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為保障國家糧食安全作出新貢獻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糧食生產事關國計民生,事關宏觀調控目標的實現,事關經濟社會發展全局。黑龍江省富錦市現有耕地總面積700萬畝,*年糧食產量達到118萬噸,是全國重要產糧基地。貫徹落實黨的十七大精神,要求我們堅持走中國特色農業現代化道路,用現代物質條件裝備農業,用現代科學技術改造農業,用現代產業體系提升農業,用現代經營形式推進農業,用現展理念引領農業,用培養新型農民發展農業,提高農業水利化、機械化和信息化水平,提高土地產出率、資源利用率和農業勞動生產率,努力為保障國家糧食安全作出新的貢獻。
抓好優質糧食產業發展,進一步提高糧食單產和總產水平。不折不扣地落實國家各項強農惠農政策,進一步調動農民種糧積極性。堅持走“優化結構、提高單產、降低成本、改善品質、增加效益”的路子,組織實施水稻、大豆、甜菜等農作物高產創建活動。近年來,富錦市通過實施水稻良種補貼、插秧機購置補貼和大中棚育秧補貼等綜合措施發展水稻生產,水稻種植面積已由*年的25萬畝發展到現在的75萬畝。今后,將利用松花江水資源,規劃和建設200萬畝水稻特大型灌區項目,繼續增加糧食產量。
抓好農業和農村經濟結構調整,促進農業增效和農民增收。大力發展高效經濟作物,繼續推進白瓜、甜菜、西瓜、苜蓿草和青貯玉米種植基地建設;大力發展畜牧業,推進奶牛、生豬、肉牛三大主導品種的規模化、規范化飼養;堅持抓龍頭、抓基地,大力培育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全力抓好甜菜精制糖、乳制品加工等項目建設,促進農民持續增收;大力發展勞務經濟,實施農村勞動力轉移培訓“陽光工程”,做好用工對接和外出務工人員權益維護,穩定轉移就業率。
抓好農業基礎設施建設,實現糧食生產可持續發展。加強農業基礎設施建設是促進農業和農村發展的戰略舉措。一是加強農田水利建設。發展節水灌溉,強化水利設施的經營和管護,提高農業水利化水平。二是加強農業機械化建設。大力發展農機大戶,繼續組建新型農機服務組織,提高農機裝備水平。三是加強農業生態環境建設。擴大深松整地規模,建設土壤水庫;大力實施沃土工程,鼓勵農民多積、多造、多施農家肥,擴大測土配方施肥的實施范圍,增加土壤有機質,提升地力;推進天然林保護、植樹造林等重大生態工程建設。
抓好農業科技進步和組織創新,提高農業素質、效益和競爭力。深入實施農業科技創新工程,重點推廣水稻超稀植、玉米通透栽培、大豆窄行密植等先進技術。與農業科研院所、大專院校合作共建省級科技示范園區,將農業專家大院建成農民的科技之家,不斷提高農業科技貢獻率。健全農業技術標準體系和檢測檢驗體系,力爭實現全面積、全作物、全過程的農業標準化生產。積極發展農村職業教育,開展多種形式的農民職業技術培訓,加快培育有文化、懂技術、會經營的新型農民。大力發展農村各類專業合作組織,進一步提高農民進入市場的組織化程度和抵御市場風險的能力。以農機合作社和專業合作組織為載體,積極引導農民發展多種形式的適度規模經營,不斷提高土地產出率和收益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