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農業機械化糧食增產的關鍵技術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摘要:闡述了農業機械化在糧食增產減損方面的潛力,并介紹了關鍵技術。
關鍵詞:機械;糧食增產減損;潛力;關鍵技術
我國作為典型的農業生產大國。隨著城市化進程的不斷發展,再加上全球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受制于耕地紅線、人力資源的限制,在現有的糧食產量基礎上增產減損難度很大。我國人口基數龐大,保障國家糧食供應鏈,確保糧食安全就是守護人民的生命線。重視糧食生產,學會增產減損,做好加減法,是提升耕地利用率、糧食收益的根本之法。
1糧食機械化生產是增產減損的有效技術手段
農業機械化作為提高我國農業化生產力、加快我國農業化機械化轉型的重要手段,是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戰略、促進糧食增產增收、提高人民美好生活水平的必經之路。
1.1農業機械化生產是穩固糧食生產基礎的有效手段
1.1.1農業機械化是“糧技交融”的有效手段農業機械作為現代機械化農業生產的重要組成部分,兼顧了糧食生產的全過程,從播種、澆灌、殺蟲、收獲等一系列過程,均有農業機械的參與和貢獻,農業機械化作業實現了水、肥、藥、機的一體化發展,實現了水肥、種肥的同步作業,提高了灌溉、施肥、播種質量,減少了人力消耗,適用于大范圍的種植面積,能夠提高農業生產效率,促進糧食增產減損。
1.1.2農業機械化是“藏糧于地”的有效手段農業機械化打破了傳統的先耕再種的作業流程,實現了在收后秸稈全覆蓋情況下的免耕播種,能夠利用大型機械化設備將過程工序進行整合落實,避免了傳統的秸稈焚燒環節,有利于保護土壤環境,提高土質肥力,保護空氣環境質量,提高農業生產效率。
1.2農業機械化生產是適時播種收獲的關鍵技術
1.2.1及時播種要想按步驟完成收、耕、播種3個階段的任務,傳統的人工作業工時在15~20天左右;如果采用農業機械一體化作業,工期會縮短至3~6天左右,農業機械化提高了作業效率,縮短了茬口的銜接段日期,為下階段的農作物播種、生長爭取了更多的時間,增擴生長周期。
1.2.2及時收獲農業生產對于作物成熟度的把控十分嚴格,作物成熟度的波動對于農機收獲的折損率有很大的影響。例如,小麥成熟期的特點是短促集中,最適宜的收割期僅有四五天,人工收割的效率極其低下,如果大規模種植,就容易顧此失彼,錯過最佳的收割期;而農機作業能夠縮短工作周期,保證在最適收獲期收獲。
1.3農業機械化是農業抗災救災的有效手段眾所周知,季節氣候、自然災害對農業生產效益的影響最為明顯,臺風、旱澇災害都是農業生產的不利因素。農業機械區別于人力作業,具有在惡劣天氣下正常作業的抗干擾能力,農業應急救災的能力很高,在一定程度上能夠有效緩解并彌補了農業災害帶來的經濟損失和糧食安全危害。主要體現在以下方面:①降低雨災影響。連續陰雨天氣會對作物根部的呼吸和正常生長造成不利影響。而利用農業機械濕地作業的技術優勢,能夠完成收割工作,利用干燥倉對潮濕作物進行干燥儲藏,能夠減少因濕氣霉變的糧食現象。②降低風災影響。風災會使區域內農作物出現秸稈倒伏的現象。而農業機械能夠通過加裝強制收采機械裝置實現對倒伏作物的糧食收割,實現在自然災害情況下的增產減損。③降低旱災影響。在現代農業中,常采用噴灌飛機、探頭、水泵等對田間進行定時灌溉,保證作物正常生長過程中的水分要求。④降低蟲災影響。采用機械化的噴灌,能夠實現無死角殺蟲,提高作物產量,實現增產減損。
1.4農業機械化是糧食生產力的重要保障隨著城市化進程的不斷深入發展,越來越多的人選擇棄農從工、從商,這導致農業生產勞動力市場人力資源匱乏。而農業機械化生產對于解決人力成本、優化農業生產用工結構大有裨益。隨著農業機械化在全國范圍內的推廣和發展,越來越多的農民對農業機械生產作業的依賴越來越重。
2糧食機械化增產減損的關鍵技術內容
2.1種植環節在傳統的農作物播種環節,常存在播種行距、株距不均衡的問題,間距問題會影響后期作物的生長情況,過密會導致植物間的光合作用效率降低,產量下降;過稀疏會導致耕地面積不能得到充分有效利用,導致種子浪費嚴重。為此,可以從以下方面完善農機作業技術:①利用農機固定作業模式的一大優勢,在播種前調整播種的行距、株距等參數,實現機械化的均勻播種。在播種過程中,利用農機的種肥一體化技術,能有效提高作物的出芽率。②利用我國自主研發的北斗導航系統,實現遠程的路線規劃,能夠有效解決“傳統農機播種路線不直”的問題。③應用先進的移栽技術,能夠有效縮短茬口的收播時間,為下一茬口的作物生長周期爭取時間。
2.2田間環節積極優化智能化防害技術和節能灌溉技術。通過監測分析害蟲情況,自動精量控制噴灑藥物,優化作物農藥殘留現狀,降低食品安全風險。通過無人機設備實現田間地頭的無人化實時監控,能夠及時發現并解決問題。通過智能化節水技術智能檢測根系儲水情況,并根據實時數據進行變量控水灌溉。
參考文獻
[1]桑明偉.發展農業機械化促進本地區糧食增產[J].現代農業,2011(04):100.
[2]桑亞麗,杜俊峰.加快農業機械化進程是促進糧食增產的重要途徑[J].農村·農業·農民,2005(12):20-21.
作者:陳結華 單位:潛山市黃鋪農機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