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學生歷史學科核心素養探析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2016年9月,《中國學生發展核心素養》發布,與之相適應的普通高中各學科課程標準于2017年正式發布,2020年進行修訂,以發展學生核心素養為指針的基礎教育課程改革正闊步前行。本輪課程改革呈現出以下幾個新特征:一是新目標,即培養學生發展核心素養和學科核心素養;二是新框架,即以發展學生核心素養為目標的包含各個學科核心素養的框架體系;三是新任務,即基于學生發展核心素養和學科核心素養的學科教學改革任務。當前,一線歷史教學、教研工作面臨的重要任務是,實現學生發展核心素養和歷史學科核心素養的有效落地。本文試從四個方面探討培養學生歷史學科核心素養應處理好的四個關系。
一、處理好學生發展核心素養和歷史學科核心素養的關系:分力與合力
從邏輯關系上看,學生發展核心素養是先于學科核心素養而制定的。歷史學科核心素養是以學生發展核心素養為主要依據,基于歷史學科本質特征和歷史教育內在要求,經過充分研究和論證形成的。學生發展核心素養總領各學科核心素養,而各學科核心素養具體貫徹落實學生發展核心素養。從達成關系上看,在教育實踐中,學生發展核心素養的培養必定要通過各學科核心素養的培養達成。二者猶如傘柄和傘骨,傘柄代表學生發展核心素養,傘骨代表各個學科核心素養,只有二者形成合力,才能撐起培養學生發展核心素養這把傘。要落實學生發展核心素養,學科課堂是主陣地,教師通過每一節課達成學生學科核心素養的培養目標,進而落實學生發展核心素養的培養目標。從內容關系上看,一切事物的發展皆有其歷史。從這個角度看,學生發展核心素養能夠在歷史學科中找到依托和支撐。在“人文底蘊”方面,歷史學科系統展示了古今中外人文領域取得的主要成就,豐富厚重的歷史為學生的“人文積淀、人文情懷”提供了良好的學科平臺。在“科學精神”方面,歷史學科的“史料實證”包含了去偽存真、追求實證的科學態度、方法和理性精神。上下五千年的歷史之于“國情歷史”,中國古代的輝煌和近代的屈辱之于“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古今東西方文明的差異和碰撞之于“文化的多樣性和差異性、參與跨文化交流”等,都直接指向了歷史教學的責任和價值取向。因此,歷史教師應在培養學生歷史學科核心素養的同時,關注學生發展核心素養體系的整體布局,將分力凝聚為合力,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二、處理好歷史學科核心素養與其他學科核心素養的關系:互補與互助
各學科對學生發展核心素養的著力點和角度不同,缺少了哪門學科的支撐,學生發展核心素養的體系都不完善。各領域、各學科之間形成了一種互補、互助的關系。不同學科核心素養之間能夠起到相互促進作用。例如,地理學科中的“人地協調觀”,對于歷史學科中的“時空觀念”的達成具有現實的借鑒意義。不同學科核心素養還存在部分培養目標指向重合或相似的情況,即各個學科有公共的領域,且能夠相互助力。做好二者的互補和互助,一是要秉持一種開放的心態,各學科不能故步自封;二是要搭建一條學科之間融通的渠道,使學科之間互相借力,相互促進;三是要追求教育合力,形成學科教學對學生發展核心素養的支撐力,實現學生核心素養的全面發展和綜合素質的整體提高。
三、處理好歷史學科核心素養和傳統課程目標的關系:傳承與創新
培養學生歷史學科核心素養要注重對以往課程改革成果的傳承和發展。相較于以往的歷史學科課程目標,歷史學科核心素養表現出了幾個特性。一是延續性和繼承性。確立學生發展核心素養培養目標是我國課程改革發展的產物,因此本次改革必定是對以往課程改革的延續,繼承了以往課程改革的優秀成果和成功經驗。二是穩定性和發展性。本次以核心素養培養為目標的課程改革,注重教學改革、評價改革、考試招生制度改革乃至基礎教育改革的配套發展和整體穩定,注重穩步推進基礎教育各項改革的協調發展和國民素質的整體提高。因此,對于歷史教學來說,培養學生歷史學科核心素養要注重傳承與創新。一是要做好傳承工作。教師要充分繼承以往課程改革和教學實踐中積累的成功經驗和有效做法。二是要做好創新工作。教師需明確思維品質和關鍵能力是核心素養的落腳點,運用創新思維,改革教學方式,把提升學生的歷史思維品質和關鍵能力作為主要方向,切實關注學生的可持續發展。
四、處理好初中和高中學段學科核心素養培養的關系:統一與漸進
在不同學段、不同年級,由于學生的智力發展水平、認知水平和心理特征不同,因此對學科核心素養發展的要求存在深度、高度、廣度上的差異。對思維品質的水平和關鍵能力的層次要求不同,使初高中學段和相同學段不同年級的歷史學科核心素養又具有了漸進性。一是初高中對接,整體構建學生歷史學科核心素養體系。對于歷史學科教育來說,我們既要明確初高中課程標準對學生核心素養的具體要求,又要把握歷史學科教育的整體要求。初中歷史學科教學要有對高中歷史學科教學的前瞻性呼應,即初中教師在實施初中階段歷史學科核心素養培養的同時,要明確高中歷史學科核心素養的培養要求,實現對高中歷史教學的有效支撐。高中歷史學科教學要有對初中歷史學科教學的承接性呼應,即高中教師要明確初中階段歷史學科核心素養的具體要求,同時明確學生在歷史學科核心素養方面的現狀,充分利用學生的學科素養基礎,實現高中階段歷史學科核心素養水平的持續提升。二是分年級推進,梯度提升學生歷史學科核心素養的培養水平。教師要結合“學業質量標準”的水平指標,實施不同層次的學科核心素養培養,使學生學科核心素養水平從低年級到高年級漸進式發展。在教學中,教師應根據學生的發展水平,注意學科核心素養培養目標的梯度,明確歷史學科核心素養五個方面發展的差異性。這五個方面在教和學的達成難度上不同,“時空觀念”“家國情懷”是比較容易達成的素養要求,而“唯物史觀”“史料實證”“歷史解釋”三個方面相對抽象,屬于難以達成的素養要求,需要教師區別對待。同時,教師要認識到不同學生表現出來的差異性,精心設計學科核心素養培養預案,使其更適應學生的個體差異。
作者:李秀忠 單位:新鄉市第一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