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奶業轉型須跳出低價競爭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近日,在“2008年中國奶業發展高峰論壇”上,農業部和國家發改委的負責人稱,我國奶業正處于轉型的關鍵時期,很快將有多項扶植奶業政策出臺,乳品加工行業也將實行準入制。
業內人士認為,牛奶價格拐點的出現,或將促進中國乳業步入良性發展的軌道。只有不斷地進行產業升級,開發更適合市場需求的高端產品,才能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
拐點已臨近
“以前奶業大打價格戰,隨著市場的不斷完善,牛奶價格也將逐漸回歸理性。中國乳業理性回歸后將迎來健康發展。”中國奶業協會相關負責人李先生在接受《中國產經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
近年來,乳品行業的毛利潤受持續價格戰和原材料價格上漲的雙重擠壓而持續走低。據統計,中國乳制品企業2004年即有1/3以上虧損。
2007年,乳制品價格的大起大落,上演了中國乳業最具戲劇性一幕。2008年伊始,光明率先以一款“漢方草本優酪乳”搶得頭彩,中國乳業的拐點時代已經臨近。大打價格戰的歷史將會終結,一個全新的奶業時代即將來臨。
2007年上半年各個乳品企業為了爭奪市場,還紛紛采用捆綁、搭贈、降價等促銷手段,大打價格戰,以此刺激消費者購買欲望,結果乳品市場硝煙彌漫,乳制品一度“奶賤于水”。
9月之后,不但各種促銷和降價行為銷聲匿跡,而且乳制品價格還出現20%-30%的上漲,其范圍之廣、速度之快令人瞠目結舌。
各大乳品企業小幅上調終端價格,也未能扭轉行業性平均毛利率一再下滑的趨勢。有數據顯示,2007年乳品行業整體利潤就將因成本上漲而下降0.5個百分點,全行業4%以上的區域乳品企業遭遇虧損。
2008年年初,光明以源自《本草綱目》養生理念的高端酸奶新品在華東區域突破銷售收入400萬元。此外,伊利和蒙牛近期先后推出添加了谷物的新品餐飲奶“谷粒多”和常溫奶“妙點”,以尋求新的市場空間。
《對當前我國奶業發展形勢的判斷》研究報告預計,未來5—10年,中國奶業發展速度將會保持在平均15%至20%左右。
擺脫低價競爭的態勢,跳出惡性循環的圈子,讓牛奶價格回歸理性,已經成為牛奶行業2008年必須面臨的抉擇,同時也是中國乳業可持續發展的前提條件。
產業升級在即
“很多顧客買牛奶時更注重營養價值,不會只偏重做促銷活動的牛奶。”易初蓮花超市銷售人員張女士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
“我家里人每天早晨都喝牛奶,已經成為習慣了。而且現在生活水平提高了,人們的健康意識也增強了,買牛奶的時候也更加注重品牌和質量了。”家住雙橋農場小區的葉小姐坦言。
事實上,國內的乳品企業已經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不斷整合。前幾年乳品市場的價格戰,普通液奶產品的盈利能力被大幅削弱,有很多產品都處于不盈利的狀態,而從2007年底開始的奶源漲價更使得這種情況雪上加霜。沖破中低檔、同質化、缺乏創新的競爭瓶頸,差異化產品的開發決定著未來乳品的競爭。
在經歷了價格戰、漲價、降價、并購等一系列風波之后,國內的乳品企業由最初的5000多家迅速變為了如今的不足2000家,市場開始朝著那些實力較強、品牌優勢明顯、規模效益顯著的大企業集中。加速調整優化產品結構,提升高端產品比重,已經成為有實力的乳品企業應對挑戰的必然選擇。
“企業要想化解成本壓力,實現更好發展,不能把提價作為惟一的救生衣。只有不斷地進行產業升級,開發更高端的產品,才能找到出路,中國乳業才能跳出‘奶比水賤’的惡性循環怪圈。”中國奶業協會理事王丁棉表示。
隨著收入水平和消費理念的不斷提升,人們對乳品的需求越來越多樣化,乳品企業要在產品結構調整的前提下,敏銳把握消費需求商機,在全新的細分市場中開拓新的利潤增長點。從整個乳品消費市場擴容中獨辟蹊徑,加速調整優化產品結構,提升高端產品比重,這樣才能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