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企業社會標準原則思考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盡管存在民族國家界限,存在政治經濟制度的差異,存在文化價值的不同,在當今全球化時代,卻凸顯了人類共同的價值追求,企業社會責任就是人類普世價值在商業組織充分發達時代的具體體現。聯合國1999年在安南倡導下在全球推進“全球契約”,歐盟等地區組織、眾多國家政府(例如美國總統辦公室專設企業社會責任局)、企業組織、社會公眾、宗教團體、新聞媒體、學術團體、宗教團體等不僅達成了對企業社會責任的高度共識,而且積極推動企業社會責任運動的向縱深發展,有政府立法約束,有認證組織,有經常性的媒體調查,有企業每年的社會責任報告,有社區組織對企業的評價,從總體現狀和發展趨勢看來,全球的企業社會責任實踐運動潮流方興未艾,漠視企業社會責任的企業,不積極承擔社會責任的企業很難生存下去。中國企業已經跨過創業期,進入了發展期和成熟期,必須正視和積極實踐企業社會責任。
社會是企業賴以生存的基礎,企業生于社會,長于社會,與社會共生共榮。企業是創造社會財富的重要主體,企業從有效配置資源、創造經濟價值、獲取利潤的市場活動中實現企業自身的利益,企業自身利益的實現增進社會利益,但企業利益與社會利益的平衡不會自動實現,企業必須為社會利益的增進貢獻經濟資源。企業利益與企業相關者的利益、社會進步的利益、社會和諧的利益,社會美好生活的利益同等重要。企業應該努力促進和實現企業利益和社會利益的平衡,建設企業長久發展和長期利益的和諧社會環境、文化環境。
企業社會責任要求企業成為社會公民。企業作為社會公民,不僅要實踐一般商業倫理和一般的社會倫理,還必須實踐美德倫理和高尚道德行為。
法律和市場約束對于企業的商業決策很重要,但并不能充分指導企業實施正確的、為社會所接受的商業行為。社會普遍認同的道德原則在企業的商業決策中具有合法性和中立性。沒有道德準則,不可能有穩定的經濟關系和社會的可持續繁榮發展。
中國企業社會責任,既秉承當今全球人類的普世價值,諸如社會公正、公平、人權、平等、自由等,也嫁接中國傳統思想資源,諸如“天人合一”、道德良知、等,同時以建設和諧社會為現實目標,為建設和諧世界做貢獻。
第一部分:企業社會責任的基礎原則
一、誠信原則。不欺詐是企業所有商業決策和商業行為的底線,但僅僅不欺詐還不能發展為信任精神和信任文化,除卻合法必要保守的商業秘密外,企業應該真誠、真實、守信與透明,這不僅有利于商業活動的信譽和商業關系的穩定,有利于降低交易成本,而且有利于商業關系中信任精神的形成,有利于社會信任文化的形成。
二、守法原則。法不僅僅包括法律還包括文化道德規范、習慣、習俗等規則。企業跨國進行商業活動,既要遵守所在國法律,又要遵守國際商務規則和社會責任規則,又要尊重所在國的文化宗教習慣和社會道德習俗。
三、關系原則。企業嵌入于社會,不可能游離于社會之外更不能居于社會之上。企業萬萬不能為了追求自身利益而傷害社會,社會需要企業,歸根結底,企業必須有益于社會。
四、主體原則。企業與自然人公民一樣也是社會責任倫理的主體。企業應建設以社會責任為基礎的文化氛圍,企業家對承擔社會責任要有充分的自覺意識。企業家的社會責任良知特別重要。
第二部分:企業社會責任利益相關原則
一、利益分合原則。企業利益不僅僅是股東利益,而且包含了供應鏈企業、消費者、員工、社區等相關者利益。股東利益唯一至上主義,忽視了利益相關者對企業利益的貢獻,甚至有可能損害利益相關者利益。企業只有獲得利潤才能生存,但企業生存并非是企業的唯一目標。企業的目標還在于,與利益相關者共同創造財富并共同分享財富,增進利益相關者的利益,企業才能更好的生存下去。
二、消費者利益原則。消費者包括直接和間接購買產品及服務的群體,企業應尊重消費者尊嚴,提供最好的產品和服務。1、企業應提供最好的、符合消費者要求的產品和服務;2、公正的對待消費者,既要提供高水平的服務,又要在消費者不滿意時提供補救措施;3、盡一切努力保證消費者的健康與安全;4、必須避免虛假廣告。
三、供應商、競爭商利益原則。對供應商和競爭商應該本著誠實公正的精神進行商業活動,這不僅會帶來更多的商機,而且會創造良好的社會經濟秩序,形成有利于企業經營的環境。
四、社區利益原則。支持企業所在社區教育、文化、治安、改善自然物理環境的事業,應該為建設文明美好社區貢獻經濟資源和人力資源。
五、雇員權益原則。1、尊重和保護員工的人格尊嚴和人權;2、提供合理的薪水,改善和提高員工的生活水準;3、提供有助于保護員工健康、人身安全的工作條件;4、對因商業決策解雇員工所造成的失業,要與政府及相關機構共同做好善后工作;5、特別地要建立與員工共享企業利益增長的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