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新農村需要新農機 新農機更離不開新農村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確實講得太好了!農民看到了新希望,我們也看到了新希望!”作為一名長期耕耘在“三農”一線的農機企業管理者,時風集團董事長劉義發代表用“如沐春風、氣順神暢”來描述自己對政府工作報告的感受。
為農民造車造適合農民的車
劉義發代表動情地告訴記者,時風集團是在“三農”這豐厚的沃土上成長起來的。為農民造車,造最適合農民的車,造價廉物美、物有所值的車,一直是時風集團努力的目標。因為時風,成千上萬農民喜氣洋洋,提前進入了汽車時代;因為農民的厚愛,時風集團連續9年三輪農用車產銷量居全國首位,連續11年經濟效益為同行業龍頭,進入了世界機械行業500強、中國企業500強。
時風集團2005年營銷總收入首次突破100億元,實現116億元,利稅實現5.6億元。雖說現在企業在輕卡汽車等方面要大展拳腳,但時風人不會忘記,時風的根永遠深深地扎在農村。劉義發代表告訴記者,沒有農村、農業的大發展,就沒有今天的時風;沒有農民的全面小康,就沒有時風的未來。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正在為時風帶來一個新的、更大的機遇。
服務新農村與農民兄弟共贏
農用運輸車定位于“三農”,操作維修簡便,價格低廉,受到農民歡迎。從上世紀80年端,國家沒投一分錢,完全靠尚未進入小康水平的農民用現金購買來支撐,迅猛發展為一個新型的大產業。據統計,到去年底全國已累計生產3400萬輛,目前社會保有量達2600萬輛。
農用車得到了農民的喜愛,但遠遠沒有得到全社會的認可。劉義發代表舉了個例子,一輛載重1噸的三輪農用運輸車,包括養路費等一年要交3130元,第三者強制保險費達到1500元,卻只能在三級以下公路行駛,這使得農民購車、用車負擔大大提高。另外,原材料價格上漲等因素也不可避免地增加了農民購車成本。
“盡管如此,農用車仍然是農業機械化不可或缺的重要裝備之一。它不但可以承擔農業生產中的各種運輸作業,而且配上相關機械,可以耙地、打場、噴藥。”劉義發代表介紹說,農閑時,農民還用于趕集串親、婚喪嫁娶、運送病人等,成為農民重要的代步工具。農用車的興起,促進了城鄉交流,提高了農業生產綜合水平,加快了農村產業升級,推動了農民增收,提高了農民的生產效率和生活質量。
三點建議呼喚政策扶持
農村的現狀和農民的購買力水平,決定了農用車目前很難有其他的替代選擇。“超越階段,只能延緩農業機械化的進程。”劉義發代表大聲呼吁,國家有關部門應當在環保指標、安全指標等方面加強對農用車的監督,同時也要在政策上給以必要的扶持。對此,劉義發代表提出了3條建議:
一是占農用運輸車總量80%左右的三輪農用運輸車,具有鮮明的農業和農村的特點,且價廉、實用,市場廣闊,是農業機械化的重要裝備之一。建議將農用車暫不歸屬汽車范圍,給農用車市場一個過渡時期,仍將其定位于“農”,建議免收或少收第三者強制保險。由于限制三輪農用運輸車上高速公路和一二級公路行駛,建議免繳公路養路費和路港建設費,其他各項收費酌情少收。
二是建議2001年6月交通部批準的農用運輸車雙排排列特種運輸車通行證仍然有效,以減輕農民使用成本。
三是目前國家規定,納稅人購置的農用三輪車免收車輛購置稅,并實行購置大型農業機械予以補貼的政策。這體現了國家對農用運輸車行業的支持和關心。但農機補貼政策受惠的是大農場、農技站和農機專業隊,個體農民基本未受惠。建議對三輪農用運輸車和小型拖拉機,各級政府給予一定購置補貼,由縣農機管理部門統一管理、使用,真正服務于農業,讓農民得到實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