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中學物理課后作業設計探究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摘要:為全面貫徹雙減政策,同時促進學生物理核心素養的培養,契合學生的發展需求,物理課后作業應當結合學科特色,豐富作業設計形式,并積極運用多種手段,思考能減輕學生過重作業負擔的途徑,最終達到培養學生科學探究精神,促進其健康全面發展的目的。
關鍵詞:雙減;核心素養;作業設計;全面發展
一、“雙減”政策下的物理作業量的要求
2021年7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進一步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作業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的意見》(下文簡稱“雙減”),提出“全面壓減作業總量和時長,減輕學生過重作業負擔”。作業一直是教育領域中被重點關注的問題,它既是學生學習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又與學校教學質量有著內在關聯,還直接影響著家庭對學校教育的關注。雙減政策要求初中書面作業平均完成時間不超過90分鐘且各學科間要求統籌規劃,考慮到目前的中考科目有語文、數學、英語、物理、化學等多門學科,最終物理課程能分配到的課后作業時間不超過20分鐘。在這樣的要求下如何發揮作業鞏固所學知識的作用,如何利用作業培養學生科學探究的精神,成為當前作業設計研究的重點。
二、物理課后作業設計存在的不足
(一)傳統紙質練習效果越來越差
1.易于獲得習題答案。物理的紙質習題向來都有題干敘述較長、重思考分析的特點,而最終形成的答案卻往往較為簡潔,學生認真完成可能需要花費較長的時間,雙減背景下作業的時間被壓縮。在校內,一些自覺性較差的同學則會采用抄襲的方法應付作業,久而久之養成習慣之后,即使面對的是簡單習題,也不愿意多作思考。而在校外隨著網絡技術的發展,學生尋找現成配套練習答案的成本很低,并且目前監管部門對于此類搜題App的監管尚不到位。因此,盡管現在紙質練習的題目豐富且全面,但最終效果卻越來越不盡如人意。
2.內容單調、形式單一。目前中學生的各科作業都以紙質練習為主且每天的任務較重,學生對于繁重且缺乏新意的紙質作業往往興趣不大,疲于應付,也讓目前紙質作業的效果大打折扣。
3.缺少習題的篩選和分層。每一節課能覆蓋到的知識點往往根據課堂反應略有不同,而現成的紙質練習具有知識點覆蓋比較固定,題量較大,題目難度并不一定完全符合當地考綱要求等特點,這就要求教師在布置作業時能對習題做好篩選和分層工作,否則既不利于學生深度思考,又增添了學生的學習負擔。雖然篩選和分層已被提出多年,但在實際推進的過程中這項工作對教師的毅力、耐心以及所要耗費的時間都有著很高的要求,真正做到還是有很大的難度。
(二)學科間作業管理機制不完善
學校對于各學科的作業量有相應的要求,即對每周作業次數和每次作業的時長做了明確的規定,不僅協調了各個學科,更減輕了學生負擔。但在實際落實過程中卻會受到諸多因素的影響,很多教師和學生認為只要學習時間夠長,這一科的成績就有保障,出于私心考慮有些教師會在基礎的作業要求上提一些“隱性要求”。在各科爭搶時間的過程中,學生的負擔也變得越來越重。
三、物理課后作業改進策略
(一)結合學科特色,注重核心素養的培養
物理是一門與社會生活、生產緊密相聯的學科,自然界、社會生活中諸多現象中都蘊含著物理知識。教師應設計一些觀察、分析類型的物理作業,讓學生課后親自去觀察、去分析,從中去領悟、去發現,通過觀察、探索激發興趣,從而深化對知識的認識與理解,培養學生觀察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和創新能力。
1.鼓勵學生動手演練。初中物理的學習過程中有些學生往往在電學這部分內容難以“開竅”,盡管電學已經學習了一兩個章節了,可學生還是會犯一些讓老師啼笑皆非的錯誤。但如果好好想想“為什么會反復出現這樣的低級錯誤?”的時候我們會發現,目前以成績為導向的教學一直在持續,題做得多就是勝利,而忽略了電學這一部分知識學生在生活中是很少有機會觸碰的。出于安全考慮可能學生從小就是“畏電如虎”,更別說動手操作了,再加上電學相比之前所學的內容也確實更加抽象,這導致一些學生始終較難入門。既然如此,老師在物理課后作業的布置中可以增加一些需要動手操作的任務,很多學生“笨手笨腳”是因為動手太少,所以需要布置實踐作業提高學生的動手操作水平。學生利用學具盒中器材自己去對多個小燈泡進行連接,看看能有幾種連接方式。不同的方式連接出來的電路又有何不同,在動手實踐過程中會動腦,會培養情感態度,會激發創造性。讓學生多動手演練是豐富作業設計和體現物理學科特色非常好的方式。
2.引導學生自主探究。初中階段的物理課本常常會在知識庫中補充一些和所學知識有關聯的課外知識,但由于篇幅限制往往只能做簡要介紹。有些“嗅覺敏銳”的學生對于此類補充知識還是會刨根問底,教師也可以將教學過程遇到的此類情況布置在課后作業中,一方面增加了趣味性,使得作業的形式更加豐富多樣,另一方面也拓寬了學生的知識面,更有利于學生探究精神的培養。同樣以電學教學中的內容為例,在涉及電源介紹的時候課本上介紹了“水果電池”,學生其實對于水果能發電是充滿好奇的,有同學會提出“是不是隨便什么水果都能做電池呀?”“不同的水果用來發電效果哪個更好?”之類的問題,那么這些問題完全可以作為課后作業讓學生回家利用手邊現有的材料驗證,在對比得出初步結論后再在課堂上討論交流,想必從這一份作業中學生能得到的收獲遠超幾道枯燥的計算題。
3.關注科學前沿,增強民族自豪感。從神舟五號載人航天飛般升空到如今擁有自己的國際空間站,中國的航天事業正在蓬勃發展。2021年12月9日15時40分,“天宮課堂”第一課正式開講,時隔8年之后,中國航天員再次進行太空授課。“太空教師”翟志剛、王亞平、葉光富在中國空間站為廣大青少年帶來了一場精彩的太空科普課,這是中國空間站首次太空授課活動。在約60分鐘的授課中,神舟十三號飛行乘組航天員翟志剛、王亞平、葉光富生動介紹展示了空間站工作生活場景,演示了微重力環境下細胞學實驗、人體運動、液體表面張力等神奇現象,并講解了實驗背后的科學原理。授課期間,航天員通過視頻通話形式與地面課堂師生進行了實時互動交流。參與“天宮課堂”的學習同樣可以成為初中學生的課后作業,在感受新穎的授課方式的同時又滿足了學生對神秘太空的向往,通過太空課堂與校內課堂所學知識的對比,從更深的層次去感知物理規律對于培養學生的科學探究精神有著很好的效果。此類課堂的開展也讓學生更加直觀地感受到了祖國科技力量的強大,增強民族自豪感。
(二)紙質作業校本化實現提質控量、分模塊、分難度
紙質練習雖有不足,但卻依然是鞏固和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幫助教師評判課堂教學效能的重要手段,但在雙減背景下我們可以做一些針對性的改進。紙質作業的校本化是一個比較好的選擇,即以備課組為單位,組內成員分工合作編制符合校情的校本化作業集,編制的過程中就已經包含了對題目篩選和微調的過程,通過這項工作也可以使得學生尋找標準答案不再那么簡單。每個學期還可以根據不同的教學安排做針對性的修正。校本化的作業可以真正做到有的放矢,新課階段可以模塊化針對性訓練當天所學的知識,不給學生增加額外的負擔。總復習階段也更容易進行作業的整體規劃,做到知識點不遺漏,避免過度重復,按難度分層。
(三)做好紙質作業多元化點評和展示
紙質作業除了鞏固知識和評價手段以外,也可以是教師和學生增加溝通的橋梁,物理雖然是理科,但教師在批改作業的過程中還是可以利用文字甚至“表情包”與學生趣味互動。在批改作業的時候貼上表情包,不僅讓嚴肅的批改內容活躍起來,更能激發學生的童趣從而加入與老師的交流。對于質量較高的作業可以利用現在多種多樣的多媒體技術錄制展示視頻,定期展示優秀作業,這可以讓學生更有成就感。
(四)利用豐富的科技手段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現在越來越多的互聯網公司開始致力于教學行為和大數據的采集、分析、應用,利用這些手段也可以使得我們的作業效率及反饋更加精準高效。憑借先進的人工智能技術,量身定制每個學生的精準畫像,從而更容易落實因材施教的教學理念。利用現有技術已經可以做到將每個學生的每一份練習掃描入電腦生成學生的個人檔案,還可以把某一階段的所有錯題整合形成屬于學生個人的錯題集,這大大減少了學生自己抄題整理錯題所需要的時間,讓學習變得更加高效。
(五)利用分層化加多樣化作業設計模式提高物理教學效率
在傳統教學思維的約束中,教師在布置作業時很容易出現重復性高而且非常復雜的情況,不僅限制了學生的思維發展,而且還讓學生感受到了作業的負擔,從而對物理的學習失去了興趣。而作業分層則利用了學生的差異來進行作業布置,這樣不僅能夠避免抄襲的情況,而且還能讓學生根據自己的能力進行學習,讓物理教學效率得到有效提升。相較于傳統的題海戰術,多樣化+分層作業布置的優勢相對而言是較為明顯的,首先從分層化的角度來分析,教育分層是教學中常見的問題,因為學生個人的興趣傾向、個人偏好、學習能力、所接受的家庭教育存在著極大的區別,這就導致了不同學生在面對同等教育的背景下往往會呈現出不同層次的能力和素養,而分層作業的布置則可以根據不同層次學生的特點進行劃分,并且對層級不同的學生開展因材施教以及目標設定,這樣作業布置更有針對性,有效地解決學生在面對物理問題時難以解決的問題,讓學生獲取到相應的學習能力,發揮作業布置的最大效益,這樣可以有效地消除學生學習中在面對抽象物理問題時所難以解決的問題,讓學生能夠深入理解知識的內涵,并且有效應用到生活中去。其次從多樣化作業布置的角度來分析,多樣化作業布置是指讓作業設置有更多的形式和方法,讓作業完成得更加靈活,簡而言之就是提高作業完成的趣味性。多樣化作業布置可以更好地發揮作業設置的效益,讓學生逐漸對于物理學習產生興趣和自信心,同時多樣化作業布置在實踐的過程當中也可以有效地鍛煉學生的能力和素養,例如以小組為單位完成作業則可以提高學生的合作探究能力、問題分析能力、問題解決能力和問題發現能力,而以個人為單位的作業就可以有效地鍛煉學生自主學習能力。通過多樣化的作業布置讓每一個學生的學習能力都可以有效提高,讓高中物理教學更契合現階段對于教育提出的標準和訴求,而當作業布置的效益得到有效提升之后,學生在課堂學習的效率也會明顯提升,進而讓高中物理教學進入良性循環。因此教師必須要注重分層化和多樣化融合作業設計模式的應用,讓學生的物理能力得到進一步提升。因此教師在設計作業目標前需要對學生的學習情況以及能力進行充分了解,根據學生理解能力和思維方式特點的不同來設計更具層次的作業,教師一定要能夠根據學生特點來設計相應的物理作業。而且教師在作業中還可以設計內容相似但難度不一的學習任務,讓學生能夠根據自己的興趣和能力來選擇,而任務難度也要逐步提升,讓學生能夠不斷挑戰自己,提高學生的探索興趣。教師也需要根據學生的學習情況展開多層次教學,同時也需要讓不同層次的學生進行互助,并且利用測試等方法來了解各層次學生的學習進度,提高作業質量,因此教師要注意作業設計的方法,以保護學生的自信心。教師在對學生進行分層后,應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制定作業方案,如為優秀學生設計班級作業是非常靈活的,提高學生的獨立思考以及探究的能力,同時也要關注學生能否對學到的知識進行有效的應用,而且還要注重知識的鞏固和深化,要培養學生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增強學生的自信心和物理興趣,要充分考慮學生的認知水平和心理特點,設計的作業要生動有趣,使學生始終保持濃厚的學習興趣,激發探索和研究作業的動力,讓學生能夠充分在作業中應用所學到的知識,讓學生的應用能力獲得有效提高,從而展現出作業和練習的有效性。分層次的評價也是非常重要的,教師一定要注意對學習情況、心理情況等不一樣的學生進行分層評價,要體現出評價的針對性。像是對于學習比較困難且自卑的學生,教師可以采用相對積極的評價方式,讓學生意識到自己在不斷進步;而面對成績一般的學生,教師需要在指出其進步的同時,也需要指出學生的不足之處,讓學生能夠得到進步;而對于學習好的學生教師一定要促進其競爭性,讓學生明白自己的不足之處,并且制定更高的目標和標準,讓學生更加努力。而評價也需要做到中肯、平衡、有效,一定要以激勵和鼓勵為主,不管是任何層級的學生都需要一定的激勵。鼓勵式的評價不僅能夠讓學生提高自信心,同時對于學生的心理健康發展也是非常有效的,而且也能讓物理教學的效率變得更高。“雙減“背景下物理課后作業的設計應當充分展現物理的學科特點,實現物理課后作業的高效化,真正減輕學生的作業負擔,為中學生提供更多的自主活動時間,有效培養中學生的自主學習習慣,推動中學生的快樂健康成長。
b
[1]楊紅糧,王久強.基于中學物理核心素養的作業設計探尋[J].中學物理,2021(3):12-14.
[2]楊清.“雙減”背景下中小學作業改進研究[J].中國教育學刊,2021(12):6-10.
作者:蔣佳鵬 單位:江蘇省常州市濱江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