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核心素養培養下高中物理教學策略淺析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摘要:對學生的核心素養進行培養是教育部門提出的要求,其與學生的各項能力密切相關。而不同的科目有著不同的核心素養,所以本文以高中物理教學為例,從問題、策略兩個方面入手,闡述了在高中物理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的方法。
關鍵詞:高中物理;課堂教學;核心素養;培養方法
對學生的核心素養進行培養,是教學改革的一種表現。因為素質教育提出教書與育人并行的理念,而核心素養與學生的各項能力有著密切聯系,可為其快速適應社會發展提供保障,所以在教學活動中,教師需要將其重視起來。但就目前情況而言,高中物理教學的核心素養培養過程中存在如下問題:教學方法單一、實驗探究不足等,不僅對教學活動的實效性造成了直接影響,還對學生的成長與發展造成了制約,因此,如何解決這些問題,成為教師不得不深入思考的問題。所以下面進行了深入研究,旨在為教師帶來一定啟發,實現高中物理教學的有效開展,并對學生的核心素養進行有效培養。
一、高中物理教學中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問題
雖然多數教師形成了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的理念,嘗試在高中物理教學中對學生的核心素養進行培養,但是仍舊存在一些問題,具體如下:
1.教學方法太過單一
教學方法單一是高中物理教學中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問題之一。而學生喜歡新穎有趣的事物,所以,很多學生在一開始對教學活動感興趣,后續逐漸對教學活動喪失了興趣,對教學活動的實效性造成了直接影響,且對學生的核心素養培養產生了制約。比如,有的教師在教學活動中便根據教材內容進行了相關物理結論的講解,然后引導學生進行勾畫,雖然這種教學方式可完成知識的教授,但是,無法將教育的價值充分發揮出來,使學生無法建立相關知識體系,物理核心素養的培養更是無從談起,對教學活動的實效性造成了直接影響。又如,教師將現代化教學手段利用起來了,但是將其當作了黑板,僅是減少了在黑板上寫字的時間,但無法將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以及主動性調動起來,課堂教學仍舊存在單一枯燥的問題。此外,多數教師為開展高效教學,利用多媒體技術呈現了較多內容,導致課堂存在教學內容較多且繁雜的問題,而學生的各項能力處于發展之中,所以無法做到知識的有機結合,無法構建科學完善的知識體系,導致教學活動的實效性受到了直接影響。也就是說,想要解決當前教學活動中存在的問題,教師就需結合實際情況,增加教學方法的趣味性、形象性,使學生在探究的過程中加深對知識的印象,使學生的核心素養得到有效培養,從而為學生的成長與發展奠定良好基礎。
2.實驗探究存在不足
物理是一門理論知識與實踐相結合的科目,在教學活動中,教師不僅要對理論知識進行教授,還需要給予學生一定時間與空間,使其進行實驗探究。而在當前的高中物理實驗教學中教師并未給予學生探究機會,導致學生無法結合實際情況進行探究,無法感知物理實驗的魅力,導致實驗教學的效率及質量受到了直接影響。具體而言,教師通常會在高中物理實驗教學中進行詳細講解,內容包括但不限于物理實驗的現象、步驟、可能會出現的問題、需要注意的事項等。雖然這種方式完成了知識教授,但是學生的思維屬于形象思維,所以,無法因此對教學內容產生興趣,教學活動的實效性受到了直接影響,學生的核心素養自然也就無法得到培養。又如在高中物理實驗教學中,教師開展了演示實驗。而想要了解實驗現象,就需使學生進行觀察。受座位的影響,很多學生無法看到物理實驗的現象、步驟,導致高中物理實驗教學的實效性受到了直接影響。再如,在高中物理實驗教學中,教師采用了利用多媒體技術進行實驗演示的方法,雖然其可在一定程度上解決學生看不到物理實驗現象及步驟的問題,但未給予學生實踐探究的機會,使得學生的探究能力較弱、思維能力較弱、動手操作能力較弱,對學生的核心素養造成了制約。此外,部分教師雖然開展了實驗教學活動,給予了學生一定動手操作的機會,但僅是讓學生按照教材中的步驟進行。在這種情況下,學生無法通過探究感知知識形成的過程,無法形成相應意識及能力。而在研究中發現,出現這種情況的根本原因為:教師未對實驗探究教學進行深入了解,導致教學活動存在實效性較差的問題,對學生的各項能力培養造成了直接影響。而想要解決這一問題,教師就需明確實驗探究的重要意義、作用,并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設計教學活動,確保其可主動積極地參與到教學活動中,切實感知知識形成的過程,并進行主動探究、實踐。如上,便是高中物理教學中學生核心素養培養受阻的因素。
二、在高中物理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的策略
基于上述提到的各種問題,教師需要對高中物理教學方式進行創新,以達到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的目的。具體而言,教師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1.將多種教學方法利用起來,對學生的科學思維進行培養
由上述內容可知,學生喜歡新穎有趣的課堂。而新課程明確提出,學生才是教學活動的主體,所以在教學活動中,教師需要將多種教學方法利用起來,使學生主動積極地參與到教學活動中,并為其科學思維的培養提供保障,為學生的核心素養培養奠定良好基礎。①結合實際情況進行問題情景創設問題情景創設法具有層層遞進的特點,可使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欲被調動起來,使其由被動學習轉變為主動學習,為其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形成一定核心素養提供保障。所以在教學活動中,教師需要結合實際情況進行問題情景的創設。在進行問題情景的創設時,教師需考慮到學生的知識掌握情況、學習能力、所要教學的內容的特點,采用科學可行的方法進行引導,以問題激發學生的求知欲、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及主動性,使其更好地參與到教學活動中。例如,在教學摩擦力的相關知識時,教師便可根據這部分知識與學生的生活有著密切聯系的特點進行問題情景創設,以此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對學生的核心素養進行有效培養:將較大橡皮放置于黑板上,然后用手指頂著這個橡皮前進。而在觀察這一實驗的過程中,學生可以發現,橡皮發生了明顯的形變。此時,教師可以提出如下問題:橡皮的形變方向是什么?為什么橡皮沒有在黑板上滑動呢?為什么橡皮會發生形變呢?由于這一問題觸及了學生的知識盲區,點燃了學生的探究興趣,所以,學生會主動積極地進行思考,并結合自身學習情況,對知識進行深入分析。而且,通過這一過程,學生可以感知物理知識與生活的聯系,從而形成物理觀念并靈活運用物理知識解釋生活中看到的各種現象。由此可見,將問題情景創設出來,可使學生主動積極地參與到教學活動中,并在參與教學活動的過程中,形成一定學習能力,感知知識魅力,可為學生形成學以致用的意識及能力提供保障,可幫助學生形成良好的核心素養。②在教學活動中引導學生對知識進行自主學習自主學習是學生感知知識形成的過程,形成一定自主學習能力的基礎,是學生的核心素養在潛移默化中得到培養的前提,所以在教學活動中,教師需要給予學生引導,使其進行自主學習。例如,在教學牛頓第一定律的相關知識的時候,教師便可結合實際情況,引導學生進行自主學習,使學生在參與教學活動的過程中形成一定學習能力,但是在學生發表自己的意見看法時,教師須予以一定尊重,這是學生參與教學活動的一種表現,更是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得以提升的基礎。為確保自主學習活動與學生的身心發展情況相符,且可在教學活動中發揮出最大效用,教師可以設計如下三項活動:①雞蛋相撞引入力與運動有怎樣的關系?②亞里士多德對力和運動的關系的研究是什么?存在怎樣的錯誤?③對理想斜面實驗進行分析,嘗試對伽利略的猜想進行歸納,并對其意義及結論進行總結。在這樣的教學活動中,教師給予了學生一定空間與時間,并借助問題引導學生就相關知識進行了深入探究,所以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可在一定程度上被調動起來,可使學生形成科學意識并為其各項能力提升、品質提高提供保障。但是在開展這樣的教學活動的時候,教師需要考慮到學生之間的差異。這是因為學生的先天因素不同、學習能力不同。而在長時間的實踐中發現,想要解決這一問題,教師就需要將小組合作學習法利用起來,所以在教學活動中,教師需要將其重視起來,但是,在利用這一方式開展教學活動時,教師需做到科學合理地分組。即遵循同組異質、異組同質的原則進行小組劃分,確保每個學生都可在教學活動中發揮自身優勢。由此可見,在教學活動中,引導學生對知識進行自主學習,可使學生獲得獨特的學習體驗及感悟,可幫助學生形成自主學習意識及能力,從而為其成長與發展提供保障。
2.加強實驗教學,引導學生進行科學探究
實驗是探究的基礎,是學生發現物理知識的魅力的前提,是學生各項能力得到培養的根本,所以在教學活動中,教師需加強實驗教學,通過巧妙引導,使學生的探究能力、核心素養得到培養。但是想要使實驗教學的實效性得到提高,教師就需要采用一定科學可行的方法,具體如下:①在教學活動中,將實驗方法教授給學生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且實驗教學對學生的能力提出了較高要求。只有學生掌握科學可行的物理實驗方法,才可為其順利完成實驗提供保障。所以在教學活動中,教師需結合教學內容及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實驗方法的教授。例如在教學摩擦力的相關知識時,教師可基于靜摩擦力大小進行實驗活動的創設,引導學生對控制變量法進行學習。首先,教師可將帶有定滑輪的木板平放于桌面上,然后在木板上放一個木板,通過彈簧測力器與木板一端進行有效連接,之后,可使另外一端繞過滑輪,并在繩子的下方放一個托盤,在托盤中放置一些沙子。在木頭處于靜止的情況下,對彈簧測力計上的數字進行記錄,并對其受力情況進行講解。最后,教師可以在木塊上增加砝碼,使木板與木塊之間的摩擦力得到增加,再次重復上述實驗,引導學生對其進行觀察分析。在這樣的實驗教學中,學生可以直觀看到物理實驗現象,可感知物理學習的魅力,也可掌握一定實驗方法,從而為其探究物理知識的規律提供保障。而且學生的思維長期處于活躍狀態,所以其可形成一定探究能力、思維能力。由此可見,在教學活動中對實驗的方法進行教授,可使學生更好地參與到教學活動中,可為學生的實驗能力提升提供保障。②在教學活動中,將生活小實驗引入物理知識與生活有著密切聯系,實驗教學雖然與理論教學不同,但也是如此。所以,在高中物理教學中,教師可將生活化實驗引入,借助其拉近學生與知識的距離,為學生快速理解知識、掌握知識提供保障,為學生的核心素養培養奠定良好基礎。例如,在教學驗證機械能守恒定律的相關知識時,教師便可采用這一方式,引導學生將生活中常用的物品利用起來進行實驗,使其在實驗探究的過程中,形成物理素養、相應能力。具體而言,教師可先對相關知識進行教授,在學生掌握了相關知識后,引導學生以小組的形式進行探究實驗。在探究實驗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將生活中的一些物品利用起來充當實驗器材。通過這一方式,可以使學生的科學探究能力得到有效培養,可以使學生的物理素養在潛移默化中得到培養。但是在采用這樣的教學活動開展物理教學時,教師需考慮到學生的身心發展規律、學習情況,需將教學內容的特點考慮在內。如此,才可確保生活化小實驗的引入可將教學活動的趣味性增強,且幫助學生加深對知識的印象,對其學習能力進行有效培養。由此可見,在教學活動中引入生活小實驗,可使學生發現物理知識與生活的聯系,可對其各項能力的培養及提升造成直接影響,可使學生的核心素養在潛移默化中得到提高。同時,教師還需注意,完成生活小實驗,后續為學生提供交流平臺。使其進行交流溝通,并在教學過程中,構建科學完善的知識體系,形成一定學習能力。而且,這種方式可以使學生重視生活化小實驗。總而言之,教師需對高中物理教學中的核心素養培養重視起來,需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巧妙引導,確保學生可在教學活動中理解知識、掌握知識。但就目前情況而言,多數教師在高中物理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時存在如下問題:教學方法太過單一、實驗探究存在不足等。想要解決這些問題,教師就需要將上面提到的幾種方法運用起來:將多種教學方法利用起來,對學生的科學思維進行培養;加強實驗教學,引導學生進行科學探究。如此一來,才可使學生成為教學活動的主體,并在學習知識的過程中形成一定核心素養,從而為其成長與發展奠定良好基礎。此外,教師需要不斷學習,以應對高中物理教學中的各種問題,確保其教學效率及質量得到有效提升。
參考文獻
[1]孔燕紅.核心素養支持下的高中物理單元教學對策分析[J].智力,2021(31):121-123.
[2]倪運秦.淺談如何借助核心素養成就高中物理教學改革[J].考試周刊,2021(84):130-132.
[3]王健.基于物理核心素養的高中物理教學案例[J].高考,2021(29):151-152.
[4]丁秉誠.淺談核心素養下高中物理教學實踐策略[J].中學課程輔導(教師教育),2021(18):3-4.
[5]張進仁.基于學科核心素養的高中物理教學[J].新智慧,2021(25):7-8.
作者:李竹林 單位:云南省大理州賓川縣第三完全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