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農合醫療年度工作要點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一、著力做好農民宣傳教育工作
1各鄉鎮要繼續采取會議培訓、發放資料、入戶宣傳、設置專欄、公開公示等形式深入開展宣教活動。要使新農合制度的運行模式、受益成效、管理制度、辦事程序、繳費方式、住院補償方案、健康管理的目的意義和具體做法等重點內容入村、入社、入戶、入心。
2廣電局要通過定期開設電視和廣播專題宣傳欄目。深入宣傳我縣實施新農合制度和推行參合農民健康管理工程的農民健康受益實效,選擇多例住院補償與健康管理受益農戶,用受益農民自己的心聲宣傳惠農政策。
3衛生局要組織縣、鄉、村三級衛生機構和全體衛生工作人員。積極配合縣、鄉政府開展農民宣教工作。定點醫療機構做為直接受益主體,要義不容辭地全力做好新農合農民宣教工作。
4合管局要將重點宣教內容整理編印成新農合政策宣傳卡片。下發各鄉鎮政府、村委會、定點醫療機構、中小學校及社會各界,協調指導相關組織機構扎實開展入戶宣教工作。
5縣報道組和其它新聞媒體要綜合宣傳黨和政府實施新農合制度改善民生和保障民生的重要意義和取得的具體成效。
二、著力做好基金使用與監管工作
1實行新農合基金全額統籌運行模式。實行新農合基金全額統籌運行模式,取消農民家庭帳戶,農民個人繳納參合資金和縣、省、中央財政補助資金全部納入縣財政局新農合基金專戶集中統籌使用,留足10%風險基金后,按參合農民數每人提留15元用于健康管理體檢補助,其余部分全部用于農民住院費用補償。健康管理基金堅持“參合農民人人擁有,家庭成員集中使用,自愿參與享受補償,不愿參與專戶結存”原則,繼續用于家庭成員參加健康管理享受門診健康信息采集檢查服務補償。住院基金堅持“以收定支”原則,積極探索實施補償費用總額控制制度,依據各定點機構服務能力、年度補償費用構成情況和年度住院報銷費用增長預期,實行定點機構補償總額年度控制制度,確保基金安全不透支和農民受益最大化。
2財政、合管、農行、審計等部門單位要鞏固強化“財政專帳管基金。合管審核報基金,財政復審撥基金,審計監督保基金”新農合基金監管運行機制,確保基金安全封閉運行。認真執行縣政府《關于調整年度新農合補償政策的通知》民政發[]18號)精神,切實把基金管理好使用好。
3定點醫療機構要嚴格執行“一站式”墊付直報制度。認真落實公開公示制度和“明白卡”告知制度,接受社會監督和群眾監督,堅決杜絕惡意套取新農合基金行為,確保基金使用的公開性、公正性和規范性。要積極配合實施基金總額控制制度,嚴格把好住院指征關,切實保證讓該住院的農民住得上院,杜絕虛掛床位住院、門診轉住院和放寬指征住院行為。要嚴格控制目錄外用藥和不報費用,積極提高實際報銷比例,縣級機構必須達到60%以上,鄉級機構必須達到70%以上。督查過程中發現的各類違規行為要嚴格按《服務合同》約定從嚴從重處罰。
三、著力做好醫療服務質量監管和費用控制工作
1衛生局要在縣級醫院床位補助翻番和鄉鎮衛生院人員工資全額供給制度的支持下。要求政府舉辦的縣鄉醫療機構樹立社會效益第一的原則,正確處理好增加醫院收入和減輕患者負擔的關系,要切實把政府給予的公共財政支持轉化為減輕患者負擔的實際行動,要盡快采取措施控制部分醫療機構住院費用不合理增長問題,真正讓廣大患者感受到公共財政的陽光。要按照全省衛生工作會議提出的深化公立醫院改革、加強醫療質量監管的具體要求,盡快建立起醫療機構的住院自費比例、藥品收入占總收入比例、平均住院和門診費用、單病種和單項檢查費用、大型檢查陽性率公開公示制度,交給社會進行橫向比較,促使醫療機構降低醫療成本和費用,切實建立起醫療衛生機構社會公眾評價機制。
2合管局要認真落實《服務合同》制度。嚴格審核住院病歷和健康檔案,逐月反饋糾正審核督查中發現的不合理問題,繼續落實平均住院費用控制和部分單病種最高限額制度,要對縣、鄉定點醫療機構的參合農民住院費用自費比例、平均住院費用、單病種住院費用和實際補償比例等實行公開公示制度,每月在全縣范圍內公示一次。加大現場督查力度和頻次,年內查房鄉級不少于12次,縣級不少于24次,市級不少于6次。結合網絡在線監控,重點落實“十查十防”一查病人身份核對確認,防止冒名頂替;二查病人在床在院與否,防止虛掛床位;三查病人住院指征,防止門診轉為住院;四查檢查治療項目,防止服務不足或過度;五查醫囑處方用藥,防止用藥不當或搭車開藥;六查一日清單核對,防止虛列服務收費,七查“一站式”墊付報銷,防止農民結算手續報銷程序麻煩;八查農民政策知曉情況,防止醫護人員政策宣教不到位;九查服務態度流程環境條件,防止農民感受不佳滿意度下降;十查新農合資金專帳管理,防止資金管理不規范行為。
3各鄉鎮政府要進一步高度重視并充分發揮合管辦的管理服務職能。要強化對本鄉鎮定點醫療機構的就近監管作用,要按照鄉鎮合管辦《工作責任書》要求,嚴格覆行住院審批、查房、費用初審和體檢服務質量監督檢查和補償審核職責,切實把好醫療機構監管第一關。
四、著力做好參合農民健康管理試點工作
1根據省上安排我縣開展參合農民健康管理試點工作的要求。按照在新農合基金全額統籌模式下,用大塊基金(84%保障疾病人群住院(年住院率6.73%醫療費用補償,用小塊基金(15%保障全體參合農民基礎健康的基本思路,積極開展健康管理工作,對擴大參合農民受益面,提高基金使用效益,降低農村發病率、病殘率和病死率,提高參合農民整體健康水平和生命質量,提高農村生產力素質和生產效率,促進農村經濟社會發展和城鄉一體化均等化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和長遠意義,符合科學發展觀要求的農民健康保障策略。各鄉鎮政府做為組織開展本轄區參合農民健康管理工作的責任主體,要進一步提高思想認識和重視程度,加大工作領導、協調、組織、支持力度,安排鄉合管辦協同鄉鎮衛生院對“五大服務項目”做出具體的實施方案,切實組織做好農民宣教發動和體檢工作,要安排專人全程嚴把服務質量監督關和補助報銷審核關,同時實行村委會審核把關制度,發揮村委會的民主監管作用,鄉鎮定點醫療機構報帳資料先交村委會對參合體檢人員、體檢項目、服務質量、信息采集表》評估指導方案》等其它相關資料進行審核確認加注意見后報鄉鎮合管辦對實際完成工作量進行審核確認,縣合管局依據鄉合管辦確認的工作量和質的完成情況進行全面審核,核準后報財政局復核撥款。
2衛生局要將健康管理試點工作作為樹立“社會大衛生”觀念和現代“社會—心理—生物”醫學新模式的重要載體。強化指導鄉鎮醫療衛生機構服務理念由“以病人為中心”向“以人的健康為中心”轉變,服務方式由被動式服務向主動式服務轉變,促進全縣參合農民健康管理工作有序推行。
3合管局要認真總結兩年來開展健康管理試點工作的成效、不足和基本經驗。培養基層管理服務人員的健康管理服務理念,逐步提高健康信息采集門診檢查、健康評估、指導干預和跟蹤隨訪服務的要求與質量;積極開發并適時試運行“參合農民健康管理系統”運用現代信息化手段促進提高健康管理服務質量效率和規范化程度,提升參合農民健康管理服務品位。
五、著力做好年農民參合籌資工作
1縣財政局要繼續牽頭做好全縣農民參合籌資工作。各鄉鎮政府組織實施完成本鄉鎮籌資任務。根據中央精神,年各級政府補助資金將達到120元/人,農民繳費標準不低于30元/人。縣農民繳費具體標準待省上確定后另行通知。具體日程由各鄉鎮統籌安排。參合率目標市上明確要求以鄉鎮為單位達94%以上。
2各鄉鎮籌資工作開始后要及時報告農民參合資金入庫情況。切實做到一戶一票,當日收繳當日入庫,確保資金安全。
3民政、計生部門于月10日前完成救助對象核定工作。
4財政局務必于月10日扎帳匯總全縣參合人數。月份落實縣級財政補助并按期申報省級、中央財政補助。
5合管局要指導鄉鎮合管辦規范使用《參合資金登記管理冊》確保參合人員信息管理的準確性和規范性。鄉鎮合管辦務于月10日至月10日全面完成信息錄入工作,嚴格杜絕漏報、誤報、錯報、遲報現象發生,為順利實施系統年度結轉做好各項準備工作。
黨和政府惠農利民、改善民生、保障民生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鞏固發展新農合制度。關系廣大農民群眾的健康幸福切身利益,關系全縣小康社會建設、和諧社會建設、新農村建設大局,關系全縣經濟社會協調發展、促進城鄉一體化均等化發展大局,各級組織、相關部門、各醫療單位要以高度的責任感,切實發揮各自職能職責,全面貫徹中央、省委1號文件精神和全國“兩會”精神,把新農合這一“參合農民得實惠、醫療機構得發展、黨和政府得民心”好制度運行好發展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