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社區加強衛生服務計劃通知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編者按:本文主要從健全完善社區衛生服務網絡;全面推行“收支兩條線”綜合改革;加快推進“衛生強鄉鎮(街道)”創建工作;強化社區衛生服務機構一體化管理;深化社區衛生服務內涵;積極開展社區衛生服務體系建設探索與實踐;加強社區衛生服務信息化建設;加大社區衛生服務人員培訓力度這幾個方面進行講述。其中,主要包括:積極穩妥,分步實施;充分調研,制定方案;完善團隊,落實責任;加強考核,提升服務;加強慢性病篩查、管理工作;大力提升中醫藥服務水平;認真做好參合農民健康體檢工作;廣泛開展社區衛生服務宣傳工作等,具體材料請詳見下文:
各社區衛生服務中心:
20*年全區社區衛生服務工作將以黨的十七大精神為指導,緊緊圍繞創“衛生強區”、“健康城區”的戰略目標,貫徹執行上級衛生行政部門制定的基層衛生工作任務,認真落實《*市社區衛生服務體系建設工作實施方案》(杭政辦函〔20*〕360號)和《*市人民政府關于加快社區衛生服務運行機構改革的實施意見》(杭政函〔20*〕40號)文件精神,積極探索創新,不斷提升我區社區衛生服務能力。
一、健全完善社區衛生服務網絡。貫徹落實《*區醫療衛生設施布局規劃》和《三年行動計劃》20*年建設任務,堅持政府主導、鼓勵社會參與,完善我區社區衛生網絡,確保上報市衛生局的建設計劃和區政府實施工程涉及的5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23個社區衛生服務站的新建、改建工作順利按時完成。其中*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續建、*鎮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改造和筧橋鎮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新建任務由衛生局承擔,*東、*中心單元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由其他部門承建。23個社區衛生服務站當中,新建12個(其中11個上報市局,8個列入三年計劃并列入區政府實事),改建11個(11個均上報市局,其中9個列入三年計劃)(詳見附表)。
二、全面推行“收支兩條線”綜合改革。上半年出臺社區衛生服務崗位設置、財務管理和績效考核辦法,7月起正式實施。各中心在上半年要完成基礎測算、結構調整、團隊建設、績效考核方案制訂等各項準備工作。
1.積極穩妥,分步實施。*、*、*、*、*五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收支兩條線工作在7月份全面實施。凱旋中心在完成與*醫院剝離的基礎上,下半年開展收支兩條線工作。筧橋中心按照收支兩條線要求開展社區衛生服務工作,20*年新中心建成后完成剝離。
2.充分調研,制定方案。各中心要在認真做好工作量、崗位、有效工作時間以及人員、財務測算的基礎上,制訂周密的工作方案,并抓好落實。
3.完善團隊,落實責任。根據工作量完善責任醫生團隊人員配置,把優秀的、經過全科培訓的、高職稱的人員放到團隊中去。團隊中應設有全科醫生、社區護士、公共衛生醫生。制訂團隊(服務站)公共衛生任務書,把各項適宜工作任務落實到團隊中去。
4.加強考核,提升服務。建立科學、公正的考評機制,制定注重工作數量和工作質量、公共衛生與基本醫療并重的考核分配體系,徹底切斷業務收入與團隊成員個人收入之間的關系,提高服務水平和群眾首診率、滿意率。
三、加快推進“衛生強鄉鎮(街道)”創建工作。注重與“衛生強區”創建工作有機結合,積極創建“衛生強區”。繼續組織開展“衛生強鄉鎮(街道)”的創建活動,閘弄口街道、*街道、*鎮中心要積極配合街道辦事處(鎮政府)做好創建工作,確保創建成功,使我區“衛生強鄉鎮(街道)”達到100%。同時,按浙江省衛生強區標準做好相應工作。
四、強化社區衛生服務機構一體化管理。各中心要與管轄的社會辦社區衛生服務站簽訂承辦協議,按照統一管理、統一要求,加強管理和考核,并核撥公共衛生經費。開展規范化社區衛生服務機構創建,閘弄口中心要完成創建工作,使我區規范化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達到100%。80平方米以上的社區衛生服務站要積極開展規范化創建工作,規范化站爭取達到80%。
五、深化社區衛生服務內涵。
1.加強慢性病篩查、管理工作。監測慢性病的檢出率、知曉率、治療率、控制率,掌握轄區整體健康狀況,做好社區診斷和社區健康促進。
2.大力提升中醫藥服務水平。試行中藥飲片的集中配送,積極引進并推廣中醫藥適宜技術,各中心合計應達到10項以上。
3.認真做好參合農民健康體檢工作。以提高體檢質量為重點,不斷改進體檢方式,確保第二輪參保農民健康體檢率在45%以上,總體檢率達到85%。認真做好企業退休人員體檢工作。
4.廣泛開展社區衛生服務宣傳工作。結合“健康城市”創建,充分利用各種宣傳工具,向每戶居民送健康資料,在每個居民區、每個樓道設立社區衛生服務宣傳欄等形式,擴大宣傳范圍和內容,提高群眾對社區衛生服務和責任醫師的知曉率。
六、積極開展社區衛生服務體系建設探索與實踐。根據*市社區衛生服務體系建設工作實施方案,針對我區社區衛生服務發展中的關鍵問題和難點問題,開展探索和實踐。*鎮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作為我區民工醫院,要不斷完善措施,有針對性地提出解決辦法,提高對流動人口的服務效率和水平,加強流動人口等重點人群的衛生管理。
七、加強社區衛生服務信息化建設。各中心要加大信息化建設力度,提高健康檔案電子化率及動態管理率,區、中心二級社區衛生信息化網絡平臺實現數據采集交換,為全市聯網打好基礎。
八、加大社區衛生服務人員培訓力度。在繼續做好全科醫生、社區護士培訓工作的同時,加強對責任醫生團隊人員的培訓,舉辦1-2期責任醫生團隊負責人培訓班,不斷推進社區衛生服務綜合改革,轉變社區衛生服務模式、服務內容,提升社區衛生工作者的管理能力和服務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