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農作物種子生產管理制度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第一章總則第二章農作物種子生產管理第三章農作物種子經營管理第四章農作物種子合同管理第五章法律責任第六章附則第一章總則第一條為強加農作物種子生產、經營的管理,根據國家有關法律、法規,制定本辦法。第二條各級農業行政主管部門和工商行政管理部門按照積壓自的職責,依法負責農作物種子生產經營行政管理和市場監督管理工作。第三條凡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林事農作物種子生產、經營活動的單位和個人,均須遵守本辦法規定。第二章農作物種子生產管理第四條從事商品農作物種子生產的單位和個人,必須到農業行政主管部門申請領取《農作物種子生產許可證》,持證進行生產。第五條從事商品農作物種子生產的單位和個人領取《農作物種子生產許可證》,必須具備以下條件:(一)有具備繁、制原種或良種的隔離、栽培條件,無檢疫性病蟲害的農作物種子生產基地;(二)有熟悉農作物種子生產技術的專業人員;(三)生產農作物種子的品種(組合)應是審定(認定)通過的品種(組合);為外省繁殖本省未審定、外省已審定通過的品種(組合)的農作物種子,須有外省預約生產合同和外省證明該品種(組合)已審定通過的有關證件;生產國外品種(組合)的農作物種子,須有預約生產合同、省級農業行政主管部門允許該品種(組合)在本省繁殖的批準文件、檢疫合格證書;(四)對所生產的農作物種子能提供可靠的田間檢驗結果;(五)申請生產主要農作物雜交種子及其親本種子,須納入所在地省級農業行政主管部門的生產計劃。第六條《農作物種子生產許可證》實行分級審批制度。生產主要農作物雜交種子、雜交親本種子、常規作物原種種子,《農作物種子生產許可證》由生產所在地省級農業行政主管部門核發。生產其他農作物種子的《農作物種子生產許可證》由生產所在地縣級農業行政主管部門核發。第七條從事農作物種子生產的單位和個人,應當在播種前一個月向農業行政主管部門提出申請,提交下列文件:(一)單位負責人簽署的《農作物種子生產許可證申請表》(見附件1);(二)農作物種子生產基地情況介紹;(三)主要技術人員技術資格證明。農業行政主管部門核準后,發給《農作物種子生產許可證》(見附件2)。第八條《農作物種子生產許可證》的有效期為該作物的一個生育周期,種子收獲后自行失效。第三章農作物種子經營管理第九條凡經營作物種子的單位和個人,均須向農業行政主管部門申請領取《農作物種子經營許可證》,憑《農作物種子經營許可證》到工商行政管理部門辦理登記注冊,領取營業執照后,方可按照核定的經營范圍、經營方式、經營地點開展經營活動。第十條申請領取《農作物種子經營許可證》的單位和個人,必須具備以下條例:(一)有持《種子檢驗員》證的專職種子質量檢驗人員;(二)有熟練掌握農作物種子貯藏、包裝技術的保管人員;(三)有同經營種類、數量相適應的營業場所,貯藏、保管設施和加工、檢驗農作物種子質量的機械、儀器設備。(四)具有與經營農作物種子種類和數量相適應的自有資金;(五)有合格的財會人員和完善的財務管理制度。申請領取經營范圍含有主要農作物雜交種子及其親本種子的《農作物種經營許可證》者,除具備以上條件外,還必須是當地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指定的經營單位。第十一條申請領取《農作物種子經營許可證》時,必須向農業行政主管部門提交下列文件:(一)單位負責人簽署的《農作物種子經營許可證申請表》(見附件3);(二)檢驗人員的技術資格證明;(三)經營范圍含有主要農作物雜交種子及其親本種子的,還須提交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同意為指定經營單位的文件。農業育種子科研單位申請領取經營范圍含有主要農作物雜交種子及其親本種子的《農作物種子經營許可證》時,除提交以上文件外,還必須提交《品種審定(認定)證書》,證明其申請經營的品種(組合)是本單位培育(或引進)并已審定通過的。第十二條《農作物種子經營許可證》(見附件4)實行分級審批制度。經營主要農作物雜交種子及其親本種子的《農作物種子經營許可證》,由所在地省級農業行政主管部門核發。經營其它農作物種子的《農作物種子經營許可證》,由所在地縣級農業行政主管部門核發。第十三條鄉鎮農技服務組織在取得經營農作物常規品種的《農作物種子經營許可證》和營業執照后,可能接受有經營權單位和委托,開展主要農作物雜交種子代銷業務,但必須納入所在縣農業行政主管部門供和計劃,并與委托代銷的單位簽訂訂載明雙方權利、義務(包括責任)的代銷協議書或合同,在本鄉鎮開展代銷業務。第十四條經營的農作物種子,應經過精選加工、分級、包裝,質量達到國家或地方規定的質量標準,附有種子內外標簽;每批種子應有持證檢驗員簽發的《農作物種子經營許可證》。包裝標識和內外標簽必須載明品種名稱、品種特征特性(含載培要點)、質量、數量、適用范圍、生產日期、銷售單位等事項,并與包裝內的種子相符。經營進口農作物種子的,應附有中文說明。第十五條經營農作物種子的單位和個人,對經銷的每批種子,均須保留樣品,以備復檢和仲載時使用,所留樣品保存到該批種子用于生產收獲之后。第十六條建設逐作物種子批發市場和舉辦農作物種子交易會、展銷會、訂貨會、展覽會等集中交易活動,須經當地省級農業行政管理部門審核,報農業部審批。第十七條由于不可抗力的原因,需收購、調入或供應達不到質量標準的農作物種子時,必須經用種所在地縣以上人民政府正式行文批準,并標明種子的真實質量,做好技術指導。第四章農作物種子合同管理第十八條生產經營商品種子應簽訂書面合同,并使用國家規定的統一合同文本,統一文本由國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和農業部共同制定(合同文本見附件5、6)。第十九條預約生產種子的,簽訂《農作物種子預約生產合同》;購銷農作物種子的,簽訂《農作物種子購銷合同》。第二十條省間預約生產和購銷雜交玉米、雜交水稻種子,簽訂《農作物種子預約生產合同》和《農作物種子購銷合同》后,應經供種方所在地縣級以上農業行政主管部門審核,并到供種方所在地工商行政管理部門鑒證。第二十一條農業行政主管部門和工商行政管理部門要依法加強對農作物種子合同的監督管理,跟蹤監督合同的履行。第五章法律責任第二十二條農作物種子生產、經營單位和個人違反本管理辦法規定,由農業行政部門和工商行政管理部門,按照各自的職責、依法處理。(一)未按規定申請領取《農作物種子生產許可證》、《農作物種子經營許可證》和營業執照而生產、經營農作物種子的,按《種子管理條例》第三十六條處理;(二)超范圍生產、經營農作物種子的,視為未按規定取得《農作物種子生產許可證》、《農作物種子經營許可證》生產、經營種子,按《種子管理條例》第三十六條處理;(三)摻雜使假、以次充好、銷售不合格農作物種子的,按《種子管理條例》第三十八條處理;(四)農作物種子包裝標識或農作物種子標簽載明的項目與包裝內的種子不符的,視為銷售不符合質量標準種子或以次充好、摻雜使假,按《種子管理條例》第三十八條處理;(五)利用合同生產經銷偽劣農作物種子或騙取對方錢財的,按《經濟合同法》第四十四、四十五條和《投機倒把行政處罰暫行條例》第三條處理。第二十三條農業行政主管部門和工商行政管理部門的工作人員違反本管理辦法規定的條件和程序發放《農作物種子生產許可證》、《農作物種子經營許可證》和營業執照的,由其所在單位或者上級主管部門對直接責任人員和主管人員依法給予行政處分。構成犯罪的,移交司法機關追究其刑事責任。第六章附則第二十四條本管理辦法中“主要農作物”的具體作物種類,由各省級農業行政主管部門根據本地情況規定。第二十五條《農作物種子生產許可證申請表》、《農作物種子經營許可證申請表》、《農作物種子生產許可證》和《農作物種子經營許可證》由農業部統一印制;《農作物種子購銷合同》和《農作物預約生產合同》由各省級工商行政管理部門監制、農業行政主管部門統一印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