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政府門戶網站管理實施制度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為加強*市人民政府門戶網站的建設和管理,建立政府與社會,政府與市民現代化溝通渠道,提高政務信息化水平,促進服務型、效能型政府建設,根據國家有關法律、法規和省政府辦公廳的規定,結合我市實際,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市政府門戶網站是我市政府建立的通過國際互聯網向社會公眾公開政務信息,推進政務公開,為公民、企業和其它組織提供“一站式”服務的平臺。
第三條堅持“統籌規劃、注重應用、資源共享、方便群眾”的原則,穩步推進市政府門戶網站網上審批、網上繳費、網上辦事等功能,為群眾提供更多的便捷服務。
第四條各縣區人民政府,高新區管委會,市人民政府各部門,直屬及駐漯各單位(以下簡稱“各縣區、各部門”)應當按照政務公開的要求,在市政府門戶網站上公布行政許可事項,開通和完善網上互動功能,進一步提升政府門戶網站“一站式”服務水平。
第二章組織管理
第五條市政府辦公室是市政府門戶網站的主管機構,市政府秘書長兼任總編輯,辦公室主任及分管副主任兼任副總編輯,各縣區、各部門是市政府門戶網站的編輯成員單位。各單位對市政府門戶網站保障實行行政首長負責制,并配備專職人員負責市政府門戶網站的信息保障工作。
第六條市政府門戶網站由市政府辦公室組織建設,各縣區、各部門積極配合,日常工作由市政府網站負責。
市政府網站要按照上級有關規定和要求負責以下工作:(一)做好省政府門戶網站保障工作中涉及我市的信息、事項的處理工作;(二)利用政府門戶網站推進我市政務公開工作;(三)建設和維護我市政府門戶網站;(四)對各單位操作人員進行培訓、指導;(五)對各單位上網信息和辦理事項進行審核、統計;(六)征集有建設性、普遍性的意見、建議,向市政府領導匯報,供領導決策參考;(七)利用市政府門戶網站引導社會輿論;(八)對法律法規或重大事件組織專家、領導解讀或進行在線訪談;(九)根據市政府門戶網站欄目需要,確定欄目的責任單位;(十)按照省政府辦公廳或市政府領導的要求,對需要公開的信息、事項,要求各責任單位報送并在市政府門戶網站公開;(十一)對各責任單位的信息保障情況進行督查,對互動類欄目中市民提交各縣區、各部門辦理的意見、建議、咨詢、投訴等問題進行催辦、督查,并定期向市政府領導提交督查工作報告;(十二)指導縣區和部門網站工作,每年對各縣區和市政府各部門網站進行評比排名。
第三章政府門戶網站功能
第七條按照“公開為原則,不公開為例外”的要求,各縣區、各部門應當按照自己的職能,在市政府門戶網站上向社會公開以下政務信息(涉及國家秘密、商業秘密的除外)。(一)政府規章、規范性文件、統計公報、各類年鑒、社會經濟發展戰略、發展規劃、年度工作報告及其完成情況、產業導向目錄、城市總體規劃、土地利用總體規劃、重大項目規劃及實施情況等;(二)政府行政審批事項及其審批依據、辦理條件、辦理程序、辦理期限、收費依據、收費標準、辦理結果、服務時間、地點和咨詢投訴辦法等;(三)政府機構設置、職能、地點、通訊方式,下屬二級機構的職能信息等,政府和部門領導成員及變動情況,人事任免中選拔、公示及錄用情況;(四)政府年度財政預算報告及其執行情況,重大專項經費的分配使用情況,招標采購情況和重大項目招投標情況,稅費征收及減免、土地使用權轉讓、房屋拆遷服務等情況;(五)各類與群眾生活密切相關的信息及其發展狀況,扶貧、優撫、社會保障、勞動就業等方面的政策、標準、條件及實施情況,教育、衛生、建設、房產、公安、交通、財政、勞動等與群眾切身利益相關的政策,收費、罰款及執行情況;(六)重大疫情、災情、突發公共事件的預報、應急預案發生和處置情況;(七)*概況、招商信息、重點企業信息,食品節和許慎文化節的舉辦情況及相關信息;(八)法律、法規、規章規定應當公開的信息,省政府辦公廳及省政務公開領導小組辦公室要求公開的信息,通過信息公開欄目進行申請并符合申請程序可以公開的信息;(九)各縣區、各部門應向社會公開的各類文件及各類信息;(十)其它便民類信息。
第八條各縣區、各部門應當及時將文件和掌握的公用數據資源整理,通過市政府門戶網站進行,由市政府門戶網站提供查詢和檢索服務。
第九條凡具備網上辦理條件的行政管理事項,各實施單位應當提供表單和范文下載,逐步實行網上辦理,辦理結果要及時在網上公布,由市政府門戶網站提供查詢服務。
第十條對社會公眾在網上提出的意見、建議、咨詢、投訴,由各責任單位負責辦理并將答復在網上公布。每件來信的答復或辦理時限一般不超過7個工作日,最長不超過15個工作日。
第四章網站建設、運行和維護
第十一條市政府門戶網站應當按照省委辦公廳、省政府辦公廳關于政府類門戶網站建設及進一步推進政務公開的要求,設置欄目,通過欄目共建、信息報送、網上鏈接、信息抓取等方式進行保障。
第十二條各縣區、各部門的網站建設方案,應當按照國務院辦公廳《政府網站內容格式規范》和省政府辦公廳《政府網站內容格式規范》的要求進行規劃建設。
第十三條各縣區、各部門網站為市政府門戶網站的子網站。各縣區、各部門網站的域名為(其中,xxx為各單位英文名稱或者漢語拼音名稱頭字母的組合)。已建立網站但域名不符合規范的要申請域名并以此域名為主域名。需要申請的域名已經被申請過的,可以使用格式的二級域名。
第十四條各縣區、各部門建站方案(包括服務器使用情況、網站制作所用語言、人員編制情況、網站運行管理情況等內容)應當報送市政府網站備案。政府網站設計應莊重、大方、美觀,體現政府形象,將*市政府門戶網站圖形鏈接標識放置在網站主頁的首要位置。
第十五條市政府門戶網站的信息和相應的服務按照“誰,誰負責;誰承諾,誰辦理”的原則,由本單位分管領導負責審批上網。各縣區、各部門要制定嚴格的上網信息審核制度,以規范上網信息工作。
第十六條按照“依法公開、客觀真實、方便公眾、宣傳*”的要求,搞好信息資源的組織和更新維護工作,做到政務信息7×24小時公開和更新,確保政府網站的信息全面、準確、權威、及時和實用。
第十七條市政府門戶網站及子網站應當依據《保守國家秘密法》、《互聯網信息服務管理辦法》和《互聯網電子公告服務管理規定》,建立健全網站信息安全管理制度,堅決杜絕有害信息的擴散,嚴禁涉密信息上網,防止泄露國家秘密。
第十八條市政府門戶網站、轉載其他媒體新聞,應當遵守國家、省和我市的有關規定。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利用政府網站含有危害國家安全和社會穩定的信息,不得泄露國家秘密,不得宣揚暴力、色情等內容。
第十九條要加強網站的安全運行和維護保障工作,制定完善的應急措施,如出現突發情況,網站要及時排除故障,在最短時間內恢復正常運行。
第五章考核、獎懲辦法
第二十條市政府辦公室定期對各縣區、各部門保障情況進行監測,監測結果,責成有問題的責任單位采取措施加以整改,監測結果作為年終考核的主要內容之一。
第二十一條市政府門戶網站信息、保障考核實行計分制考核和網上評選相結合的方式進行,具體評分辦法依據《*市人民政府門戶網站保障評分細則》實施。對年度考核先進單位和個人予以通報表彰。
第二十二條有下列情況之一的,給予通報批評:(一)未明確市政府門戶網站保障工作主管領導和負責人的;(二)未向市政府網站登記備案的;(三)上網內容錯誤較多或內容虛假的;(四)不按規定公開政務信息和更新上網信息,經市政府網站督促,在規定期限內仍不改進的;(五)互動類欄目保障中回復公眾意見、建議、咨詢、投訴不及時,經市政府網站督促后仍不辦理的;(六)將應予保密的信息在網上公開,造成失密泄密的。
第二十三條有下列情況之一的,取消單位評優評先資格。(一)違反省政府辦公廳或省政府政務公開領導小組規定,應公開事項不予公開并被省政府辦公廳通報批評的;(二)互動類欄目中公眾意見、建議、咨詢、投訴年度辦結率達不到60%的;(三)按照《*市人民政府門戶網站保障評分細則》進行評分,年度得分達不到60分的。
第二十四條各責任單位違反本辦法的,予以通報批評,并由監察部門責令改正;違反國家法律的,依法追究其法律責任。
第六章附則
第二十五條本辦法由市政府辦公室負責解釋。
第二十六條本辦法自之日起實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