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村衛生室制度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一、在所轄村莊(社區)內,以家庭為單位綜合開展醫療、預防、保健、康復、健康教育和計劃生育指導等服務。
二、嚴格執行診療操作規程,采用高效、經濟、方便的診治方法,為村(居)民提供常見病診療服務,做到合理檢查,規范用藥。
三、認真執行門診登記制度,對就診病人要建立門診病歷,一式兩份,一份自存,一份交于病人;病歷和處方填寫項目齊全,字跡清楚,妥善保管。
四、對二次復診仍不能確診及病情嚴重和疑難復雜病人,應當按照有關規定及時轉診。
五、嚴格執行消毒隔離制度,保證治療室整潔、規范,定期消毒,防止交叉感染。
六、所用藥品須由正規渠道采購,科學保管,保證藥品質量,避免藥品積壓、過期失效。
七、加強傳染病疫情監測,發現法定報告的傳染病及其可疑病例,必須按規定時間和程序及時上報。
八、遵守工作紀律,在崗著裝整潔,實行每日24小時值班,不得擅離工作崗位。
九、服務熱情文明,工作盡職盡責,加強業務學習,樹立良好的醫德醫風,不斷提高服務水平。
門診工作制度
一、堅持24小時應診,方便病人,隨叫隨診,檢查認真,診療規范,熱情服務,文明行醫。
二、醫生應根據病人病情采用保證療效、經濟便宜的治療方法,科學合理用藥,盡可能減輕病員負擔。
三、對病員要仔細詢問病情,認真檢查,準確診斷。對疑難危重病人、一般病人兩次復診不能確診者,應及時轉診。
四、對高燒、重癥病人和60歲以上老年病人應優先安排就診。
五、要嚴格按規定做好門診登記工作,建立門診病歷,做到看病有登記,取藥有處方,收費有收據,出具證明有存根。
六、加強日常工作管理,保持門診整潔衛生,改善候診環境,有針對性地對病人進行健康教育。
七、按規定要求做好各種登記、統計、匯總工作,并及時準確上報。
藥房工作制度
一、根據需要編制藥品供應計劃,從正規醫藥公司或生產廠家購進質量合格的藥品。對藥品的名稱、數量、金額、注冊商標、批準文號、生產批號、采購日期等逐項登記,并作好質量檢查,不符合要求的藥品應退回。
二、對處方箋上的病員姓名、年齡,藥品名稱、劑量、劑型、服用方法、禁忌等要進行詳細審查,核對無誤后方能調配。
三、配方時應按處方制度的規定執行。
四、中藥方劑需先煮、后下、沖服等特殊煎法的藥物必須單包注明;對需臨時炮炙的中藥材,應按有關要求進行加工,以保證中藥湯劑質量。
五、處方調配應嚴格核對后方可發出,并在處方上簽字。
六、發出的方劑,應將服用方法詳細寫在瓶簽或藥袋上,發藥時應耐心向病員說明服用方法及注意事項。
七、急診處方必須隨到隨配,其余按先后次序配發。
八、藥品應按照藥品性質分類保管,定期盤點,建立健全統計報銷制度和有效期藥品登記制度。
九、嚴禁從非法渠道采購藥品。嚴禁購入“三無”藥品。
消毒隔離制度
一、醫務人員上班要衣帽整齊,下班后脫去工作服。
二、診療、換藥、處置等工作完成后均應洗手,必要時用消毒液泡洗。
三、滅菌器械容器、器械敷料缸、持物鉗、體溫表等,要按規定進行消毒、滅菌,消毒液定期更換。
四、各種醫療用具使用后均須消毒或滅菌后備用,病人被褥定期更換消毒。
五、進入治療室應衣帽整潔,操作時戴口罩,私人物品不準帶入室內,嚴格遵守無菌操作原則。
六,治療室每天通風換氣,用消毒液拖地,紫外線照射,保持清潔。
七、每天檢查無菌物品是否過期,注射器盒及鹽水棉球和紗布缸定期消毒、滅菌更換,無菌物品和非無菌物品應嚴格分開,并有明顯標志。
八、注射、針灸等要實行一人一針一管一用一滅菌。一次性醫用器具用后,必須消毒、毀形和進行無害化處理,嚴禁重復使用和回流市場。
九、治療室的抹布、拖把等用具應當專用。
治療室工作制度
一、對病人熱情體貼,治療中做到細致、準確、嚴格執行查對制度。
二、嚴格執行無菌操作規程,操作時要戴口罩、帽子、穿工作服。注射應做到一人一針一管一用一滅菌。
三、治療室清潔區與污染區分開,標識明顯。無菌物品和非無菌物品應嚴格分開,并有明顯標志。
四、凡注射、治療要按處方或醫囑執行,對易過敏的藥物,必須按規定做好過敏試驗,并做好意外搶救準備。
五、備好搶救藥品和器械,放于固定位置,定期檢查及時維修、補充或更換。
六、保持室內清潔衛生,每天做好空氣、地面、物體表面的消毒,并認真做好記錄。
查對制度
一、服藥、注射、處置等工作必須嚴格執行“三查七對”制度。即擺藥后查,服藥、注射、處置前查,服藥、注射、處置后查,對床號、姓名、藥名、劑量、濃度、時間、用法。
二、備藥前要檢查藥品質量、水劑、片劑,注意有無變質,安瓿針劑有無裂痕,有效期和批號如不符合要求或標簽不清者,不得使用。
三、易致過敏藥物,給藥前應詢問有無過敏史,給多種藥物時,要注意配伍禁忌。
四、發藥、注射時,病人如提出疑問,應及時查對、無誤后方可執行。
五、注射前應檢查注射器、輸液器有效期、生產批號和有無包裝漏氣現象。
傳染病疫情管理報告制度
一、認真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等法律法規。
二、認真學習《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熟悉傳染病分類,做到及時診斷治療和嚴格隔離,減少傳播,并認真進行登記,填寫傳染病報告卡。
三、加強傳染病的登記和報告工作,建立傳染病登記簿并有專人負責,按規定及時上報。
四、對傳染病病人實行首診負責制,醫生對傳染病要做到不漏登、不漏報。發現漏登、漏報者,要追究有關人員的責任。
差錯事故登記報告處理制度
一、建立醫療差錯事故登記報告制度,對所發生的醫療差錯事故應及時進行討論,總結經驗教訓。
二、發生或者發現醫療過失行為,應當立即采取有效措施,避免或減輕對患者身體健康的損害,防止損害擴大。
三、對重大事故,應立即按規定上報,并根據國家有關規定做好善后處理。
四、對已發生的醫療差錯事故,衛生室應進行詳細調查。構成醫療事故的,根據鑒定意見或雙方認定意見,對當事人進行處理。
五、對于隱瞞不報者應追究當事人的責任,依法嚴肅處理。
處方制度
一、統一處方格式,憑處方取藥。
二、處方一般不得超過7日用量;急診處方一般不得超過3日用量;對于某些慢性病、老年病或特殊情況,處方用量可適當延長,但醫師必須注明理由。
三、處方一律用規范的中文或英文名稱書寫,不得自行編制藥品縮寫名或用代號。書寫藥品名稱、劑量、規格、用法、用量要準確規范,不得使用“遵醫囑”、“自用”等含糊不清字句。
四、處方記載的患者一般項目應清晰、完整,并與病歷記載相一致。每張處方只限于一名患者的用藥。
五、處方字跡應當清楚,不得涂改。如確需修改,必須在修改處簽名及注明修改日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