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高中生物概念教學途徑淺析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摘要:概念教學為高中生物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可對學生學習相關知識、進行實驗探究造成直接影響。但通過翻閱生物學教材可以發現,部分知識之間的聯系不夠緊密,憑借學生的能力無法做到構建科學完善的知識體系,對其學習與發展造成了制約。因此,筆者結合實際教學經驗,從問題、對策兩個方面入手進行研究。
生物學概念涉及生命現象及生命活動,是學生走進生物世界的基礎。但通過調查發現,多數學生對概念學習不感興趣,認為其是枯燥乏味的。而這對高中生物教學的效率提升造成了直接影響,對學生的成長與發展造成間接影響。因此,如何開展高效的高中生物學概念教學,成了教師不得不深入思考的問題。鑒于其涉及較多內容,所以,下面進行深入研究,旨在為教師帶來一定啟發,提高高中生物概念教學的實效性,推動學生的成長與發展。
一、高中生物學概念教學存在的問題
1.目標定位
概念教學為高中生物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其涉及理論知識與實踐內容,只有做到理論與實踐的有機結合,才可幫助學生快速理解、掌握知識,從而提高生物學概念教學的效率、質量。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推進,教學目標變成了三維目標,即:知識、能力、情感態度價值觀。而受各種因素的影響,教師在解析新課程目標定位時,出現了重能力、輕知識的問題,導致概念教學被弱化。例如在教學DNA是主要的遺傳物質時,很多教師會將其歸納為科學方法體驗課,忽視DNA為主要遺傳物質的概念教授。
2.急于求成
高中教學與高考密切相關,而高考是學生成長發展中面對的第一個分水嶺,只有在高考中取得良好成績,學生才可以接受更好的教育,成長為國家所需要的人才。由于高中生物學任務太重,導致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往往存在急于求成的問題。即:為了幫助學生更好地記憶某一概念,會開展重復機械的訓練、背誦。在這種情況下,學生會產生錯誤認知。即:只要自己把這些概念背熟了、能夠將遇到的各種題目解決,便是理解了知識。例如在教學同源染色體概念時,部分教師將重點放在了定義的要點上,即:是減數分裂中配對的染色體,一般來說大小和形態相同,一個來自父方一個來自母方。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生對相關要點進行了深入記憶,基于定義解決相關問題。但課后,很多學生會追問教師為什么一個來自父方,一個來自母方,可以被稱為同源。
3.學生參與度不足
當前概念教學中還存在重講授輕動手的問題。即:教師圍繞概念進行詳細講解,學生拿筆進行記錄和勾畫。由于這種教學活動存在學生參與度不足的問題,所以概念教學的實效性與理想存在較大差異。例如在教學減數分裂的相關知識時,教師在課堂上基于圖片或視頻進行了詳細講解,學生在課下認真聽講,并根據教師所講內容進行了勾畫、記錄。看起來課堂教學是生動的。但是在第二節課中,教師繼續呈現了相關實驗,引導學生識別同源染色體、判斷細胞所處分裂時期,而很多學生的表現為:無法快速準確地進行判斷、識別。
4.輕概念體系
幫助學生構建科學完善的概念體系是教學目標之一,這是因為完善的概念體系可以幫助學生靈活運用所學知識,為其更好地成長與發展提供保障。而在當前的高中生物概念教學中,多數教師并未將知識概念的聯系重視起來,僅是對相關知識進行單獨講解,導致學生獲得的知識為凌亂的、無序的,導致學生在今后遇到相關問題后,無法靈活運用所學知識。
二、高中生物學概念教學對策
1.進行科學探究,提高高中生物學概念教學的實效性
在長時間的研究中發現,如果學生能夠親身經歷知識形成的過程,便可對其進行深入了解,并形成相應認知。所以,在高中生物學概念教學中,教師不妨將這一方式利用起來,通過引導學生科學探究,提高生物概念教學的實效性。例如在教學“減數分裂”的相關知識時,教師便可采用這一方式進行概念教授,確保學生可真正掌握概念并對生物學習產生較大興趣。考慮到課堂導入環節可對教學活動的實效性造成直接影響,所以,教師在開展教學活動前,對相關故事、預測進行了收集,然后以此進行新課導入。比如,可將魏斯曼預言引入,使學生基于這一預測進行實驗探究,通過對比觀察、有效辯論了解染色體的相關概念。由于學生對有絲分裂較為熟悉,所以會結合自身知識體系進行對比,從而發現染色體成對出現的現象。在學生了解這一發現后,教師及時引入同源染色體的名字,并引導學生對其行為進行觀察,可使學生掌握減數分裂的過程及特點,從而對相關概念進行深入了解。在這樣的教學活動中,教師遵循了以學生為主體的原則,并引導學生對相關知識進行了探究,所以,學生可親身經歷提出問題、做出假設、觀察實驗、分析推導等過程,從而快速理解抽象的概念,形成相應知識體系。由此可見,將科學探究這一方式利用起來,開展高中生物學概念教學,有利于學生體驗知識形成的過程,為其快速有效地掌握相關知識提供保障,為學生感知生物學習的魅力奠定基礎,為學生的成長與發展奠定良好基礎。
2.進行分步建構,提高高中生物學概念教學的實效性
概念形成過程可看作自我建構過程,所以,在開展高中生物學概念教學時,教師需要以此為入手點,通過分布建構這一方式,實現概念的有效教授,確保學生更好地成長與發展。例如,在教學“同源染色體”時,教師需明確如果僅是通過減數分裂這部分知識便讓學生了解同源染色體是什么是不太可能的。這是因為同源染色體涉及較多內容,只有學生真正掌握了這些內容,才可完成對相關概念的了解。因此,在教學活動中,教師可以采用分布建構這一方式,使學生明確同源染色體與相關知識的聯系,切實經歷概念的發展過程,從而更好地理解知識、掌握知識。以教學減數分裂的相關知識為例,教師可以先闡述事實性概念,然后利用相應實驗引導學生進行觀察。由于學生親自參與到了教學活動中,所以可以加深對相關概念的理解。在學習受精作用的相關知識時,教師可以基于受精過程及個體發育的知識,給予學生引導,通過啟發誘導,使學生明確同源染色體,一個來源于父方,一個來源于母方。在教學染色體變異的相關知識時,教師可以引入小黑麥染色體組型,借助其順利引出異源染色體概念,使學生在對比分析的探究中,了解什么是同源。之后,教師可以引入同源染色體上基因的種類和排列順序相同的特征,使學生就此進行比較分析。在整個教學活動中,教師將所學內容進行了有機整合、分解,所以學生可以主動積極地參與到教學活動中,并憑借自己的努力理解相關概念,逐漸掌握有關于同源染色體的知識。通過這一過程,學生不僅可以加深對知識的理解,還可以形成良好的學習能力。由此可見,結合實際情況進行分步構建,可在一定程度上減輕相關概念的學習難度,使學生一步一步理解知識、掌握知識,從而提高高中生物學概念教學的實效性。
3.注重例證辨析,提高高中生物學概念教學的實效性
想要提高教學活動的實效性,教師就需要引導學生真正參與到教學活動中,而例證辨析這一方式恰好為學生提供了參與教學活動的機會,所以教師可以將其利用起來,并留出一定時間與空間,使學生進行深入探究、思考。以“同源染色體”的相關概念為例,教師可以先在教學活動中對同源染色體的三個要點進行闡述、講解。在學生對相關知識有了一定了解后,教師可以留出一定時間與空間,引導學生就其進行辨析。也就是說,教師可以呈現一些相關問題,使學生基于問題的引導,發表自己的意見及看法,在辯論分析的過程中,加深對知識的印象、掌握概念內涵。就目前情況而言,教師可以提出的問題有:有絲分裂后,姐妹染色體會分開,請問它們還屬于一對同源染色體嗎?單倍體育種中,單倍體通常會受到人工誘導,形成二倍體,請問其性源細胞中的成對染色體是同源染色體嗎?結合所學知識,學生會發表自己的意見及看法,并與他人進行深入交流溝通。比如有的學生死摳同源染色體的定義,發現它們都不滿足同源染色體中的一個來自父方,一個來自母方的屬性,所以認為其不是同源染色體。而部分學生認為,第一個應該不是同源染色體,但是第二個很有可能是同源染色體。之后,教師可以基于學生的認知沖突提出問題,進行提問:同源染色體是為誰而生的?在教師的問題的引導下學生可以快速回憶起剛剛學習的知識,明確誰是根本屬性。之后,學生可以對上述提出的問題進行有效闡述。但是,為了確保學生愿意參與到教學活動中,發表自己的意見與看法,教師需要將氛圍營造及教學評價重視起來。因為氛圍營造,可以使學生的身心處于放松狀態,從而自主自發地參與到教學活動中,發表自己的意見與看法;而教學評價可以使學生樹立自信,愿意與他人進行交流、探討,從而在潛移默化中加深對知識的理解。由此可見,將例證辨析重視起來,可使學生主動積極地參與到生物學概念教學中,通過分析辯論構建完善知識體系、加深對知識的印象;可以使學生掌握知識的本質,并理解知識、掌握知識。同時,由于學生是教學活動的主體,所以其各項能力可以得到有效培養。
4.運用概念圖,提高高中生物概念教學的實效性
針對上述提到的學生無法構建科學完善的知識體系的問題,教師可以將概念圖這一方式利用起來。因為在調查中發現,多數高中生的思維為形象思維,而概念圖可將知識之間的聯系,直觀形象地呈現于學生面前,使其快速感知知識之間的邏輯關系,并進行有效學習。但是在進行概念圖繪制時,教師需要考慮到學生的身心發展規律、知識掌握情況,確保其效用真正發揮出來。例如,在教學“同源染色體”的相關知識時,教師便可先對其有關的知識點進行搜集、歸納,然后站在學生的角度上思考可以將其與哪些概念結合在一起繪制概念圖。比如,很多學生在接觸同源染色體時,會想到前面學過的染色體、姐妹染色體的相關知識,所以,在進行概念圖繪制時,教師便可以此為依據,引導學生進行對比學習,使學生構建科學完善的知識體系,并為其快速理解、掌握概念提供保障。具體而言,教師可以先在黑板上寫下同源染色體五個大字,然后提出如下問題:看到這五個字,你可以想到什么?由于這個問題對于學生而言并不是很難,所以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說出不同答案,比如有的學生會說自己想到了染色體,有的學生會說自己想到了姐妹染色體。之后,教師可以依據學生的回答繼續提問:染色體、同源染色體、姐妹染色體,它們之間有什么聯系和區別嗎?結合所學知識,學生可以進行深入探討,并得出相應答案。之后,教師可以順勢引入相關概念,如:等位基因分離、基因重組、減數分裂、有絲分裂。在學生對相關概念闡述完后,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思考:那么,這些概念之間是不是都有一些關系呢?在學生予以肯定回答后,教師可以帶領學生進行概念圖的繪制。在這一過程中,學生可充分參與教學過程,可對相關概念進行深入了解,而且明確知識之間的關系、區別,構建科學完善的知識體系。此外,教師還可以采用小組合作學習這一方式,引導學生以小組的形式進行概念圖的繪制。因為小組合作學習可以使學生之間進行交流溝通,并通過合作完成概念圖的繪制,從而構建相關知識體系。由此可見,將概念圖充分運用起來,開展高中生物概念教學,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概念教學的難度,使學生在理解知識,掌握知識的同時,樹立正確意識及觀念,可幫助學生構建科學完善的知識體系,從而提高高中生物概念教學的效率、質量。但是在應用概念圖時,教師需要注意如下幾點:①站在學生角度上進行思考,確保提出的問題及繪制的概念圖是學生可以理解的。②教學活動需要以學生為主體,使學生親身經歷概念圖的繪制過程。這樣,才可以使學生切實感知知識之間的聯系,幫助學生構建科學完善的知識體系。綜上所述,概念教學為高中生物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但是受各種因素的影響,多數教師并未將概念教學重視起來,少數教師采用的概念教學的方法存在一定問題,導致其效用發揮受到了影響。同時,學生因為概念教學枯燥乏味,逐漸喪失了學習興趣。因此,如何開展高效的高中生物學概念教學,成了教師不得不深入思考的問題。為解決這一問題,上述進行了深入探究,發現采用進行科學探究、進行分步建構、運用概念圖、注重例證辨析等方式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高中生物學概念教學的實效性,確保學生在理解知識,掌握知識的同時,構建科學完善的知識體系,形成良好的學習能力,從而推動學生的成長與發展,所以,教師不妨將其應用于實際教學中。
參考文獻
[1]孫國慶.高中生物概念教學的難點及解決途徑[J].高考,2021(31):77-78.
[2]丁祺.高中階段生物學概念教學途徑[J].教師博覽,2021(30):60-61.
[3]劉鵬.高中生物概念教學模式的應用探究[J].中華少年,2016(22):182-183.
[4]呂玲.高中生物概念的教學方法研究[J].科普童話,2015(41):63-64.
[5]汪熙翔.探析高中生物教學中概念教學的應用[J].文理導航(中旬),2014(10):34-35.
作者:席有威 單位:陜西省宜川縣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