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推行四化教育模式 培育先進安全文化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區隊安全文化是企業文化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它體現了區隊員工對安全的認知態度、思維方式及行為標準,是員工安全價值觀和安全行為標準的總和。近幾年來,“零事故目標”、“零缺陷標準”、“危險預知系統”等安全管理新思想、新理念、新標準、新模式層出不窮,安全管理的目標從原始的以保命為首要目標,轉變到讓員工能夠健康環保體面的工作為根本要求,安全文化進入了快速發展的歷史階段。在這一進程中,作為安全生產組織主體的基層區隊,如何創新安全文化、延伸安全文化的內涵,以此推動各項工作的開展,孫村礦新八掘進隊從去年以來嘗試以安全管理程序化、安全教育系統化、安全活動個性化、職工行為標準化為主要內容的“四化”安全教育模式,培育先進區隊安全文化,取得了一定效果。一年來,“愛我新八、興我新八”、“新八是我家、家和萬事興”的文化理念深入人心,“干就干精品,爭就爭第一”的團隊精神得到宏揚,“企業發展是美滿生活之本、個人平安是家庭幸福之源”的安全信條得到廣泛認同,區隊整體工作出現了新的局面。安全杜絕了輕傷及以上事故,先后有8個掘進工作面通過了集團公司精品工程驗收,2003年完成掘進進尺2512米,超計劃421米。特別是從去年9月份班子調整以來,生產更快速發展,一次破紀錄、一次創水平、十次上綱要,職工人心思上,區隊凝聚力大大增強,各項工作呈現出了良好發展的態勢。在具體工作上,我們主要從以下四個方面做了努力:
一、安全管理程序化
從安全文化到安全管理有一個轉化落實的過程,如何把一些概念、觀點、理念和概括性的要求,變為持之以恒的管理行為,我們認為要靠管理程序化。
我們先后編制了規程措施學習、文件會議傳達、區隊碰頭會、班前安全教育、入井、施工、交接班、升井、收工、出礦、薄弱人物幫教等十幾套工作程序,內容百余條,全區所有人員什么時間應該在什么地方,做什么事情,由誰配合,做到什么標準,都一清二楚、井井有條。
例如,我們的班前五分鐘安全教育程序細化到10項內容:所有出勤人員在下井簽字本上簽名,并按組別在學習室指定位置落座;各施工地點班長清點人數,查看本班人員有無酒后下井人員,并向值班人員匯報;值班人員宣講全礦安全形勢、傳達礦有關安全文件,同時講解全區安全情況、傳達新規程措施;安排當班工作任務,同時強調安全重點和注意事項;值班人員分別詢問班長和職工有無安全和其他問題;開展其他安全活動。
日常管理程序的編制與實施,就象Windows系統把一堆零散的電子設備變成一臺高速運轉的電腦一樣,使整個區隊成為一部高速運轉的安全生產機器,一個人一旦進入這個團隊工作,他就進入了這個團隊的整體運作程序,并成為這個總程序的組成部分,很快被規范、被熏陶、被同化,最終使每一名職工都成為具有相同工作方法能夠確保安全生產的個體。
二、安全教育系統化
由于安全教育工作的特殊性,往往出現工作不規范、責任不落實、考核難量化等諸多問題,針對這些問題,我們用規程的形式將安全教育工作進行規范和調整,把安全教育工作也象井下生產納入《作業規程》約束一樣納入《教育規程》的約束之中,使安全教育系統化、規范化。我們在全集團公司首家編制了第一份《安全教育操作規程》,主要內容包括工程概況、人員構成及隊伍分析、安全重點、薄弱人物、教育方式要求、操作程序和月度安全思想評估以及隱患排查處理、薄弱人物談話、各類事故處理、職工三違、工程質量驗收和動態檢查、工傷、各類獎罰、安全會議、培訓記錄、工程竣工思想狀況總結、其他事項等17個方面,涉及安全教育工作的所有方面,為更好地開展安全教育工作提供了一個看得見摸得著的工具和工作平臺。《安全教育操作規程》的編制和實施過程大體分這樣六個步驟:
第一步是工程分析,預知安全重點:一項工程開工前,支部要對此項工程情況進行全面了解,掌握其工程量、服務年限、質量要求等,分析其安全重點、生產難點和質量要點,便于采取相應的教育措施。
第二步是人員分析,預知教育重點:對承擔該工程的隊伍人員構成、年齡結構、文化層次、安全記錄等進行綜合分析,對人員情況有一個全面的了解和掌握,特別對薄弱人物細排嚴查,采取針對性地教育措施。
第三步是教育規劃,預知教育內容:教育規劃按時效分長期、中期、短期三種,具體到每天、每周、每月的教育內容,便于及時抓好落實。
第四步是落實責任,正式實施:教育規劃制定完成后,進入實施階段,支部書記每周一制定本周學習規劃后,將各項教育工作分門別類落實到各個責任人,并明確每一項工作的所要達到的標準,由責任人逐日、逐項抓好落實,并做好記錄,既規范工作,又方便考核,把安全教育的壓力和工作量分散到黨政工團各條線,明確了責任,加強了工作。
第五步是信息互動,教育調整:規程在實施過程中不是封閉運行的,它及時接收安全生產信息,及時做出分析,及時調整安全教育的側重點。
第六步是竣工回顧,總結經驗:一個工程完工后,對針對這一工程和承擔這一工程的階段采取的教育措施是否合理、是否到位、是否取得了好的效果,進行回顧檢查,以便總結經驗教訓,促進以后的工作。
三、安全活動個性化
豐富的內容、鮮明的個性是安全文化的生命,整齊劃一的程序化管理不能抹殺安全文化的多元性。為了將安全教育的內容落到實處,我們結合本區實際,以豐富多彩的安全活動為載體,讓安全文化入班組、到人頭,提升員工的安全思想境界,實現“平安區隊”、“平安班組”、“平安個人”的創建目標,把區隊安全文化建設步步推向深入。
首先,我們鞏固安全活動同步落實制度。對上級有關安全文件、會議精神及相關安全活動安排,確保在第一時間及時到位。四月一日集團公司一號安全指令下發后,我們當天做成標準牌板,第二天在井下各個工作地點進行懸掛,讓職工隨時能夠看到、學到,受到好的學習效果。
第二,建立了職工安全生產家庭聯系書制度。針對單位與家庭安全教育資源搭配不對稱的問題,我們定期將職工的出勤、安全、質量、三違、工資收入、安全獎以及各類罰款等情況以書面形式送達職工家屬,職工家屬簽字后返回,并請她們對工區的管理提出意見和建議,使家屬對職工的工作表現有一個全面的了解和掌握,為吹好“枕頭風”提供第一手資料,并給職工的安全行為增加一種約束力量。并定期召開職工家屬座談會,使單位、職工、家庭三元聯動,同心合力共保安全。
第三,建立了24小時職工安全提醒卡制度。提醒卡由職工隨身攜帶,分班前、班中和班后三個時段設定99個不同的問題,由職工回答,讓每一名職工每一天都受到99次細心的叮嚀,都得到99次充滿愛心的呵護。
第四,大力開展親情化安全教育活動。運用“親情牌板”、“全家福”等各種具有“人情味”的宣傳教育形式,開展“家隊安全活動”、召開安全座談會、定期向員工家屬發出安全承諾書等特別關愛法,使職工在的情感交流中受到深刻的安全教育,進一步區隊安全教育平臺。另外,針對一些違章現象容易反復出現、同時出現的問題,我們開展了“違章指數”競賽活動,針對現場交接班容易流于形式的問題,我們進行安全隱患市場化結算等活動。這些富于個性的安全活動,給區隊安全文化建設注入了活力,為安全管理打開了新的局面。
四、職工行為標準化
我們在安全管理工作中體會到,客觀環境與人的行為是影響安全生產結果的兩個最重要的因素,人改變環境,環境塑造人。我們以井下文明生產和定置化管理為突破口,全面創建精品工程,達到人育環境、環境育人的和諧統一。
第一,徹底治理環境面貌,提升環境品質。從整治作業環境臟亂差入手,制定了環境衛生管理規定,大到軌道、風水管碼放,小到工具包、工作服懸掛、食品袋管理,都進行嚴格考核,要求在衛生區域內確保不出現直徑大于5厘米的浮矸。嚴格的制度約束人的行為,職工按照文明生產的要求,以崗位作業標準化為目標,全面實行定置化管理,所有物料定置、定位、定人管理。達到了工作現場直線、方塊、平面相結合:風水管、電纜、風筒一條線,物料擺放豆腐塊,巷道噴體光滑面。生產現場井井有條,工作環境發生了質的變化。
第二,規范職工行為標準,提高職工素質。我單位職工整體文化水平比較低,文盲、半文盲占員工總數的70%。針對這一現狀,我們以職工準軍事化培訓管理為契機,本著循序漸進、不斷提高的原則,大力推動職工行為標準化。從禁止穿破舊工作服入手,制定了職工行為標準,對職工的服裝、行走、儀表、語言等細節都進行了規范和考核,職工整體形象發生了較大變化,使職工認識到既要保證自己的安全,又要在安全生產過程中確保自己體面的工作。
這些工作落實以后,我們欣喜地看到,環境越好的地方職工行為越規范,職工行為越規范,環境面貌也越好,人改變了環境,環境熏陶了人,兩者相互促進、共同提高,實現了人與環境的和諧發展與共同進步,單位的文明形象得到了大幅度提升。“公務員之家”版權所有
安全文化是一個大題目,安全文化建設是一項大事業,其形成、發展、進步有其自身的規律,必須持之以恒、不斷努力,正如一位歷史學者講得那樣,一百個想法可能導致一個行為,一百次行為可能形成一個習慣,一百個習慣才有可能積累一點文化。基于對安全生產的無限忠誠與渴望,我們決心哪怕是僅有百分之一的回報,也要付出百分之百的努力。因為我們篤信一位哲人的話:只要方向對了,就不怕路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