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校內外教育活動管理制度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浩瀚的大漠,燃燒著中原測井將士火熱的創業激情。從依奇里克大山腳下到大漠腹地,從庫車到401工區,從山下零上十幾度到山頂零下幾度的溫差里,七名將士,把汗水灑在了這里,把相思藏在了心底,把寂寞埋在了大漠里,把足跡深深地印在了西部山區。
為實現三個“三分之一”戰略部署,我們隊員從3月17日告別妻子兒女,走出家門奔赴陜北,苦戰十二天完成了三口完井。接到公司通知,要求立即趕往新疆作業區,連續六天的艱苦跋涉,于4月6日早上9點順利到達離庫車縣城約50公里的路口,同早已等候在那里的項目副經理回合。經過他簡單的介紹,我們便又驅車直奔依奇克里山區的井場,3個多小時的顛波,終于跑完了50多公里的山路。到達井場后大家顧不上疲勞和饑餓,馬上投入到施工之中。
大家一個信念,把壓力作為動力,以我們的拼搏精神,一流的測井技術去感染、熏陶他們。之后一連就是三天我們吃在山上,睡在車上,保質、保量、快速的完成了4口完井的測井任務。當甲方老極拿到全優的地質資料時,從心里掏出了一句話:“沒想到哇!你們的設備雖然不是一流的,但你們的技術水平和敬業精神卻是無比的,辛苦了,謝謝。”此時我們知足了,大家也從心里笑了,因為這是對我們工作最好的肯定。
13日,又接到2-6井射孔的通知,這是一口準備放棄老井,但也是到達新疆后的第一口射孔井,第一炮是否能“打響”很是關鍵。我們暗下決心,一定要打響第一炮。等兩槍響過后,奇跡出現了,該井噴了。看著滿地的原油,老板傻了不知所措,待驚喜過后,他緊緊握著我們的手說:“真厲害,值的信賴”。
老井的井噴使401區塊的早期老井煥發了生機,這一炮也把其他老板驚醒了,順之而來的是給帶來了巨大的工作量。甲方老板紛紛要求現場補測老井三樣,現場定方案打橋塞、射孔、補孔,壓的我們喘不過氣來,生產任務一口接一口,連續的轉井使我們每天睡眠不足4小時。
特別是4月17日這一天,早9:00開始工作7-3b井射孔,接著8-100測固井,完后l38井進行橋塞、射孔。接下來又轉a5井射孔,之后又到l4-1測自磁,完后又轉l4射孔,緊接著又轉4-3b進行橋塞、射孔。21個小時連續轉井7口,一直干到第二天清晨6:00我們才有點時間在現場休息一下。連續的作戰使全隊隊員疲憊不堪,新黨員雖然身體素質差,作為操作員他不能休息,一切都需要他,只有靠風油精提神;老師傅抽時間躺在冰冷的油管上睡上一覺,一會就鼾聲不止;司機用冰冷的涼水沖頭驅逐睡蟲。雖然在海拔2600多米的高山上,夜間的低溫仍然沒有掃除我們的疲勞。此時最不想的是甲方人員又找來要求測井。我們咬牙又沖了上去。這樣高頻率、高強度的運轉,使我們連基本的吃飯都無法保證,早上8:30吃一包用冷水泡的快餐面,下午6:00又是一包,凌晨3:00又是一包。隊上很多同志本來胃就不好,吃了吐,吐了又接著又干。隊長、操作員在家就對快餐面反感,可是為了不丟市場我們能吃下一切。
儀修工程師,因連續幾天的快餐面,肚子提出抗議,餓的實在受不了,就去附近井隊想買個饅頭墊一下,但得到的回答卻是:給誰干革命找誰去要去。一個近50歲的工程師為了吃個饅頭啊!得到的卻是比一個乞丐還要尷尬的局面。
為了讓大家吃上飯,隊長帶我們去借米,借白菜,司機帶著徒弟去挖野菜回來給全隊拌著吃,這就是我們實實在在的生活——在這種艱難的條件下,我們咬著牙,含著淚,苦干了20天,截止4月30日,我們共完成××*井次,為公司創收產值××××多萬。
我們累了,實在是太累了,我們不求別的,就想躺在向陽的山坡上好好睡一覺,可是不行啊。望著一口口油井的復活,甲方老板們笑了,可我們卻哭了。因為這井里流出的不光是油,還有弟兄們的汗水和淚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