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農村社會治安治理探討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中共十六屆六次全會《決定》指出,建設和諧社會,必須“加強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增強人民群眾安全感?!北仨殹巴晟粕鐣伟卜揽伢w系,廣泛開展平安創建活動,把社會治安綜合治理措施落實到基層,確保社會治安大局穩定?!痹趯嵺`中,我們體會到,要建設和諧的社會主義新農村,就必須對農村地區的社會治安問題進行深入分析,并在此基礎上因地制宜地加強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加強農村平安建設,為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創造和諧穩定的社會環境。農村社會治安問題:“因地而異”由于社會經濟發展程度不一,農村社會治安問題在不同的地區表現出不同的特點:在經濟比較發達的農村地區,如廣東的珠三角農村地區,社會治安問題也相應地城市化,犯罪智能化及暴力化,這些農村經濟犯罪、犯罪、搶劫等侵財型暴力犯罪相對比較多。
在中小城市周邊的城郊結合部地區,由于經濟社會變革中的各種利益關系的調整,由此而引發的矛盾比較突出,社會治安問題相對嚴峻。如征地補償、農村股份化過程中外嫁女分紅、農民非法搶種搶建等都是這類地區的最突出的問題。在經濟相對落后的農村地區,大多數青壯年人口進城務工,社會治安問題相對較少。但農民的法制意識不強,既不懂用法律規范自己的行為,也不善于用法律保護自己的合法權益。同時,社會風氣濁化,地下“六合彩”等賭博現象普遍存在。農村社會治安治理:“對癥下藥”在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進程中,我們應針對不同農村地區的不同社會治安問題,具體情況具體分析,對癥下藥,有的放矢地實施社會治安綜合治理“打、防、管、建、教”各個環節,這是推動社會主義新農村平安建設不可缺少的步驟。
在經濟較發達的農村地區,雖然人們的生活方式趨于城市化,但他們思想觀念上還一定程度地保留著小農意識,未能形成社會治安的大局觀念,因此要引導他們逐步形成“舍得花錢買平安”的觀念。一是要實行城市化管理,抓好“打”與“防”兩個關鍵環節,加大打擊犯罪的力度;二是深入推進平安和諧建設為主的基層創安活動,加強農村人防、物防、技防建設,形成有效的社會治安防范網絡。應充分利用科技防范手段,在村的各個出入口安裝攝像頭等監控手段,增強治安防控能力,有效預防減少違法犯罪;三是整合資源,搞好基層基礎建設,利用自身的力量搞好治安管理。要大力加強以黨支部為核心的基層組織建設和村委會等群眾自治組織建設,夯實基層平安創建的基礎,形成人人參與、共創平安的工作局面。同時要加強農村警務建設,創新農村警務工作機制,維護農村良好的治安秩序。
在中小城市周邊的城郊結合部地區,要加強農村治安防控體系建設,妥善處理農村各種社會矛盾,建立健全農村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工作網絡,堅持人民調解、行政調解、司法調解相結合,有效預防群體性事件,減少民轉刑案件的發生。要以創建“民主法治示范村”活動為載體,通過抓好管理,實行村務公開,加強民主法制建設,著力推進依法治村,穩定農村大局。在此基礎上,大力整治社會治安突出問題。
在經濟相對落后的農村地區,要針對社會風氣濁化的情況,引導農民進行道德信念重建,以創建“生態型農村”為載體,抓好“管、建、教”等各個環節。在“管”的方面,可以試行政法干部掛任“村官”,進村入戶開展法制宣傳教育,排查不穩定因素,及時調處村民糾紛,使農村綜合治理各項工作有人管、有錢管、管得有效,推進依法治村進程,依法管理村組事務。在“建”的方面,加大投入,抓好農村基層基礎建設,村通公路、水泥路,搞好農村道路硬底化建設等,著力加強各項文明設施。在“教”的方面,深入開展農村普法教育,創新發展行之有效的辦法和陣地,教育和引導農民學法、知法、懂法、守法,自覺遵守村規民約。
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是一項長期而艱巨的工作,因此,農村的社會治安綜合治理需要建立長效管理機制,建管結合,建管并重,協調推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