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中國振興集團提高創新能力 建設和諧企業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大家好!非常感謝大會組委會為我們創造了這么一個共同交流企業創新經驗,共同探索企業發展途徑的大好機會。非常感謝評審委員會給了我們振興集團“2005年中國最具生命力十大民營企業”的崇高榮譽。
振興集團地處山西省西南部河津市境內,是集煤電鋁聯產項目于一體的大型企業集團。20多年來,承蒙各級領導的大力支持和社會各界的真情合作,我們始終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不斷調整產業結構,提高企業競爭能力,強化生態環境建設,使獨具一幟的煤電鋁產業鏈不斷延長、做強,成為全國民營企業管理先進單位和全國最佳經濟效益民營企業,名列全國民營企業500強。
首先是在技術創新方面,我們采取對引進的設備和技術進行消化吸收,然后根據設備在運行中出現的問題進行技術改造。2001年我們集團電業公司2×50MW發電機組建成試運行之際,碎煤機不斷出現故障,難以投入正常運行。是拆下來另更換設備還是對原設備進行技術改造?如果重新更換設備,不僅要多花大量的費用,更重要的是還得延遲四、五個月的投運時間。最后還是電業公司技術人員經過一個多月的反復研究改造成功。既保證了機組的正常運行,又節省了資金,縮短了時間。該發電機組240噸循環流化床鍋爐是當時國內生產的首批沒有運行前例的鍋爐,運行后接連出現了反料內中心筒掉落、混合室頂部澆注料塌落、混合室墻體倒塌脫落、水冷壁磨損嚴重頻繁泄漏、放渣管經常堵塞等故障,我們沒有外聘一名專家,靠著電業公司技術人員對這些技術難題一一進行了排除解決。發電機油檔漏油和給煤機螺旋頻繁斷裂兩大難題一直影響著機組的正常運行,設備廠家派來的技術人員對此一籌莫展,束手無策。我們電業公司組織QC小組人員經過反復研究,刻苦試驗,終于破解了兩大難題。這兩項技術改造成果還先后被評為“運城市優秀QC小組成果獎”和“山西省優秀QC小組成果獎”。在完善鋁業公司10萬噸電解鋁項目鑄造設備時,我們先購置配套了一臺自動化碼垛機和鑄造保溫爐,剩余的3臺碼垛機和鑄造保溫爐完全由集團鋁業公司技術人員自主設計制造。其次是在對環保設施的技術改造方面,2000年我們在沒有外聘一名專家的前提下,投資3000余萬元由鋁業公司技術人員對鋁一期原86臺60KA自焙電解槽進行了70KA預焙陽極電解槽的技術改造,極大地遏制了各種有害氣體的污染,有效改善職工工作的環境。電業公司技術人員對3×6MW發電機組的三臺35噸鏈條鍋爐進行了同容量、同參數的循環流化床鍋爐的技術改造。又把2×50MW發電機組水膜除塵器改造成多管式、立式文丘里水膜除塵器,修建了污水處理站和防滲墊灰大壩,并栽植了防護林。2002年我們又投資建設了一座爐渣空心水泥磚廠,實現了資源綜合利用,減少了環境污染。第三在企業管理創新方面,我們按照現代企業管理的要求,對全集團管理人員隊伍進行了一次大改革,依據能者上庸者下的原則,把一批德才兼備,年富力強,思路超前,務實苦干的年輕管理干部提拔到各個重要崗位,又對各單位的管理制度進行了重新修訂。通過管理創新,2004年電業公司完成發電量8億度,比2003年多發電1.4億度,增加收入2500余萬元,煤單耗每度電比2003年降低30克。鋁業公司完成鋁錠生產5.3萬噸,比2003年多生產1000噸,增加收入1700多萬元,氧化鋁粉單耗比2003年降低18千克,綜合交流電單耗降低了158度。2005年1―10月份電業公司完成發電量7億度。鋁業公司完成鋁錠生產4.5萬噸,各項經濟指標都比2004年同期有較大提高。第四是在加快產業結構調整實現多元化發展方面,我們投資33億元收購了三九集團“三九”宜工生化十二個企業,目前已全部進入正常運營。第五是我們投資500多萬元大搞植樹造林,綠化生態環境,使集團綠化率達到30%,綠地率達到40%以上,2003年被當地市政府評為“生態環境建設紅旗單位”,2005年8月被山西省綠化委推薦為“全國綠化模范單位”。
富而思源,回報社會是我們創辦企業的最終目的。20多年來,在企業的發展進程中,我們先后投資9000多萬元扶持了企業所在地干澗村的文化教育事業和小康村鎮建設。改革開放初期,干澗村曾是一個擁有3000多口人,人均年收入只有300多元的大窮村。經濟、文化、教育相當落后。我是一個農民的兒子,看著父老鄉親過著貧窮的日子,我的心里一陣陣酸痛。為了徹底改變干澗村的貧窮落后面貌,我們把發展企業與扶助農民脫貧致富,建設繁榮富強的小康村緊密聯系在一起,使企業的發展與干澗村的小康建設同步進行。我們先后為干澗村建設了高標準的中、小學教學大樓,修建了街心公園、文化活動中心、敬老院,綠化、亮化、美化了主要街道,給村民安裝了閉路電視、程控電話等現代化設施,修建了三條高標準小康大街,建設了十八棟水電暖齊全的小康住宅樓。把過去低矮的民房建成了豪華高大的住宅樓;把過去狹窄的巷道建成了寬闊的街道;把過去的小攤小店建成了龐大的商業門面;把過去簡陋的校舍建成了豪華氣派的教學樓。同時我們還投資800余萬元服務于農業,發展水利,購置農機,改造灘澗,治理荒嶺,修田墾地,栽植果林。使干澗村由一個落后的大窮村變成遠近聞名的富裕村,目前人均年收入達到1萬元,比改革初期翻了30番。干澗村還被中央文明委授予“全國創建文明村鎮先進單位”。
回顧歷程,創業的艱辛如在眼前;展望未來,發展的藍圖風卷如畫。面對日趨激烈的國內外市場競爭形勢,我們振興集團將按照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要求,力爭在技術創新上建立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相結合的技術創新體系,加強技術創新人才隊伍建設,切實增強技術創新的動力和活力,使企業真正成為技術創新的主體;在深化經濟結構調整上加大發展優勢產業的力度,盡快完成2×200MW發電機組項目,以保障企業生產運營的正常用電。加大煤炭開發力度,爭取在2006年使原煤產量達到300萬噸,以保證自備電廠的發電煤源。盡快啟動建設100萬噸氧化鋁粉項目,力爭2008年建成投產,以確保企業電解鋁生產的主原料自給;在轉變增長方式上加大發展循環經濟力度,盡快使集團收購的“三九”宜工生化全面投入運營,并向通用航空業推進,繼而把生物醫藥推向國際市場;在可持續發展上加大節約資源,保護環境,建設生態力度,進一步完善環保設施,努力構建和諧企業。
各位領導、同志們,在今后的企業發展進程中,我們仍將堅定信心,提高全員創新能力,營造良好的創新氛圍,調整產業結構,轉變增長方式,加大生態環境建設力度,把振興的明天建設的更加美好,為振興民族經濟,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做出我們應有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