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市安全生產十一五規劃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一、指導思想
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圍繞建設“平安*”和“和諧*”的目標,堅持“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的方針和“以人為本”的安全理念,貫徹落實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發展觀,實施“科技興安”戰略,建立安全生產長效機制,努力實現全市安全生產狀況的根本好轉。
二、發展目標
到2010年,全市重特大事故得到有效控制,各類事故起數、死亡人數逐年下降,億元GDP安全生產事故死亡率、工礦商貿企業從業人員十萬人死亡率、煤礦百萬噸死亡率和道路交通萬車死亡率逐年下降,非煤礦山、危險化學品、煙花爆竹和建筑施工等高危行業事故多發狀況得到改善,安全生產水平總體上達到或接近國內先進水平。到2010年,億元GDP安全生產事故死亡率較*年下降35%(全國、全省35%);工礦商貿企業從業人員十萬人死亡率較*年下降25%(全國、全省25%);煤礦百萬噸死亡率較*年下降20%(全國25%);道路交通萬車死亡率較*年下降30%(全國34%)。
三、發展重點
(一)完善安全生產監督管理責任制,健全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體系。建立健全安全生產責任制和領導分工聯系安全生產責任制,各級政府和部門主要負責人是安全生產第一責任人。建立安全生產控制指標體系,將億元GDP安全生產事故死亡率、工礦商貿企業從業人員十萬人死亡率、煤礦百萬噸死亡率、道路交通萬車死亡率等指標納入控制指標體系,實施領導干部安全生產業績考核。進一步健全市、縣兩級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體系,*年,珠暉、石鼓、雁峰、蒸湘四城區成立直屬同級政府的安全生產監督管理機構,市、縣兩級安監局組建安全生產監察執法支隊和執法大隊,執法隊伍工作經費納入同級財政預算。鄉鎮(街道)設立安監站,配備專職安全生產監察員,安全生產任務較重的村(社區)配備兼職安全生產監察員。到2010年,建立10個省級安全生產示范鄉鎮(街道)、30個市級安全生產示范鄉鎮和100個市級安全生產示范社區,全市安全社區建設達到100%。
(二)建立安全生產應急救援體系和安全生產信息系統。從*年開始到2010年,建立*市安全生產應急救援指揮中心和快速反應的專業化救援隊伍。應急救援指揮中心經*市政府*年第8次(12屆67次)常務會議研究同意立項,項目規劃占地50畝(政府行政劃撥),建設資金6500萬元,其中國家、省專項資金3000萬元,項目自籌3500萬元(政府給予一定優惠政策),縣級政府建立安全生產應急救援指揮站。到2008年,利用現代通訊、信息、網絡技術,建立市、縣兩級安全生產信息網、安全生產監管信息庫以及重大危險源和重大事故隱患信息系統等。
(三)加強重大危險源監控和重大事故隱患治理。加強重大危險源監控,到*年建立全市重大危險源監控中心,到2010年建立市、縣、鄉(鎮)、生產經營單位等多級重大危險源監控體系,全市重大危險源(現普查登記的有226處)到2010年全部得到監控。加大政府安全投入,加強重大事故隱患治理和安全科技攻關。市財政每年安排不少于800萬元的重大事故隱患治理基金,用于全市重大事故隱患治理,并隨著財政收入的增長而增加;將安全生產科技項目納入全市科學技術發展計劃,每年優先安排2個以上的安全生產科技項目。
(四)進一步深化安全生產專項整治,關閉整頓不具備安全生產條件企業。進一步深化礦山、危險化學品、道路和水上交通、建筑施工、民爆器材、煙花爆竹、人員密集場所消防安全等專項整治,按照“依法整治、標本兼治、突出重點”的整治原則,把專項整治與落實安全保障制度,日常監督管理與安全生產長效機制結合起來,確保整治工作取得成效。全面實施《安全生產許可證》制度,礦山、危險化學品、煙花爆竹、建筑施工、民爆器材等高危企業必須依法取得《安全生產許可證》,對沒有取得《安全生產許可證》以及不具備安全生產條件的企業依法關閉取締;列入省政府關閉取締的煤礦、非煤礦山企業將按期予以關閉取締。
(五)加強安全設備設施檢驗和作業現場職業衛生監督檢查。開展對安全設施設備,特別是高危行業安全設施設備的檢驗檢測工作,到2008年建立*市安全設施設備檢驗檢測機構,配備專業技術人員,對高危行業設施設備實行發證運行制度。加強作業現場職業衛生監督檢查。目前全市作業現場職業危害比較嚴重,現有職業危害企業1146家,接觸粉塵、毒物和噪聲等職業危害人員4.9萬人,有職業病人8915人,其中塵肺病人7400人。1146家職業危害企業中,只有105家進行職業危害監測,監測率只有9.16%。建立、完善職業衛生監督檢查機制,配備專業監督人員與檢查裝備,加強對礦山、危險化學品、建材、輕工、紡織等職業危害較嚴重行業的監督檢查,*年全市作業現場職業危害監測率達到50%,到2010年監測率達到100%,合格率達到70%。
四、實施措施
統籌安全生產與國民經濟同步協調發展;加強對安全生產工作的領導,實行責任追究制;完善安全生產目標管理考核;加大安全生產投入;編制安全生產專項規劃;全面實施《安全生產許可證條例》;實施工傷保險和安全生產風險抵押金制度;認真做好安全生產宣傳教育工作,提高全民安全生產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