械化推進工程項目。爭取農機化信貸、保險等農村金融政策,引導更多信貸資金投向農業機械化。
(二)積極推廣新式農機具,精心組織農業機械化生產
積極推廣新式農機具。全年要引進外市(地、縣)大型聯合收獲機160臺套,耕耙機械220臺件,推廣經濟作物播種收獲機械150臺件,免耕播種、保護性耕作及深松機械120臺件,其他機械2150臺。
全力組織關鍵農時季節機械化生產。抓好“三夏”、“三秋”、冬季農田水利基本建設等主要農時季節和小麥、玉米及經濟作物的機械化生產,抓好農機跨區機收、機耕、機播的組織協調、信息等服務工作。拓展農機化服務領域,推動農機化生產由耕、種、收環節向產前、產中、產后全過程延伸,向畜牧、水產、林果、加工全區域擴張。繼續大力推廣花生、地瓜、大蒜、生姜等經濟作物機械化技術,小麥、玉米免耕播種保護性耕作技術及機械深松等技術。加快花生聯合收獲機的研究開發,力爭通過省級鑒定,盡快投入批量生產。
(三)加快農機專業合作社發展,推進農機服務體系建設
切實貫徹農業部《關于加快發展農機專業合作社的意見》,促進和規范農機專業合作社快速發展。要按照“數量穩中有升,質量不斷提高”的要求和“四有”、“十規范”的標準,重點提高合作社建設的質量,深化農機專業合作社規范、示范建設活動,大力發展復合型農機專業合作社,培育出一批設施完善、功能齊全、特色鮮明、效益良好的示范社。多渠道爭取農機專業合作社建設資金,協調有關部門幫助農機專業合作社解決用地、用油等困難和問題,支持合作社租賃、入股、托管等方式流轉連片土地,堅持專業標準,大力推行訂單作業、承包服務、“一條龍”服務、“套餐服務”,提高農機手和農機專業合作社效益。年要建成標準化農機專業合作社18個,其中省級示范社2個,市級2個。
(四)加強農機質量監管,促進農機維修網點規范化發展
突出市場監管、職業技能鑒定、農機質量投訴三項重點,切實農機產品質量標準的宣傳貫徹落實工作。開展農機補貼機具的質量保障督導、調查與投訴受理工作,切實維護農民合法權益,強化農機維修管理,認真貫徹落實《農業機械維修管理規定》,規范農機維修經營審批程序,大力推進農機維修人員職業技能鑒定,提升農機維修網點的服務質量和服務能力。全年完成職業技能鑒定300人,創省、市星級文明網點和規范化維修網點50處,建成集銷售、維修、售后為一體的農機綜合服務中心1處。
(五)實施農機化教育培訓計劃,加強農機人才隊伍建設
要結合全縣實際,擬訂培訓計劃,強化培訓措施,加大培訓力度,積極開展農機手培訓、農機推廣人員培訓、農機專業合作社人員培訓、農機管理人員培訓和“陽光工程”培訓等多種形式的教育培訓活動。計劃培訓各類人員6202人,其中初訓農機駕駛員600人,復訓農機操作手5300人,培訓基層推廣人員26人,農機專業合作社人員60人,農機管理人員16人,陽光培訓工程200人。
(六)扎實開展“平安農機”建設,全面提升安全監理能力
加強農機監理規范化建設。依法行政,規范操作,嚴把“三關”,強化農機安全技術檢驗,規范農機牌證核發工作,預防和減少重特大農機事故發生,構建以源頭管理、執法監控、宣傳教育為主要內容的農機安全生產長效機制。計劃完成拖拉機、聯合收割機入戶1000臺,檢驗拖拉機、聯合收割機1300臺,辦理駕駛證600人。
深入開展“創建平安農機,促進新農村建設”活動。扎實創建新一批示范鄉、示范村、示范戶,年要力爭再創建1個“平安農機”示范鄉(鎮)、10個“平安農機”示范村、100個“平安農機”示范戶。
(七)加強系統自身建設,提高機關行政效能
強化責任意識,打造先進的黨員隊伍。自覺學習、實踐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著力解決政治思想、宗旨觀念、大局意識、工作效率等方面存在的問題和不足,真正做到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
激發工作動力,保持良好的精神狀態。牢固樹立“想干事、能干事、會干事、干成事、不出事”的工作理念,大力弘揚“全局一盤棋,齊心干工作,勁往一處想,共同謀發展”的創業精神,著力倡導“同唱一首歌,同演一臺戲”的工作機制,努力培養“講朝氣、講銳氣、講正氣、講底氣、講和氣、養靜氣”的干部隊伍。
加強執行力建設,實現高效的工作機制。建立健全崗位目標責任制,層層分解責任,完善考核體系,嚴格責任追究。倡導立即辦、馬上辦的工作作風,快速高效,雷厲風行,從根本上提高抓落實的能力,促進各項工作的順利開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