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部丰满熟女富婆视频,托着奶头喂男人吃奶,厨房挺进朋友人妻,成 人 免费 黄 色 网站无毒下载

首頁 > 文章中心 > 正文

一個農民豐富了全國的菜籃子

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一個農民豐富了全國的菜籃子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一個農民豐富了全國的菜籃子

山東省壽光市三元朱村黨支部書記王樂義得到的榮譽很多,但他最看重剛剛獲得的“中華農業英才獎”。他說,“這是對我們農民搞科研的最高獎賞!”

2005年12月,全國農村工作會議。與王樂義同臺領取“中華農業英才獎”的其他9位獲獎者都是院士、專家、學者,只有王樂義是一位地地道道的農民。

有人說,袁隆平鼓起了全國人民的“米袋子”,王樂義豐富了全國人民的“菜籃子”。

壽光有種菜的傳統。上世紀80年代,已經有不少農戶嘗試用塑料大棚反季節種菜,但是效益不高。王樂義想對這種種植技術進行改良,讓土地變成“月月能掙錢”的“綠色銀行”。

他上北京、跑東北,先后去了6個省市,大大小小的菜棚、溫室不知看了多少個,筆記記了幾十萬字。

對于各種新技術,王樂義從來不照抄照搬,他借鑒外省市的經驗,對原有大棚進行了5項技術改革:一是把墻體從原來的30厘米加厚到1米,這樣可以擋住北方地區冬季凜冽的寒風。二是模仿老花鏡的原理,把兩個山墻直線型的斜坡改為中間起高的拱形,讓大棚薄膜中間往外凸起,前后坡度由25度增加到45度,增大采光面。三是采用無滴膜,透光率由45%增大到85%。四是采用黑籽南瓜嫁接技術,這樣產出的黃瓜抗寒不爛根,生產周期長。五是把大棚的方位由正南方改為朝南偏西5度。

大棚技術試驗成功以后,有位前來參觀的教授繞著大棚轉了好幾圈,問:“你這個大棚的方位不對吧?”王樂義嘿嘿一笑說,深冬季節,在這里上午10點到下午3點以前光照最好,經過多次用羅盤表測量,正好是正南偏西5度。教授聽了恍然大悟,說,“這個問題專家也沒有認識到,沒想到讓你這個農民解決了。”

王樂義就是這樣一位愛琢磨的土專家。剛開始在大棚里種黃瓜,是用竹竿作支架、擋光,一個大棚的竹竿并排起來能遮陰17米。怎么辦?王樂義整晚睡不著覺。一天晚上,他靈光一閃,猛地從床上跳起來,撒腿就往大棚里跑。后來,他用塑料繩代替竹竿,不僅不遮陰,還省錢,一分錢的塑料包裝皮能架兩棵黃瓜,而一毛二分錢一根的竹竿只能架一棵黃瓜。

類似這樣的小發明、小革新,王樂義搞了很多。憑著富民的使命感以及一種農民的智慧,王樂義最終成為蔬菜大棚的技術“大拿”。

1990年底,一位國家領導人視察三元朱村的大棚蔬菜后,對王樂義說:“你們靠科技取得了很好的效益,要在這個基礎上再進一步,向無公害蔬菜發展,爭取蔬菜出口。”

啥是無公害蔬菜?王樂義不懂。不等過完年,他就直奔濟南,找到山東省蔬菜研究所。誰知,這里沒有開展此項研究。這一次濟南之行,雖然沒有具體了解到無公害蔬菜的技術參數,卻使王樂義對無公害蔬菜有了一個基本的認識。他這才知道,種菜的講究多著呢!他一定要不惜一切代價把無公害蔬菜搞出來,要讓消費者吃得放心!

在專家的指導下,1992年,無公害蔬菜在三元朱村首次開發成功。后來,他們建起了從壽光到北京的優質蔬菜“綠色通道”。2001年,三元朱村的300畝大棚被農業部授予國內首批“無農藥放心菜生產基地”,他們的菜擺進了北京的大型超市。

當初,三元朱親手培養了一批又一批競爭對手,十幾年過去了,他們在全國蔬菜行業仍然遙遙領先。這都得益于王樂義的科技意識。

從大棚里生產出第一根黃瓜那天起,王樂義創新的腳步就一刻也沒有停止。村里先后同中國農科院、山東農業大學等17個科研單位和大專院校掛鉤,長期聘請9名專家教授當顧問,進行新品種、新技術的試驗開發。

現在,因他而崛起的壽光蔬菜博覽會成為展示蔬菜種植技術的百花園。2米長的絲瓜、1米長的黃瓜,在蔓上結的紅薯,水里長的南瓜,樹上長的西瓜、西紅柿……讓人眼花繚亂。氣體施肥、立體種植、無土栽培、水培……國內外的先進種植技術濟濟一堂。壽光的蔬菜種得越來越神奇!

農民王樂義把科技致富的星星之火燃遍了中國北方大地,創造出了一個綠色奇跡。而他個人靠勤學苦干也成為一名專家,走上了大學講堂,還與許多外國專家同臺講課,這在中國農村也許又是一個奇跡。

主站蜘蛛池模板: 长寿区| 福州市| 宁晋县| 怀仁县| 鱼台县| 尤溪县| 图片| 新巴尔虎右旗| 鹤庆县| 城步| 福安市| 临高县| 渭南市| 兰坪| 湖口县| 石首市| 建始县| 新丰县| 内江市| 常德市| 天等县| 农安县| 大丰市| 乐安县| 汝城县| 大足县| 安阳市| 蒲城县| 阿拉善左旗| 虎林市| 昌邑市| 肥城市| 公主岭市| 宽甸| 湖口县| 无极县| 新龙县| 遂宁市| 扶风县| 宁城县| 三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