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我國糧食供需總量基本平衡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糧食價格一方面關系到種糧農民的切身利益,另一方面關系到消費者的承受能力。近兩年來,國際市場糧價出現了大幅度上漲,引起各方關注。那么,國際糧價上漲對我國國內市場究竟會有多大影響?目前我國糧食供需形勢怎樣?為保證國內糧食市場供應,保持糧價基本穩定,國家又采取了哪些措施?就上述問題,記者采訪了國家發改委有關負責人。
我國糧食主要依靠自給
近期國際市場糧價上漲較多,請您分析一下原因?您認為這對我國國內市場會有多大影響?
初步分析,這輪國際市場糧價上漲,主要是由于近年來全球糧食供需偏緊所致。從供給情況看,受氣候災害等影響,世界谷物生產連續兩年減產。從需求情況看,由于近年來能源需求增長,價格暴漲,刺激生物能源快速發展并形成熱潮,開辟了糧油消費的新領域,部分糧油被用于生產燃料乙醇和生物柴油。此外,一些發展中國家近幾年工業化、城市化過程加速,對其國內糧食生產也帶來了一定影響。受氣候及糧價上漲等因素影響,預計今年世界糧食會有恢復性增產。
我國稻谷、小麥、玉米主要依靠國內生產,在國內糧源充裕、嚴格控制糧食出口的情況下,國際市場糧價上漲對國內市場影響不大。
庫存消費比高于安全線
在全球糧食供需偏緊的背景下,我國糧食供需的形勢怎樣?
我國糧食連續4年豐收,目前糧食供需總量基本平衡,糧食庫存充裕,可以保證國內市場供應和市場糧價基本穩定。
隨著人口增長和城市化、工業化發展,我國糧食消費需求總量平穩增加,但居民的口糧消費略有減少,占糧食總消費量的比重下降。目前,國內糧食消費量5100億公斤左右,產需總量基本平衡。除大豆有一定缺口需依靠進口彌補外,小麥、稻谷、玉米三大品種消費量在4250億公斤到4350億公斤,產需平衡有余。
我國糧食儲備已具相當規模。近幾年糧食生產連年豐收,糧食儲備庫存也得到了進一步充實。按照糧食省長負責制的要求,各地都建立了地方糧食儲備,品種結構比較合理,并增加了成品糧油儲備,儲備管理水平也進一步提高。目前,糧食庫存消費比高于國際公認的17%-18%糧食安全線水平。
大米市場供應可以保障
近期周邊國家和地區大米價格普遍上漲,請問我國國內大米供給能力如何?
大米是我國最重要的口糧品種。國家一直非常關注稻谷的生產和大米的市場供應及價格穩定。從目前看,國內稻谷連續4年增產,國家庫存充裕,稻谷(大米)供應是完全有保障的。目前,我國國內稻谷產需略有盈余。國家糧食儲備中,大米的庫存也超過了合理庫存。上海、浙江、福建、廣東等傳統稻米消費區,地方儲備按照主銷區6個月銷量的要求充實到位,其中大米庫存占70%以上。近期,國家又通過采取提高稻谷最低收購價格水平,并將稻谷最低收購價執行范圍從7個省擴大到11個省(區),同時加大東北最低收購價稻谷收購,安排東北粳稻(大米)向南方調運、加強糧食庫存監督檢查、控制大米出口等一系列措施,保證國內大米市場供應和價格基本穩定。
四管齊下保供應穩糧價
為保證糧食市場供應和價格基本穩定,國家采取了哪些措施?
首先,促進糧食生產發展。這是保證市場供應、穩定糧價的基礎。在我國糧食連續4年增產的情況下,國家對糧食生產依然高度重視。今年又進一步加大了對農業和糧食生產的扶持力度。
其二,抓好糧食收購和調運。一是落實好最低收購價政策,啟動遼寧粳稻和東北玉米國家臨時儲存收購,穩定農民種糧收益,給種糧農民一個“定心丸”。同時通過托市收購,增加國家調控糧源,為做好糧食市場調控提供保障。二是鐵路和交通部門在運輸安排上重點向糧食傾斜,特別是擴大東北糧食的外運能力。三是采取運費補貼等措施鼓勵關內銷區采購東北粳稻(大米),推進產銷銜接。四是組織最低收購價糧和國家臨時收儲玉米跨省移庫,緩解產區倉容庫存壓力,優化布局結構。
其三,做好市場投放和應急準備。一是組織臨時存儲糧食和中央儲備糧在糧食批發市場上的公開競價銷售,保證市場供應。二是國家有關部門(單位)加強對中央和地方儲備糧輪換工作的指導,充分發揮儲備糧的吞吐調節作用。三是各地進一步完善和細化糧食應急預案,調整充實糧食應急加工和供應網點,并重點做好小包裝成品糧油市場供應應急預案。四是落實糧食經營企業保持必要庫存量的有關規定,鼓勵企業增加商業周轉儲備。另外,為優先保證國內市場供應,今年國家采取了對糧食及其制粉取消出口退稅、加征臨時出口關稅和實行配額管理等措施,控制糧食出口。
其四,加強糧食庫存和糧食購銷工作的監督檢查,確保數據真實準確可靠。堅決打擊囤積居奇、哄抬價格等違法行為,維護正常的市場流通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