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教育局深化成人教育發展要點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編者按:本文主要從農村成人教育工作、社區教育工作進行講述。其中,主要包括:進一步完善覆蓋城鄉的成人教育網絡體系、整合資源,堅持部門之間協調配合,實施有實際效果的各類培訓、以農村成人教育示范基地建設為抓手,推進農村實用技術培訓、加強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過程中農村新型社區建設工作、繼續鞏固和提高掃盲成果、要求各區(市)縣積極創建示范性社區教育工作站(教學點),20*年擬評選20個*市示范性社區教育工作站(教學點)、圍繞城鎮社區建設,加強城鎮“社區教育學校”硬件建設和軟件建設、完善社區教育學校內部管理和運行機制、依托*電大現有資源,組建“*市社區教育學院”、發現典型,收集經驗,召開一次全市社區教育工作現場會、繼續抓好學校教育資源向社區開放工作等,具體材料請詳見下文:
各區(市)縣教育局、有關市屬單位:
為認真貫徹十七屆三中全會精神,圍繞市委、市政府統籌城鄉、“四位一體”戰略,加快構建終身教育體系,形成全民學習、終身學習的學習型社會,滿足城鄉居民多樣化的教育需求,特制定*市成人教育20*年工作要點。
一、農村成人教育工作
1、進一步完善覆蓋城鄉的成人教育網絡體系。充分利用鄉鎮、村社的成人教育網絡和農村中小學信息化網絡,有效整合教育資源,形成以區(市)縣中等職業學校為龍頭,鄉(鎮)成人教育學校為骨干,村成人教學點為基礎的三級農村成人教育培訓體系,推進“農、科、教結合”和“三教統籌”,快捷有效地為農民提供技術、信息服務,促進農村產業結構調整,促進農民增收,為推進“城鄉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建設服務。
2、整合資源,堅持部門之間協調配合,實施有實際效果的各類培訓。進一步完善各部門分工明確、合作緊密的培訓體系,實行“學歷與非學歷培訓結合,以非學歷培訓為主”,“長班與短班結合,以短班為主”,“就業培訓與文化教育相結合,以就業技能培訓為主”,“就業前培訓和在崗培訓相結合,以就業前培訓為主”等多種形式的培訓方式和學制。面對全球金融危機帶來的影響,重點關注沿海打工返鄉務工人員的培訓、就業工作。
3、以農村成人教育示范基地建設為抓手,推進農村實用技術培訓,在100個市級示范基地中推選出部分“規模大、效果好、技術先進”的示范基地作典型,在運作模式、管理方式等方面開展研究分析,為全市提供經驗。繼續加強原有市、縣級示范基地的完善提高,并根據經濟發展和市場需求,新建成人教育示范基地,使示范基地不斷擴大,在引進新品種推廣新技術方面起到輻射帶動作用,并以示范基地建設帶動項目的推廣和發展,引導農民解放思想,更新觀念,促使他們圍繞項目搞生產,實現產業機構調整和增產增收,推動農業生產和農村經濟的發展。
4、加強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過程中農村新型社區建設工作。在農民集中居住新區及時形成農村社區教育學校,開展時事、政策教育,文明習慣教育、從業人員職業素質教育等各類培訓,提高綜合素質、豐富文化生活,真正實現廣大農民到居民的轉變。
5、繼續鞏固和提高掃盲成果。將掃盲鞏固工作融入實用技術培訓當中,使全市青壯年非文盲率和脫盲鞏固率均保持在98%以上。
二、社區教育工作
1、要求各區(市)縣積極創建示范性社區教育工作站(教學點),20*年擬評選20個*市示范性社區教育工作站(教學點)。各區(市)縣的14個優先發展的重點鎮要全部建成社區教育學校。*區作為全國社區教育示范區,武侯區作為全國社區教育實驗區要充分發揮示范帶動作用,積極總結交流經驗,推動全市社區教育工作發展。指導*區、*區創建全國社區教育實驗區。
2、圍繞城鎮社區建設,加強城鎮“社區教育學校”硬件建設和軟件建設。協調各方力量,明確各方職責,形成一支隊伍精干、結構合理、專兼結合(包括志愿者在內)的教育團隊。各區(市)縣要完善社區教育工作者隊伍,給社區教育工作以恰當的地位,支持和協調好社區教育干部、自愿者的工作。同時還要加強對社區教育工作者的培訓,不斷提高其業務能力和管理水平,使其在在社區教育中發揮好主力軍作用。
3、完善社區教育學校內部管理和運行機制,探索適應社區教育學校發展的運行模式、評估體系和考核方式,讓每一個社區教育學校真正的運行起來,加強服務意識和市場意識,開展具有區域特色、靈活開放、滿足人民群眾多樣化教育需求的各種活動。
4、依托*電大現有資源,組建“*市社區教育學院”。以黨的十七大精神、“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堅持“立足*,立足社區、服務社區”的原則,充分調動各級政府和社會各界的力量,以市場需求為導向,以提高社區成員的素質和生活質量為目標,整合運用*電大現有教育資源,因地制宜,采取多元的辦學模式和靈活的運行機制,逐步建立起以*市社區教育學院為龍頭、各區縣社區學院為骨干、各社區市民學校為基礎的全方位、多層次、現代化、開放式的社區教育網絡,為構建終身教育體系,建設學習型城市奠定基礎。21寫作秘書網
5、發現典型,收集經驗,召開一次全市社區教育工作現場會。
6、繼續抓好學校教育資源向社區開放工作。進一步督促學校轉變觀念,創新思路,推動學校資源向社區開放工作不斷深化。建立學校資源開放的經費保障機制,保證資源開放的長效性。建立和完善資源開放的管理機制,增加安全防范措施,加強管理隊伍建設。進一步加強宣傳,提高市民利用教育資源的意識,引導更多的市民到學校去參加健康文明的活動和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