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責任勝于能力個人讀后感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責任”,在我的心中早就不是普普通通的兩個字了。記得高中時候我的班主任就告誡我們:“能力不足責任可補,責任不足能力不可補”。我一直把這句話記在心里,今天讀了《責任勝于能力》這本書,對“責任”二字又更深刻的認識,并感到更沉重。
《責任勝于能力》以大量的事實精辟地闡述了責任就是一種使命,責任體現在細節中,決定著每件事情的成敗。作為一名安全工作者,我更加體會到,責任重于泰山,責任保證安全,責任從細節做起的重要性。
市場競爭日益激烈的今天,頻繁的安全事故能使任何一家企業走向衰敗與死亡,每天我們都能通過從電視新聞、報紙、網頁甚至于自己的身邊看到各種安全事故給個人、家庭以及社會帶來的損失與痛苦。雖然人們都在珍惜生命,但從事故分析結果上來看,我們卻又總能見到這樣的事實:那些傷人性命,吞噬財產的熊熊烈火可能就是那個忘記掐滅的煙頭,而那從高空墜落的作業人員則往往是因為安全帶的疏忽。安全與危險只是一瞬間,但從事故背后總能找到安全與責任的蛛絲馬跡。
危險與敷衍同行,安全與責任相伴!安全工作只有起點,沒有終點。從事火電行業的我們,必須牢固樹立“安全第一”的思想意識。必須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端正自己的工作態度,在心中烙上“責任重于泰山”的責任意識,時刻緊繃安全之弦,從嚴要求,人人都控制好自己份內的每個細節,安全生產就有保障。
1899年5月2日晚,一隊沙皇憲兵突然闖入列寧的住處,面對這突如其來的搜查,列寧從容鎮定地給憲兵遞上椅子,請他們站上去,從柜子的頂層搜起。憲兵們爬上椅子開始搜查。一開始,他們查得非常仔細,但是,看著看著,就被一疊又一疊的統計資料匯編弄得昏頭脹腦。不久,憲兵們的耐心失去了,當搜到下面幾格的材料時,只是匆匆地拉開掃了幾眼就不再搜索了。最后,扔下滿屋的紙張卡片,一無所獲地離去。而列寧最重要的那些秘密文件和書信,卻正是放在柜子下面的幾個格子里。列寧的小故事就告訴了我們一個道理要多觀察、思考,做每一件事都要考慮細節,避免一切可以避免的事故,這樣安全就在我們身邊了
有人說,如果將企業比作一部高速運轉的機器的話,那么我們每天面臨的安全監管工作就是整部機器的軸心,我們抓安全工作的好與壞關系到企業運作的好與壞。為什么相同性質的企業有強弱之分,他們之間的差異在哪里?產品嗎、能力嗎、設施嗎?都不全是,對我們而言,是我們對待工作的負責任態度和對細節的把握!
安全生產從我做起。企業就像一個木桶,我們廣大職工就是組成我們企業這個木桶的每塊木頭,木桶裝水的多少,不是取決于木桶有多大,有多高,而是取決于我們組成這個木桶的木塊中最短的一塊有多長。同樣,一個企業的安全生產是否能長久持續下去,不是取決于我們的企業有多少錢的投入,也不取決于我們企業組織多少專業消防人員,在關鍵時刻往往取決我們每一個人是否具備良好的責任意識和關注細節的意識,是否時時刻刻把安全生產放在心頭,把安全生產放在工作的第一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