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動物免疫抗體不合格原因與對策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摘要:免疫效果不僅受疫苗本身質量、免疫操作技術、樣品采集運輸、保存等外部原因影響,也被動物機體免疫應答等內部因素制約。該文總結了動物免疫失敗的原因,簡要分析并針對原因提出解決辦法,以期提高動物免疫成功率。
關鍵詞:免疫;檢測;管理
免疫接種是預防動物傳染病諸多手段中使用最廣泛、最經濟、最有效的一種。但免疫存在一定的失敗概率,筆者結合自身工作實際,歸納總結免疫失敗的幾方面原因。
1疫苗因素
1.1生產廠家生物制品生產廠家眾多,品種繁雜,一定要首選國家主管部門正式批準生產的合格疫苗產品。部分養殖戶為壓低生產成本,選購一些價格低廉品質無法保證的疫苗,造成免疫失敗。
1.2運輸條件生物制品其本身就存在一定特殊性,從疫苗出廠到防疫員或畜主手中的一系列環節中,運輸條件如果不符合要求會直接影響疫苗效力。
1.3保存條件必須嚴格按照說明書要求保存,疫苗一般需要低溫避光保存,常用的滅活苗保存溫度2~8℃,弱毒活疫苗保存溫度-20~-15℃,保存溫度要求穩定,嚴禁反復融凍。溫度過高或過低均會影響疫苗質量,導致免疫效果大打折扣;部分飼養戶疫苗擺放混亂,取用隨意,先入后出的情況下可能導致部分疫苗過期[1]。1.4使用前檢查免疫開始前,個別防疫人員沒有檢查疫苗外表包裝和標簽是否破損、漏氣、過期等情況,未查看疫苗物理性狀是否有顏色異常、沉淀等情況,使用上述疫苗,免疫效果必然無法保證。
2免疫操作因素
2.1免疫前準備免疫前一定要做好臨床觀察,了解動物身體狀況、既往免疫史及病史,如堅持對處于亞健康狀態或者正處于疾病潛伏期以及妊娠期的動物進行免疫,免疫效果會受到影響。免疫開始前,疫苗要充分搖勻,沒有充分搖勻或搖晃震蕩過于激烈,都可能導致有效抗原不足。疫苗使用前要用溫水回溫,沒有回溫會使動物體產生較大應激,影響疫苗吸收,若回溫的水溫過高,可能直接影響免疫效果。稀釋疫苗時要按照說明書要求配比進行稀釋,用水稀釋時要選用生理鹽水,不能使用自來水,因為自來水中的一些離子可能會對疫苗造成影響。
2.2免疫過程中按照疫苗說明書免疫劑量注射,用量過大可能引起免疫耐受,甚至引起動物死亡,用量過少不能刺激應有的免疫應答。實際工作中,部分防疫員憑經驗更改注射劑量,最終影響免疫效果。防疫人員經驗或準備不足,注射時選用的注射器針頭型號不符或下針角度、部位不準,導致針頭沒有完全深入到肌肉層中,甚至個別動物脂肪層太厚,都會導致疫苗實際免疫劑量不足造成免疫不確實[2]。防疫人員保定工作沒做好,或是注射器拔出速度過快帶出部分疫苗液,導致實際免疫劑量不足。防疫人員同時或短時間內免疫兩種疫苗,可能相互拮抗,導致免疫抗體不達標。例如免疫豬瘟、豬口蹄疫兩種疫苗,建議間隔7d以上,必須同時免疫的情況下,分開在不同部位注射。
2.3免疫細節
2.3.1免疫方式以新城疫免疫為例,滴鼻、點眼免疫,免疫劑量穩定,效果較好,但工作量大,人力成本較高,更適用于中小養殖戶;飲水免疫,散養戶不能確保全部被飲用完畢,即使倍量免疫也難以保證個體實際獲得疫苗劑量足夠,但對于規模飼養場來說操作方便,可適當加大免疫劑量和免疫頻次,保障免疫效果。布魯氏菌病使用的是S2疫苗,口服法免疫時,對保定要求較低,同時孕畜也不受影響,但更注重個人安全防護,免疫劑量羊每頭1頭份,牛每頭5頭份;注射法免疫限制較多,不能用于孕畜、牛和小尾寒羊,但是免疫效果更穩定,對于普通山羊和綿羊的免疫劑量也相對更少,分別為0.25頭份,0.5頭份。
2.3.2免疫次數實際免疫過程中,很多動物在首次免疫時抗體水平往往都不是很理想,甚至剛剛更換新疫苗毒株后的第一次免疫的效果也不好,通常都要進行第二次加強免疫,才容易達到較高的免疫抗體水平。
2.3.3母源抗體實際養殖中,散養戶進行補欄時隨意性較強,幼齡畜禽母源抗體水平參差不齊,免疫接種過早,母體抗原水平過高,干擾后天免疫,難以產生應有的免疫應答,導致免疫失敗;接種過遲,會產生一段免疫空白期,降低免疫整體的保護作用。所以應重視母源抗體對疫苗的干擾作用,制定合理的免疫程序,選擇合適的時機進行免疫接種[3]。
3采樣原因
按照文件要求,遵守操作規程采集樣品,采血部位要嚴格消毒,防止污染,避免產生氣泡或溶血。采集的樣品數量不夠或全血量不足(一般情況下,禽、牛、羊血液樣品不少于2mL,豬血液樣品不少于3mL),會直接導致結果不合格。血樣采集時,要把注射器繼續往后退一段距離,內部剩余空間太小會影響血清的析出,進而影響檢測結果。采樣速度過快,沒有靜置至血液凝固就移動和保存或運輸過程中顛簸震蕩較劇烈等都有可能造成溶血,直接影響抗體檢測結果。夏季血液采集后如果不能及時送檢,應待血液凝固后4℃冷藏保存。動物在免疫接種后,要經過一段時間才可以產生免疫抗體,并逐漸上升達到峰值后回落。一般來說,豬口蹄疫免疫28d后,豬瘟、牛羊口蹄疫及禽流感、新城疫免疫21d后,抗體會達到峰值,采樣時間太早,動物體內免疫抗體還沒有產生,太晚,免疫抗體又回落到到很低水平,所以制定科學合理的免疫程序對提升整體免疫抗體合格率至關重要[4]。動物中不同種類對同一種免疫原的應答有很大差別,同一種動物的不同品系,甚至不同個體同一種免疫原的應答也不一樣,同一個體對疫苗的不同毒株的反應強弱也有所差別。有的動物個體還帶有先天免疫缺陷,會直接導致免疫失敗,實際工作中多次遇到豬口蹄疫O-A二價疫苗、O型和A型免疫抗體檢測結果不同,采樣個體原因對疫苗毒株敏感性的不同也會導致結果存在一定差異。通常情況下免疫抗體合格率都是以村為單位衡量,我區部分村養殖量極少,總體樣本量太小,一旦出現個別動物免疫抗體不合格,對整體免疫抗體合格率造成較大影響。
4其他因素
畜主給動物投喂糖皮質激素類固醇、抗生素或抗真菌藥物等免疫抑制劑,或動物免疫組織器官損傷,免疫系統遭到破壞而造成的免疫應答功能障礙,影響免疫細胞活性,干擾抗原的遞呈,或抑制或阻斷免疫抗體的形成,引起機體對疾病的敏感性提高,抗病能力下降,造成低致病力的病原體或弱毒疫苗也可能感染發病。飼養場戶更改飼養環境,更換飼養員,調整飼料、疫苗、消毒藥物等情況也都可能會對動物造成一定應激反應,影響免疫效果。圈舍整體飼養密度過大、通風不好、衛生狀況差,環境中存在大量的病原微生物,免疫時動物已被感染,都會影響疫苗免疫效果。消毒不徹底或使用劣質消毒藥品,都可能會導致二氧化硫、硫化氫等有害氣體超標,造成動物群體應激反應。飼料中營養配比不合理,應該隨動物的不同生長階段調整飼料的營養配比,一定要滿足動物體生長發育所必需的碳水化合物、蛋白質、脂肪等營養物質。一些維生素、氨基酸等微量元素對機體內抗體的產生起著重要的作用,例如維生素E缺乏將會引起免疫抑制,影響免疫效果。為降低采樣對動物產蛋、產奶等生產性能的影響,采樣時畜主大多刻意回避體質好、生產性能高的個體,更傾向于挑選瘦弱、生產性能偏低的畜禽,也為了方便保定,減少人力,實際中也更愿意挑選幼年和老年動物,一般來說都要比青壯年動物免疫應答能力差,懷孕動物免疫應答能力明顯受到抑制,這也是平時把“病、弱、孕、仔”動物歸為不應免疫一類的原因。實際養殖中,畜主為壓縮生產成本,減少建設圈舍及維護方面的開銷,經常選擇混群飼養,很難區分免疫過與未免疫過的動物,再加上新生、補欄、出欄等群體變更情況,后續開展補免及采樣工作時將更加困難,存在漏免動物,會對整體的免疫抗體合格率產生影響。
5整改舉措
5.1強化疫苗監管增強疫苗在運輸、保存、使用等各個環節的監管力度。嚴格按照說明書要求保存和使用疫苗,統一放在專門的冷鏈設備內,不得與其它物品公用。定時檢查并記錄保存溫度,詳細填寫領取發放記錄,保證疫苗先入先出,有破損、漏氣、顏色異常、沉淀等情況的疫苗,不再繼續使用。
5.2落實防疫細節繼續加大對防疫人員的業務理論知識的培訓力度,高度重視防疫前準備工作的一系列注意事項。充分理解掌握應免動物范疇,各種疫苗的正確使用方法等,配備好相應的防疫器具及藥品。增加動物防疫現場技術指導檢查的頻次和力度,可以更加直觀地發現防疫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并予以及時指出并糾正,逐步完善防疫隊伍整體免疫操作技術。增強整體責任感、榮譽感,減少個人主觀隨意性,堅持履行好按規定執行,按要求防疫的職責。因地制宜,因時制宜,選用適當的免疫方法,規避母源抗體的干擾,通過加強免疫等手段達到更高免疫抗體水平,提升免疫效果。
5.3加強實驗室管理各種儀器設備、化學試劑等物品設專人負責。按照相關規定定期對各種儀器設備進行維護和校準,使用過的儀器設備要及時徹底的清洗和消毒。建立和完善使用登記制度,及時準確填寫儀器設備使用時間和試劑的購入批次、使用銷毀等各項記錄。對于檢測中發現的陽性樣品,應及時按照規定程序處理。對于含有病原微生物的廢棄物,要嚴格執行無害化處理。加強業務培訓。切實提升檢驗人員整體的理論知識和業務技能水平,最大限度降低由于檢驗人員個體間操作技術的差異對檢測結果產生的影響。
5.4強化采樣技術必須嚴格按文件及操作規程要求,采集足夠數量和全血量的樣品,針頭帽蓋緊,并在注射器內留出一段空間便于血清析出,靜置后再運輸,過程中努力避免顛簸震蕩等各種原因導致的溶血。制定科學合理的免疫程序,只有采樣時間處在免疫抗體效價最高的時間段內,才更容易達到合格標準。采樣時盡量挑選健康的成年動物,經過多次免疫,免疫抗體水平較高,均勻一致的樣本來源可以最大限度降低個體差別導致的免疫抗體水平差異。對于養殖量較小的村可以多個村合并采樣檢測,同時加強各部門溝通合作,檢測后發現問題及時反饋,提出合理化建議,指導防疫人員及時進行補免,保障免疫質量。5.5加強飼養管理采樣前,建議飼養戶保持飼養環境、人員、飼料的穩定;提升飼料營養和微量元素水平,改善衛生狀況,做好消毒,不要隨意添加抗生素或抗真菌藥物,減少對動物健康造成的影響。加強對養殖戶的宣傳和培訓,提升對規范化養殖、程序化防疫的認識,自覺加強飼養管理,減少免錯和漏免的情況,從根本上提升免疫質量。建議適當提高基層防疫員的補貼待遇,調動工作積極性,同時加強防疫人員力量儲備,廣泛吸取年輕、有專業技能的人員進入防疫隊伍,解決防疫隊伍老齡化問題,為防疫工作提供長期、穩定的保障。尋求突破,嘗試由政府購買獸醫社會化服務的機制,制定具體管理細則,并對承擔的業務進行全面考核驗收,確保防疫工作的有效落實。
6小結
有效的免疫不僅能提高動物機體抵御疫病能力,更是節省成本、保證畜牧業生產安全、提高經濟效益的重要環節,飼養場戶應提高思想認識,把免疫與日常的飼養管理工作完美結合,多措并舉,規范操作,在畜牧業生產中讓成功免疫的效益真正體現出來,從而使畜牧業生產管理體系更加建全,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更加顯著。
參考文獻:
[1]劉建新.基層動物強制免疫和抗體檢測工作的認識與思考[J].湖南畜牧獸醫,2020(2):28-29.
[2]楊紅美,鄒友強,秦萬強.2020年務川縣動物強制免疫抗體檢測分析[J].中國畜禽種業,2021,17(4):26-27.
[3]李家秀,陳秀娟,何三香.基層動物強制免疫和抗體檢測工作的實踐[J].中國畜禽種業,2021,17(4):68-69.
[4]沈艷萍.基層免疫抗體合格率低的原因及應對措施[J].云南農業,2014(3):39-41.疫病防治
作者:張磊 單位:遼寧省旅順口區農業發展服務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