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人員密集場所消防安全制度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為了加強和規范人員密集場所消防安全疏散管理,保障疏散通道和安全出口暢通,提高公民的逃生自救能力,預防和減少火災人員傷亡,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消防法》、《機關、團體、企業、事業單位消防安全管理規定》、《消防監督檢查規定》和國家有關消防技術標準等規定,結合*實際,制定本規定。
第二條本規定所稱的人員密集場所指在*縣行政區域內的下列場所:
(一)客房數在50間以上的賓館(含旅館、飯店,下同)、公共體育場館、會堂等公眾聚集場所;
(二)建筑面積在1000m2以上且經營可燃商品的商場(含商店、市場,下同);
(三)建筑面積在200m2以上的公共娛樂場所和網吧,建筑面積在500m2以上的候車廳(樓),建筑面積在2000m2以上的公共圖書館的閱覽室、公共展覽館的展覽廳;
(四)住院床位在50張以上的醫院的門診樓及病房樓;住宿床位在50張以上的養老院、托兒所、幼兒園;學生在500人以上的學校的教學樓、圖書館和集體宿舍;
(五)員工在100人以上的勞動密集型企業的生產加工車間、員工集體宿舍。
第三條人員密集場所應當遵守有關消防法律、法規、規章,國家消防技術標準和有關消防安全疏散的規定,保障消防安全疏散暢通。
第四條本級人民政府應當加強對本地區消防安全疏散管理工作的領導,定期研究并協調解決工作中的重大問題。
第五條公安消防機構負責消防安全疏散的監督檢查工作。
安監、教體、文廣、工商、旅游、衛生等部門應按各自職責配合做好消防安全疏散的監督檢查工作。
教體、勞動保障等部門應將消防安全疏散及火災逃生知識列入宣傳教育培訓的內容,并定期組織實施。
第六條人員密集場所應當明確消防安全疏散管理的職責,其法定代表人或單位主要負責人為消防安全疏散管理的責任人。承包、承租或者受委托經營管理的單位應當對其使用、管理范圍內的消防安全疏散負責。
第二章消防安全疏散設施
第七條人員密集場所的廳室或房間的疏散出口設置應符合下列規定:
(一)每個廳室的疏散出口不應少于2個,當一個廳室面積不大于60m2時,可設一個疏散出口,但應在窗口、陽臺等部位設置安全繩、逃生緩降器、垂直爬梯、軟梯等輔助疏散器具;
(二)房間內最遠點與最近疏散出口的距離不應大于20m;
(三)疏散門應采用平開門,不應采用移門、卷簾門及旋轉門。
第八條疏散門應向外開啟,當其建筑面積不大于60m2且經常停留人數不多時,可向內開啟。疏散出口不應設置門檻,在距疏散出口1.4m范圍內不應設置臺階及影響人員正常疏散的障礙物。
第九條商店、賓館、歌舞娛樂游藝放映場所、咖啡館、茶室、公共圖書館的閱覽室、學生宿舍樓、勞動密集型企業的員工集體宿舍等人員密集場所需控制人員進出的安全出口應當安裝安全控制與報警逃生門鎖系統。
第十條人員密集場所內疏散走道的設置應便于人員疏散,并符合以下規定:
(一)疏散走道應雙向疏散,走道凈寬不應小于1.2m,地面應保持平直,不應設置影響人員疏散的障礙物;
(二)疏散走道與其它部位應采取防火分隔措施;
(三)疏散走道的地面、頂棚及隔墻等不應采用可燃材料裝修,嚴禁采用燃燒后產生劇毒氣體的材料進行裝飾或裝修。
第十一條人員密集場所內每層的安全出口不應少于2個。當層數不超過3層,且人數不超過50人時,可設一個安全出口或疏散樓梯。但必須在窗口、陽臺等部位設置輔助疏散設施。
除特殊情況外,人員密集場所的窗口、陽臺等開口部位不應設置防盜窗,當必須設置時,應有從內部易于開啟的裝置,窗口、陽臺等開口部位應設置輔助疏散器具。
第十二條人員密集場所內的疏散樓梯應設置樓梯間。樓梯間應靠外墻設置,便于自然采光和自然通風,且應符合以下規定:
(一)疏散樓梯應便于人員疏散,踏步布置均勻通暢,樓梯間內不應設置影響人員疏散的障礙物;
(二)樓梯間內不應設置燒水間、可燃材料儲藏室,不應敷設空調風管和易燃、可燃液體管道及可燃氣體管道;
(三)疏散樓梯宜通至上人屋面,且在各樓層的平面位置不應改變,其首層應能直通室外;
(四)地下、半地下的樓梯間應在首層采用防火隔墻與地上部分分隔并直通室外。
第十三條人員密集場所的廳室或房間、疏散走道、疏散樓梯間內應在墻面的上部、頂棚或出口的頂部設置火災事故應急照明燈,且地面照度應能滿足人員疏散要求。
第十四條設有火災自動報警系統的人員密集場所應在廳室或房間及疏散走道內設置應急事故廣播,并應符合以下規定:
(一)應急事故廣播應能在火災情況下自動切換,其聲音應明顯高于背景音樂;
(二)歌舞廳、夜總會、賓館客房、卡拉OK廳及其包房內,應當設置聲音或者視像報警,保證在火災發生初期,將各卡拉OK廳房間的畫面、音響消除,播放火災警報,引導人員安全疏散。
未設置火災自動報警系統的場所應設置應急廣播或聲光報警器。
第十五條人員密集場所內應當配置逃生防煙面罩等呼吸保護器具,下列場所其配置數量應當符合以下規定:
(一)歌舞娛樂放映游藝場所不少于該場所額定人員數量的10%;
(二)賓館、醫院門診樓、住院樓,學生宿舍樓,養老院、托兒所、幼兒園、兒童游樂廳,美容美發、足浴、棋牌、茶室、咖啡廳等不少于該場所額定人員數量的5%。
防煙面罩等呼吸保護器具應設置在人員密集的活動用房及疏散走道等便于取用的明顯部位,并有明顯標志。
第十六條人員密集場所應在適當部位設置火場逃生應急箱,應急箱內應放置消防斧、逃生防煙面罩、救生繩、簡易緩降器、手電筒等輔助逃生器具。
第三章消防安全疏散指示標志標識
第十七條本規定所稱標志標識,是指燈光型疏散指示標志、蓄光型疏散指示標志、消防設施標志、提示和使用標識、警示性標識、禁止性標識、消防安全疏散示意圖等。
第十八條人員密集場所內的疏散走道、安全出口及樓梯間應設置燈光型疏散指示標志,并應符合以下規定:
(一)安全出口的正上方應采用“安全出口”作為指示標志;
(二)沿疏散走道設置的疏散指示標志應設置在疏散走道距地面高度1m以上的墻面上,指示標志間距應科學合理;
(三)疏散樓梯應在各樓層適當位置設置樓層標識,首層與地下室連接處的樓層標識設置應明顯醒目。
第十九條下列場所應設置蓄光型疏散指示標志:
(一)歌舞娛樂游藝放映場所、商店、賓館、展覽館、閱覽室等人員密集場所應在其疏散走道及主要疏散路線的地面上設置能保持視覺連續的蓄光型疏散指示標志;
(二)設置在歌舞娛樂游藝放映場所、地下商店的疏散走道或主要疏散路線地面上的蓄光型疏散指示標志間距不應大于4m(或設置連續性蓄光型指示標線),其他場所設置間距不應大于7m。
設置在疏散走道兩側的蓄光型疏散指示標線應保持連續,設置在疏散路線地面上的蓄光型疏散指示標志應采用嵌入式;蓄光型疏散指示標志的激發光源或自然采光量應達到規定要求。
第二十條人員密集場所內的消防設施應設置明顯警示、禁止、提示標志標識:
(一)消火栓箱、滅火器箱的明顯部位應設置相應標識或文字,不得張貼宣傳畫或覆蓋裝飾物,并設置禁止遮擋標識和使用提示標識;
(二)常閉式防火門應張貼“常閉防火門,應隨時關閉”等警示性標識及“禁止上鎖”等禁止性標識;
(三)防火卷簾正下方地面應設置固定標線,在標線范圍內設置“禁止占用”等禁止性標識;
(四)商場、勞動密集型企業等場所的消火栓箱、滅火器箱下方地面上應采用明顯標線劃定操作場所,其他人員密集場所的消火栓箱、滅火器箱應張貼“禁止遮擋”等禁止性標識;
(五)商場、勞動密集型企業等場所的疏散通道應設置明顯劃線標識,在標識范圍內禁止設置柜臺、貨架等影響疏散的障礙物。
第二十一條安全控制與報警逃生門鎖系統應設置提示和使用標識。
第二十二條下列場所應每層設置消防安全疏散示意圖,并標明疏散路線、安全出口、消防器材位置:
(一)賓館的客房;
(二)醫院門診樓的疏散走道、住院樓的病房;
(三)歌舞娛樂游藝放映場所的廳室和走道;
(四)商店及勞動密集型企業的生產車間。
第二十三條消防安全疏散示意圖設置應符合以下要求:
(一)消防安全疏散示意圖應固定設置,并在圖上標明該點位置及最優疏散路線;
(二)房間內的消防安全疏散示意圖應直接張貼在房門內側,且示意圖規格不應小于16cm×25cm;
(三)其他部位的消防安全疏散示意圖應設置在入口附近及疏散通道的明顯位置,示意圖規格不應小于35cm×50cm,設置間距不應大于40m;
(四)消防安全疏散示意圖應采用不易損壞材料制作,其顏色應明顯區別于背景顏色。
第二十四條人員密集場所的阻燃制品(阻燃建筑制品、阻燃織物、阻燃塑料/橡膠、阻燃泡沫塑料、阻燃家具及阻燃電線電纜等六大類)應按國家有關標準進行明顯標識。
第四章消防安全疏散管理
第二十五條人員密集場所應加強消防安全疏散管理,落實以下措施:
(一)確保疏散通道、安全出口的暢通,嚴禁占用、堵塞疏散通道和樓梯間。人員密集場所在使用和營業期間其疏散出口、安全出口不應上鎖;
(二)營業性的文化娛樂場所營業時不應超過額定人數;
(三)落實消防安全疏散設施維護保養制度,確保其完整可用;
(四)每季度開展一次消防安全疏散知識的培訓教育,內容包括消防安全疏散相關法律法規的規定,消防安全疏散設施性能、使用方法,應急疏散和自救逃生的知識和引導疏散技能等;
(五)每月組織一次消防安全疏散的檢查,并及時整改存在問題;
(六)制定完善的人員應急疏散預案,定期組織消防安全疏散演練,歌舞娛樂游藝放映場所及勞動密集型企業應每季度開展一次應急疏散演練,其它人員密集場所應每半年開展一次消防應急疏散演練。
第二十六條人員密集場所應在明顯部位張貼消防安全疏散宣傳畫、設置宣傳欄,放置消防逃生手冊,利用視頻、網絡等形式,開展經常性的消防安全疏散常識宣傳。
歌舞娛樂游藝放映場所的廳室及賓館客房應在視頻設備的開(待)機畫面設置消防安全疏散宣傳節目或滾動字幕,并設置消防安全溫馨提示卡。
商店顯著位置設置固定宣傳欄,并在適當位置張貼消防安全疏散宣傳畫。
勞動密集型企業廠區內應設置固定宣傳欄,生產車間內應張貼消防宣傳標語。
學校、醫院內應張貼消防安全疏散宣傳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