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新農村建設調查報告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羅嶺村位于管店鎮東北方向,全村共有16個村民小組,人口2100多人,交通十分便利,104國道、蚌寧高速以及擬建的管羅路等道路穿村而過。羅嶺土地總面積為2617畝,其中水田1291畝,旱田1326畝。該村位于林東水庫灌區,受益面積近千畝,羅嶺村由于土地面積較多,近年來引起不少外商關注,先后建設了花圃,千畝石榴園。在勞務輸出方面,村里絕大部分青壯男女紛紛外出務工,在義烏就有響譽周圍方圓的“羅嶺樓”。隨著農業結構調整進程的不斷發展,羅嶺主要農副產品有水稻、玉米、小麥、花生、甜葉菊、籽瓜、豆類等,在養殖方面,養牛成為近年來的主要牲畜,全村共有500頭牛。
1、物質基礎較為薄弱。生產道路缺乏,水利基礎設施落后,抵御自然能力差,簡單的農業生產、常規的農業生產占據農村的主導地位,造成農民收入低。
2、村級建房缺乏規劃。小農意識較為深厚,村級又沒有專人對農民的建房進行統籌規劃,導致建房亂、亂建房、建房的隨意性較大。
3、臟、亂、差十分嚴重,建房無序,道路泥濘,門前牲圈、房后廁所,雞、鴨亂飛,污水橫流,雜草叢生,草垛散堆,吃的不凈水,聞的混濁味。
4、農業產業化滯后,特色農業規模農業在羅嶺形成不了優勢,產業缺乏,市場信息落后,人云亦云,人趨亦趨。
5、經濟發展落后,農民的思想素質較為低下,初中以下文化程度占了全村的95%,還有一大部分文盲、半文盲,新的思想接收慢,新的技術應用推廣慢,導致全民創業意識不高,經濟落后。
6、黨員隊伍結構不合理,全村40多名黨員中,60歲以上黨員占了絕大多數,文化程度普遍低下,95%以下是初中、小學、半文盲水平,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發揮的不夠,帶領群眾致富的本領不強。
7、在新農村建設中,“等靠要”的意識較強,普遍群眾對待新農村建設的概念,內涵知之甚少,有的概念混淆,單方面認為國家投資建設新農村。
8、宣傳力度不夠深入,盡管廣播、電視、會議等大力宣傳新農村的優越性,但由于受財力、物力、人力等原因影響,這項工作還沒有真正做到家喻戶曉,人人皆知,還沒有調動群眾參與的熱情,還沒有讓全體群眾動員起來。
針對以上存在的問題,我們今后在新農村的建設中應采取以下措施:
1、圍繞二十字方針,強化宣傳,只有采取行之有效的宣傳,有針對性的輿論引導,讓我們廣大群眾真正認識到新農村建設是一項綜合、長期的、復雜的、艱巨的、得民心的工程,是一項偉大的工程。
2、強化學習,提高認識,新農村建設的內容是十分豐富的,涵義是十分深刻的,如何學好“二十字”方針,如何把“二十字”落實到實際工作中,我們只能認真學習,領會其精神實質,提高廣大黨員、干部、群眾的思想覺悟,走出誤區,積極配合政府,把新農村逐步建設好。
3、積極推進城鄉統籌發展。堅持“多予、少取、放活”,加大政府對農業和農村增加投入的力度,擴大公共財政覆蓋農村的范圍,強化政府對農村的公共服務,建立以工促農,以城帶鄉村的長效機制。
4、搞好規劃,因地制宜。羅嶺村屬丘陵地區,村莊建設依山勢而建,為了不增加農民負擔,規劃部門在規劃時還要因地制宜,搞好規劃,規劃一旦制定,經村民代表大會表決,同意后,就要嚴格按規劃統一布置,統一實施,逐步完善。
5、從“四清”入手,改善居住環境。首先是104國道兩側的“四清”,要痛下決心,加以整治,市鎮兩級可以派有關人員協調村里抓“四清”。通過四清,讓廣大群眾深深感受到美好的環境來影響和激勵廣大村民的“四改”意識。
6、積極推進現代農業建設,加快農業科技進步,加強農業設施建設,調整農業生產結構,轉變農業增長方式,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在確保糧食種植面積基礎上,大力發展高效和經濟作物和畜牧業,形成村組有品牌,有特色的農業示范基地。
7、全面深化農村改革。在土地承包的經濟體制框架內,根據群眾自愿,有償的原則依法流轉土地承包經營權,發展多種形式的適度規模經營,做好耕地的保護,在土地征用中,讓失地農民得到合理的補償,有序組織有技能的勞動力外出務工就業,積極引導有一技之長的返鄉農民,建業創業。為新社會建設注入新活力,另外,加強基礎組織建設,提高支部的戰斗力,凝聚力,千方百計增加農民收入。
8、以道路暢通工程為抓手,做好管羅路的修建工作,組織好群眾采取“一事一議”等方法,籌資籌勞,為管羅路的早日建設做好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