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社區健身房運營現狀及發展對策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摘要:本文運用訪談法、問卷調查法、文獻資料法對鄭州市社區健身房的運營現狀進行調查。根據調查中得到的數據和信息,面對社區健身房存在的問題提出相應的、合理的意見建議,從而為鄭州市社區健身房更好的發展提供參考。同時也為全民健身發展提供借鑒。運營現狀:鄭州市社區健身房的數量不足,缺少專業管理人員和社會指導員,且居民對社區健身房的滿意程度較低。發展對策:出臺硬性規定增加鄭州市社區健身房的數量,與體育社團及體彩聯合建設與管理社區健身房,提高社會體育指導員的專業水平,通過加大宣傳完善設施提高居民對社區健身房的滿意度。
關鍵詞:社區健身房;全民健身;運營發展
全民健身戰略下全民健身建設和體育強國建設得到了國家的重視,全民健身設施的建設也在全國范圍內流行起來。社區健身房將是全民健身設施中最重要的項目之一,戶外全民健身設施受天氣、季節等不可控因素的影響,在使用方面存在限制。而大多數自主經營的健身房因為其價格過高將許多學生、中老年人、低收入人群拒之門外。因此鄭州市在2017年將建設社區健身房列入民生實事,向居民提供免費或低收費的社區健身房。但是在大量社會健身房蒸蒸日上的情況下,如何建設公共社區健身房,如何經營社區健身房,成為亟待解決的問題。2022年國務院印發《全民健身計劃(2021-2025年)明確,到2025年全民健身體系更加完善,人民群眾體育健身更加便利,健身熱情進一步提高,縣(市、區)、鄉鎮(街道)、行政村(社區)三級公共健身設施和社區15min健身圈實現全覆蓋。強化社區全民健身設施建設。規劃建設方便可達的社區健身場所和設施,統籌考慮學齡前兒童、老年人和殘疾人運動需求。完善各類體育場館的開放政策,采取免費或低收費開放政策,推進體育消費的平民化;積極推動各類體育設施向社會開放。2019年鄭州市將把全民健身納入民生實事,新建和改建鄉鎮社區多功能運動場30個、社區健身活動中心30個、農民體育健身提升工程240個、新建健身路徑300條。實施百項全民健身活動、千村鎮農民體育活動和“幸福家庭”體育活動的實施。目前鄭州市社區健身房雖然已在多個社區、街道建設并投入使用,但是仍然存在缺乏宣傳,居民對社區健身中心缺乏了解,導致大量健身房閑置;缺少專業管理人員,導致健身房存在“緊閉大門”的現象等問題。因此,在全民健身背景下發展社區健身房成為建設15min健身圈,使人民群眾參與健身更加便利的重要途徑。在已有的社區健身房的基礎上,推進社區健身房設施增量提質,新建居住社區應配建社區健身房,與住宅同步規劃、同步建設、同步驗收、同步交付,實現體育設施全覆蓋。可建改并舉,結合城鎮新舊小區改變完善健身設施條件。促進居民形成良好的健康行為,使群眾健身熱情進一步提高,實現在2025年經常參與體育鍛煉的人數比例達到38.5%。
1、研究對象與研究方法
1.1、研究對象
本文以鄭州市社區健身房為研究對象。
1.2、研究方法
(1)文獻資料法。通過在中國學術期刊網CNKI數據庫,檢索年限為2003-2019年,以社區體育建設、鄭州市社區體育、社區健身房、運營管理為關鍵詞,查詢到相關文獻,同時在河南省體育局官網、鄭州市體育局官網以及鄭州市政務服務網查詢,了解河南省社區體育、鄭州市社區體育的政策,以及鄭州市社區健身房的經營現狀。(2)問卷調查法。①問卷的設計。通過閱讀相關社區體育的文獻,發現了解社區健身房的建設運營現狀,要從管理者和健身消費者兩個角度來進行。通過調查問卷的方式對參與健身或有意向加入健身的居民進行了解,充分了解消費者的需求以及對社區健身房的滿意度。本研究問卷的設計是在前人對社區體育研究的基礎上,遵循社會科學調查方法的要求所設計;②問卷的發放與回收。問卷的發放對象是所有有健身需求的鄭州市市民,由于此次調查范圍較廣,調查對象較多,問卷的發放采用網上發放、隨機發放的方式。由于地理位置的限制,共發放問卷544份,有效問卷422份,有效率77.6%。(3)訪談法。根據研究目的和內容的需要,作者走訪了鄭州市體育局體育設施處和鄭州舒華體育器材公司,并采訪了社區體育館的負責人。
2、全民健身戰略下鄭州市社區健身房的運營現狀
2.1、鄭州市社區健身房的數量較少
2015-2019年現有社區室內健身房67個,內設主要項目設施有乒乓球室、臺球室、棋牌室、健身房、體質檢測室、形體訓練室(舞蹈、瑜伽等)、社會體育指導員室、康復休息室等運動單元。每個健身活動中心的面積不少于300m2,由于受場地限制,目前,鄭州市社區健身活動中心建設安置社區、較大的新建社區,由物業提供場所或與黨群活動中心共用,并且在數量上,遠遠不能達到《全民健身計劃(2021-2025年)對15min健身圈的要求。根據調查顯示,缺少相應的宣傳,居民對社區健身房缺乏了解是阻礙居民參與社區健身房的主要因素;其次是在鍛煉過程中,缺少相應的組織管理,居民不知道如何參加社區健身活動;排在第三位的是居住地附近缺少社區健身房,鍛煉不方便。鄭州市的社區健身房在建設中存在新小區沒配建,老小區沒地方的問題,社區健身房的建設方法是首先各辦事處要上報給縣、區教體局,然后再匯總到鄭州市體育局,經過篩選后,最終確定社區健身房的建設地點。經過篩選后,最終確定社區健身房的建設地點。篩選依據的主要是社區環境、場地面積等綜合條件。但是現在的許多老小區存在沒有地方的問題,許多新小區在建設規劃中也沒有規劃出社區健身房,這也是為什么現在很多健身活動中心都放在安置小區的原因,這里的公共面積比較大,但后期維護比較麻煩。
2.2、鄭州市社區健身房的管理機制不完善
目前,鄭州市采用的誰使用誰管理。有幾種不同形式:一是委托物業管理;二是社區自己派人管理;三是辦事處采用購買服務的方式并與黨群活動中心一同管理;四是由社區面相全社會聘請社會體育指導員管理(較少)。在管理制度方面,目前,鄭州市體育局對社區活動中心沒有細化管理方案,要求各縣(市)、區教育體育局、開發區社會事業局制定開放和管理辦法,并做好監管工作。由鄭州市體育局通過政府購買的方式建設完成社區健身房后,鄭州市采取交由社區和街道進行維護和管理的方式,但街道和社區存在人手不足等問題。同時,社區健身房的宣傳機制不夠完善,許多小區配備了相應的社區健身房,但是由于缺乏宣傳導致健身房在居民中知名度不高,特別是在青壯年(18-48歲)中。目前,社區健身房的運營機制還不夠完善,對會員的管理方式不夠靈活,所安裝的設施和舉辦的體育活動并不能滿足健身者的健身需求。缺少人員管理,存在安全隱患,后續維護難以跟上,作為日常管理單位,在與鄭州市體育局設施管理處的工作人員訪談時得知,社區健身房在人員管理上有難度,存在有的健身者晚上來了,但管理人員已經下班了。以前采取讓居民拿著自己的鑰匙免費出入,但出現了一些小型器材丟失的情況,同時缺少專門找人管理的費用預算。
2.3、缺少社會體育指導員隊伍的建設
目前鄭州市社區健身房由于缺少專業人員的指導,許多居民在鍛煉時由于不能正確使用健身器材,存在安全隱患。社會體育指導員是指從事競技體育、學校體育、軍事體育以外的群眾性體育活動中的技能教學、體育指導和組織管理的指導員。社會體育指導員是發展體育事業、促進公民身心健康、提高生活質量和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力量。這不僅充分肯定了社會體育指導員的地位和作用,也表明了社會體育指導員在我國社會體育發展中的重要責任。1993年起,我國實行社會體育指導員技術等級制度,1998年全國各級社會體育指導員當選人數約10萬人。平均每2萬人就有一名社會體育指導員。日本總人口是中國的1/10,但各級社會體育指導員有10萬人,社會體育指導員在總人口中的比例是中國的10倍。對居民健身需求和社區體育使用情況的調查顯示,影響居民參與社區體育的主要因素之一是缺乏科學的健身指導。通過與社區健身房的管理者交談得知,體育指導員的作用是指導健身者如何正確地操作器械,科學正確的進行身體鍛煉。但是在調查中發現,鄭州市的社區健身房的社區指導員數量與水平參差不齊,有些健身房并沒有配備社區指導員。通過調查了解到,一些社區指導員只能指導居民如何操作器械,不能指導居民如何科學運動,甚至一些社會體育指導員也僅限于看護器械。居民對社區健身房的要求方面比例最高的是體育健身設施齊全、數量多(75.37%),其次是低收費(53.59%)和有相關的社區體育指導員(48.35%)。還有部分居民對社區健身房的要求是配套服務齊全、衛生。因此要對現有社區健身房存在的問題進行優化改善,滿足社區居民對其的要求。
2.4、居民對社區健身房的滿意程度較低
調查統計數據顯示7.03%的居民對社區健身房很了解,25.41%的居民了解,24.86%的居民對社區健身房一無所知。有68.65%的居民認為他們社區的社區健身房宣傳力度一般,甚至有20.54%的居民表示他們的社區沒有進行過有關社區健身房的宣傳。調查結果顯示54.05%的居民認為其社區的社區健身房的選址是合理的,有21.62%的居民認為選址是不合理的,主要原因是社區健身房所覆蓋的面積過窄,不能滿足居民的健身需求。而且部分居民并不了解社區的社區健身中心所在的位置。數據顯示只有10.27%的居民認為社區健身房的場地設施數量滿足他們的健身需求,34.05%的居民認為基本滿足他們的健身需求,認為場地設施依然缺乏的居民有24.43%,19.46%的居民認為社區健身房的場地設施嚴重缺乏。調查數據顯示只有7.03%的居民對社區健身房的場地環境和設施質量非常滿意,24.32%的居民對此比較滿意。大部分居民(42.16%)認為一般,有14.05%的居民對他們的社區健身房的場地環境和設施質量不滿意。
2.5、鄭州市社區健身房后期維護困難
后續運營經費不足,是困擾健身活動中心運營的一大難題。據了解,鄭州市體育局每年會給各縣、區教育和體育局撥出10萬元的器材維護經費,但這筆錢用于所有社區健身房的體育設施設備的維護還是無法滿足。
3、全民健身戰略下社區健身房的發展對策
3.1、鄭州市社區健身房的建設
規范社區健身房的健身規定,在調查中發現,鄭州的社區健身房存在新小區沒配建,老小區沒地方的問題。因此,建議出臺“硬性規定”,新小區在建設之初,應將規劃好的健身活動中心、社區健身房作為新區建設的必備要求。對于缺少建設社區健身房位置的老社區,收集并匯總它們的位置,在合適的位置規劃建設社區健身房。
3.2、鄭州市社區健身房的管理機制
由鄭州市體育局通過政府購買的方式建設完成社區健身房后,原先鄭州市采取交由社區和街道進行維護和管理的方式,但同時街道和社區存在人手不足等問題。因此可以將社區健身房的管理、運營委托于體育社團,體育社團可以通過購買服務或者招募志愿者的方式來管理社區健身房。采取體育社團管理的方式,一方面解決了社區和街道人手不足,不能很好的管理社區健身房的問題;另一方面對體育社團來說,社區健身房為其提供了社團集會的場所,同時也可以提高蓋社團的公眾知名度,促進了社團的發展。對社區健身房實行星級評價制度,同時設立獎懲制度例如對管理和運營較好的健身房,提供更多的維護和更新資金,對于運營較差的健身房,引進退出機制,評價較差的健身房的管理社團將面臨減少維護資金甚至取消經營資格的情況。對社區健身房的管理采用電子設備與人力監管相結合的方式。首先,在社區健身房的入口設置門禁設施,設立實名健身的制度,一方面可以規范健身者的健身行為;另一方面有利于鄭州市體育局掌握全民健身數據。在健身房內安裝攝像監控,一方面可以對器材進行合理監控;另一方面可以保證健身者的個人及財產安全;其次,采取人員看守的方式,主要是對器材的看護,防止居民對其造成破壞,規范居民的健身行為。這項工作不需要具備很高的健身素養,因此可以在社區內招募志愿者,由志愿者認領他們各自負責的時間段,并每個月對辛苦工作的志愿者進行健身卡、健身用品等獎勵。完善社區健身房的相應配套設施,因為國家對政府建設的社區健身房的收費要求是低收費甚至免費,所以存在無法支付管理和維護人員的工資的問題。因此可以在社區健身房配套體育福利彩票的購買機器、便利商店等設施,一方面為健身居民提供更多的服務,滿足更多的需求;另一方面社區健身房可以賺取額外的收入,以用來支付管理和維護人員的工資。
3.3、社會體育指導員隊伍的建設
提高社體指導員的專業水平,一方面政府要明確規范社會體育指導員的職責并設立獎懲制度,加強對社會提議指導員的監管;另一方面,加強對社會體育指導員的培訓,做好全民健身指導工作。增強社會體育指導員在社區健身房中的作用,鼓勵更多的社會體育指導員加入社區健身房的工作,指導居民進行日常體育鍛煉。
3.4、提升居民對社區健身房的滿意度
完善社區健身房的設施,將居民社區健身房的需求進行匯總,得出居民對社區健身房的要求方面比例最高的是體育健身設施齊全、數量多,其次是低收費和有相關的社區體育指導員。因此,要對社區健身房存在的問題進行優化和完善,滿足社區居民的需求。同時,在今后的社區健身房建設中,完善居民健身房的設施和功能。通過此次調查研究發現,鄭州市廣大群眾對社區健身房的知曉率不太高,且信息來源單一。加強社區健身房的宣傳力度,社區健身房應充分利用社區的媒體手段進行宣傳,如,社區布告欄、LED大屏等,同時利用線上宣傳的手段如微博、業主微信群、微信公眾號等方式對社區健身房進行宣傳,包括相應的體育活動、健身課程、器材介紹、器材換新等信息,加大居民對健身房的了解程度,獲得居民的支持。
3.5、鄭州市社區健身房的后期維護
完善社區健身房的相應配套設施,因為國家對政府建設的社區健身房的收費要求是低收費甚至免費,所以存在無法支付管理和維護人員的工資的問題。因此可以在社區健身房配套體育福利彩票的購買機器、便利商店等設施,一方面為健身居民提供更多的服務,滿足更多的需求;另一方面社區健身房可以賺取額外的收入,以用來支付管理和維護人員的工資。同時,與購買器材的第三方簽署器材維修協議,以解決社區健身房后期器材維護的費用問題。
4、結語
通過研究發現:鄭州市社區健身房已有部分建設成型,但是數量上仍未達到國家對“15min健身圈”的要求;社區健身房的管理機制不夠完善;缺少具備專業知識的社會體育指導員;居民對社區健身房的滿意程度較低。對此提出的相應對策建議:建議鄭州出臺“硬性規定”,新小區在建設之初,應將規劃好的健身活動中心、社區健身房作為新區建設的必備要求。對于缺少建設社區健身房位置的老社區,收集并匯總它們的位置,在合適的位置規劃建設社區健身房。完善社區健身房的設施和相應配套設施。將社區健身房的管理、運營委托于體育社團,體育社團可以通過購買服務或者招募志愿者的方式來管理社區健身房。提高社體指導員的專業水平。加強社區健身房的宣傳力度,社區健身房應充分利用社區的媒體手段進行宣傳。希望通過本文為鄭州市社區健身房更好的發展提供參考,同時也為全民健身發展提供借鑒。
參考文獻:
[1]鄭州市體育局.民生實事[S].2017.
[2]國務院.全民健身計劃(2021-2025年)[S].2021.
[3]鄭州市體育局.鄭州市全民健身實施計劃(2016-2020年)[S].2016.
[4]邢楠.鄭州市社區體育的現狀分析[D].開封:河南大學,2011.
[5]干英飛.鄭州市社區體育資源現狀研究[D].鄭州:鄭州大學,體育學院,2013.
[6]閆濤.鄭州市社區居民體育活動開展現狀及發展對策研究[D].鄭州:鄭州大學,2014.
作者:周嫣然 單位:鄭州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