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電視新聞播音主持人創新與堅守淺析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摘要:在科技不斷取得新進展的當下,融媒體的發展不斷推進,電視新聞在融媒體環境下面臨更多機遇與挑戰。受眾群體接收信息與獲取信息的方式都更為豐富,廣播電視等傳統媒體日漸式微。在此情況下,電視新聞播音主持人也應當對目前媒體發展趨勢進行深入研習,同時對自身工作內容進行深入分析,對自身在新媒體發展中的創新與堅守加以界定,以此優化自身工作結構,為自身爭取一席之地。本文從融媒體概述出發,分析了電視新聞播音主持人在融媒體環境下面臨的挑戰,并就其在融媒體環境下創新與堅守策略分別提出了相關建議,以期為同行業人員提供幫助。
關鍵詞:融媒體時代;電視新聞;播音主持人;創新與堅守
電視新聞節目主持人的受歡迎程度不僅與電視新聞節目收視率相關,更與信息傳播效果有關,而在科技進步的帶動下,融媒體的發展使得電視新聞節目的信息傳播效果大幅度減弱,也為電視新聞節目帶來了一定挑戰。在融媒體中積極取舍,正確選擇創新或堅守的內容,已在不知不覺中成為每位電視新聞節目主持人應當考慮的重要問題。因此電視新聞節目主持人應當在融媒體環境下完成自身轉型,積極求新求變,使自身發展方向更為專業與親民,同時注重提升個人傳播力,將受眾群體注意力重新吸引到電視新聞節目中,以擴大電視新聞節目收視群體。
一、融媒體概述
所謂融媒體,指的是傳統媒體與新興媒體經融合而形成的全新媒體平臺,融媒體兼具新媒體的信息化與現代化特點,以及傳統媒體的部分特點。在融媒體出現后,媒體行業也隨之悄然出現了新變化。融媒體是對媒介載體進行充分利用的一種新型媒體,其并非獨立的媒體,而是以科技為依托對廣播與電視等傳統媒體所具備的優勢進行轉化與二次利用,使傳統媒體具備的價值獲得提升的一種動作模式。融媒體的前提是發展,理念是揚優,因此在融媒體環境中,廣播電視等傳統媒體從業人員應當對其進行充分利用,以此為自身尋求更為廣闊的發展前景。對外而言,融媒體是一個單位、一個聲音、一個價格,在融媒體中,廣播、電視、網絡同時化身共同為一個項目活動服務的三種形式、手段與方法,因而融媒體在價格方面也比任何一個單媒體更高,與此同時,受眾群體對融媒體的認可程度也取得了一定程度的提升。融媒體的“融”雖從一定角度來看是對各個傳統媒體的融合,但更體現在其中的資源通融、宣傳互融與利益共融三方面。其中資源通融是對新舊媒體人力物力資源的整合,使其變各自服務為共同服務。宣傳互融則是建立一種新型和諧互補互信的媒體關系,在此過程中,需要分析新舊媒體的利弊,優勢互補、揚優去劣,達到1+1>2的效果。而利益共融是發展融媒體的最終目的,融媒體需要堅持有利于效益的根本原則,而效益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即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
二、融媒體環境下電視新聞播音主持創新的重要性
善于創新是電視新聞播音主持的最基本素養之一,尤其在輿論宣傳領域中,創新所發揮的作用更為重要。唯有在善于創新的情況下,電視新聞播音主持人才有可能推動新聞宣傳持續進步,使其永葆蓬勃生機。在社會經濟水平大幅度提升的當下,科學技術也取得突飛猛進發展,受眾群體思想觀念日新月異,傳統媒體已不能滿足受眾群體在現階段的需求,因此無論何種媒體都應當以不同方式完成自我改善,以此探索新的發展動力。在此背景下,電視新聞媒體也應當引導受眾群體樹立正確社會價值觀念,與時代發展步伐保持一致,勇于完成創新與發展環節。播音主持人在電視新聞媒體中扮演重要角色,被視為電視新聞節目的標識。由此可見,電視新聞節目要實現創新目標,需要播音主持人邁出第一步,此環節是受眾所需,更是電視新聞媒體發展的必要步驟。融媒體為受眾群體帶來了更為多樣化的信息發布渠道,信息更具交互性、即時性、超文本性,互聯網平臺打造了“人人自媒體”的時代,傳媒領域格局也隨之變化,新聞傳播途徑更為豐富,虛假信息與惡意信息等傳播風險也悄然提升。但電視新聞播音主持人的工作流程極為嚴謹,因此在融媒體時代應當充分轉變觀念,提升電視新聞媒體工作的開放性、公平性與公正性,使自身工作內容更為真實、迅速、靈活,以此為受眾群體營造更為清明澄澈的新聞輿論環境。電視新聞節目之所以能在融媒體時代繼續發展,離不開變革與創新,而變革創新主要體現在電視新聞節目內容與傳播途徑兩方面。電視新聞節目主持人能夠密切接觸受眾群體,在節目傳播過程中易出現過度關注受眾群體而缺乏創新意識的情況,使得受眾群體易被其他平臺引流,反而得不償失。為避免此類問題,電視新聞節目主持人應當與新聞工作者共同打造群眾喜聞樂見的電視新聞節目。在此過程中,電視新聞節目主持人可充分利用融媒體,以拓展自身視野,積累知識,獲取知識,激發自身創作靈感。此外,電視新聞節目主持人可借助文字、圖像、音頻、網絡、遠程交互等綜合信息技術,提升電視新聞節目沖擊力與感染力。例如,在播送電視新聞的同時,主持人可借助背景屏幕完成與受眾群體實時互動的目標,引導受眾群體在觀看節目期間發表自身觀點,也能提升電視新聞節目的人氣。電視新聞播音主持人也可充分利用新媒體平臺展現自身才華,由此縮短與受眾群體的距離。例如電視新聞節目主持人可在社交平臺中建立賬號,提升自身在受眾群體中的親民程度。
三、融媒體環境下電視新聞播音主持人面臨的挑戰
(一)電視新聞媒體內容單一且缺乏時效性。融媒體時代的最大特點是內容輸出,尤其媒體輸出的內容形式極具多樣性。就各大網絡媒介平臺而言,其媒介內容極為多樣化,因而能夠吸引各類受眾群體,在長期發展中,網絡媒介平臺已具備相對穩定的受眾群體。而相較于網絡媒介平臺,廣播電視傳媒則顯示出了自身的劣勢,其媒介內容相對單一,形式受限,且相對固化,缺乏創新性,此類劣勢使得廣播電視傳媒難以吸引受眾群體。與此同時,廣播電視傳媒也存在缺乏時效性的問題,此類媒體傳播新聞的效率相對不高,節目僅能在固定時間播送,而新媒體則能夠保持信息的實時性,在新聞發生的第一時間即可傳送至互聯網,因而具備較強的時效性。由此可見,廣播電視傳媒的時效性相對不強也是難以吸引受眾群體的因素之一。
(二)電視新聞媒體傳播渠道受限且缺乏便捷性。廣播電視傳媒要在融媒體環境中生存,則需要考慮拓寬自身覆蓋渠道,以此實現對更多受眾群體的覆蓋,從而為轉化觀眾奠定基礎,先吸引部分觀眾,再以此為基礎擴大觀眾群體。要提升觀眾覆蓋面,則需要拓展自身傳播渠道,但現階段廣播電視傳媒的傳播渠道相對受限,大部分仍局限于傳統的傳播渠道,面對融媒體環境下出現的新傳播媒介難以充分利用,如雙微一抖、百度騰訊等新渠道,廣播電視都可加以利用。但目前其利用率尚待提升,利用效果也亟需優化。一旦對新媒介缺乏利用,廣播電視傳媒自身的新聞傳播也缺乏便捷性。
(三)電視新聞媒體受眾群體出現分流趨勢。在信息技術迅猛發展的融媒體環境下,互聯網平臺中出現了越來越多的視頻網站,此類視頻網站廣受觀眾喜愛與追捧,如騰訊視頻、優酷視頻、愛奇藝視頻、搜狐視頻等各類視頻平臺,此類平臺中的視頻資源日漸龐雜,覆蓋面也越來越廣,與此同時,抖音與快手等短視頻軟件迅速發展,喜馬拉雅FM、蜻蜓FM等音頻軟件也隨之崛起,此類種種新型軟件都在短期內收獲了廣大的受眾群體,使得以電視新聞為主的傳統媒體受眾被分流。在此背景下,電視新聞播音主持工作更應當堅持創新,以融合發展模式迎接受眾群體分流的挑戰,避免電視新聞受眾群體流失過度。面對融媒體帶來的挑戰,每位電視新聞節目主持人都應當在堅守的同時進行創新,在創新的基礎上有所堅守,為自身未來發展創造更大生存空間。
四、融媒體環境下電視新聞播音主持人創新策略
(一)主持風格的創新。電視新聞節目往往具備一定嚴肅性,但在堅守嚴肅性的基礎上,電視新聞播音主持工作也可適當創新。在融媒體帶動下,信息已不再局限于單向傳播一種形式,而是逐漸發展為雙向互動式傳播的趨勢,電視新聞節目發展也將以此為方向。因此電視新聞節目主持人在工作中除準確高效傳達信息外,也應當適度關注受眾群體的需求,在工作中與受眾適當互動溝通,并適當聽取受眾群體建議,使雙向之間構建信息分享模式。同時電視新聞播音主持人也需要弱化原本的說教者形象,積極迎合融媒體發展方向,對自身節目進行綜合考量,以此為依據創新主持風格,爭取受眾群體。
(二)革新主持理念。就普遍情況而言,受眾群體被電視新聞節目吸引的程度取決于新聞節目的主題鮮明程度,而主題的鮮明度又往往取決于播音主持人自身的魅力。縱觀不同自媒體平臺,活躍度較高的電視新聞節目主持人普遍更具個人魅力,此類主持人往往學識淵博而視野寬廣,能夠滿足受眾群體的知識信息需求,使受眾群體避免在接收信息時停留在表象層面,而能助其深入理解信息。因此電視新聞播音主持人需要進一步實現自我創新與發展,及時更新自身新聞播音理念,更新自身知識結構,最終提升自身魅力,擴大受眾群體。
(三)更新主持的思維。在融媒體環境下,自媒體門檻已日漸降低,人人自媒體已全面開啟,無形中為電視新聞節目帶來了嚴峻挑戰,使其不得不在傳統媒體與新媒體的夾縫中尋求生存空間。為拓展自身生存空間,電視新聞節目主持人應當及時轉變自身工作中的思維方式,以此滿足受眾群體在融媒體時代獲取信息的新需求。與此同時,融媒體也在一定程度上豐富了新聞傳播方式,使信息傳播更為迅速,電視新聞節目主持人的個人形象也在此情況下更易被受眾群體關注,因此電視新聞節目主持人應當時刻注重提升自身職業素養,同時與融媒體時代發展保持一致,時刻提升自身能力,使自身能力與崗位能力需求相契合。更為重要的是電視新聞節目主持人在傳播新聞過程中,應當養成發散思維的良好習慣,自覺利用新媒體的技術資源優勢,發揮融媒體具備的新聞傳播價值。例如建立電視新聞節目微信公眾平臺等,并在此類平臺中積極與受眾群體互動。
五、融媒體環境下電視新聞播音主持人堅守策略
(一)堅守責任底線。就本質方面來看,電視新聞節目即使在融媒體時代也并未出現變化,電視新聞播音主持工作不僅需要倡導創新理念,更應當堅守正確輿論導向,向受眾群體及時準確地傳達信息。與此同時,電視新聞節目自身具備一定權威性,因而易被受眾群體視為社會穩定的保障,也能使群眾心聲得到客觀真實的反映,因此電視新聞主持人應當充分意識到自身負責節目的特殊性,并具備一定的崗位責任意識與社會使命感,明確自身職業底線,杜絕夸大傳播負面新聞行為,與時代發展步伐保持一致。且電視新聞主持人應當具備堅定的政治素養以及責任心,在傳遞信息過程中堅守自身角色定位,以保證自身所傳遞的觀點具備正確性。
(二)堅守審美底線。個體具備獨特性,其在審美觀點等方面存在一定差異。而且個體所處區域環境與歷史文化不同,對個體造成的影響也不同,在融媒體帶動下,電視新聞更具影響力,但新聞節目主持人無論如何創新都不能背離國家發展規律,務必在合乎國情與各民族、各階段群眾審美需求的范圍內創新,確保電視新聞節目符合廣大受眾群體審美觀念,不逾越審美底線。尤其需要注意的是在新媒體蓬勃發展之際,崛起于自媒體中的新聞主持方法各有特點,已有越來越多的自媒體為吸引受眾群體而過度追求標新立異,為博眼球不惜發表不當言論,電視新聞節目主持人應當嚴格杜絕此類問題。
(三)堅守規范語言。中華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漢語也是一門極富趣味性的語言,在得到有效運用的情況下能發揮極大作用,因此電視新聞節目主持人需要在提升自身修養,增強語言能力,夯實語言基礎,使自身使用的語言更為準確,同時注意自身言論規范性,力爭向受眾群體傳遞更為準確的信息,并勇于承擔新聞信息的影響,避免不當言論,保證電視新聞播音節目的嚴肅性與權威性。
六、結語
融媒體時代的來臨為電視新聞節目主持人帶來了一定挑戰,但與挑戰并存的也有機遇,因而電視新聞節目主持人需要抓住機遇,迎接挑戰。為實現創新發展與自我突破,積極分析電視新聞節目在融媒體環境下的優勢與劣勢,并在后續發展過程中利用優勢,規避劣勢,確定自身應當創新與堅守的內容,為自身開辟新的發展道路。
作者:姜來 單位:旅順廣播電視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