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荒山造林主要技術方法運用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摘要】山西省荒山造林到了“啃硬骨頭”的關鍵時期,容易造林的地塊越來越少,偏遠山區造林將成為主要攻堅區域。介紹了荒山造林的主要技術措施和新方法,提出了提升技術應用的具體思路。
【關鍵詞】山西省;荒山造林;技術方法
截至2020年底,山西省森林面積已達到369.53萬hm2,森林覆蓋率23.57%。目前,全省林草事業正處于“全面增綠”向“局部補綠”攻堅時期和“擴容增量”向“全面提質”轉型時期。國土綠化也到了“啃硬骨頭”的關鍵時期,容易造林的地塊越來越少,偏遠山區荒山造林將成為主要攻堅區域,新技術尤其是荒山造林新技術的應用將越來越起到關鍵作用。荒山造林綠化能否實現最優的造林工程生態效益,根本上決定于造林方法與造林手段的科學運用。對現有荒山生態系統實施全方位改造和優化,通過靈活運用全新造林工程技術來節約荒山綠化成本,體現全新造林技術手段融入荒山造林綠化的良好實踐效益,是當前林草工作者面臨的迫切問題。
1荒山造林的主要技術措施
1.1前期整地處理
荒山造林的各項措施要順利開展,必須充分依靠于前期的造林整地操作。通常情況下,技術人員針對造林整地環節應當保證控制在幼樹種植之前的一年在右,全面整理造林區域的生態環境,對于原有的林地植被應予以最大化的維護。具體到造林整地的實踐過程,就是應當合理的平衡林地土壤容重、土層含水率、土壤營養元素以及其他相關指標。由于受到荒山砂石土壤特性以及陡峭荒坡地質的局限,應當適當選擇局部性的林木種植前期整地方法。
1.2選擇造林樹種
針對荒山造林樹種能否做到正確加以選擇,會從根本上決定造林實效性的提高。荒山地質區域特有的土壤環境,對于造林樹種的選擇給予了嚴格限制,因此必須側重于選擇地表徑流阻隔能力好以及固定土壤性能最佳的植被品種,才可以充分滿足最大化造林樹種的適宜性要求。例如,可以充分考慮側柏、油松、刺槐等具有良好土壤適宜性的荒山樹種,靈活配置現有的樹種類型。
1.3安排栽植時間
栽植時間對于幼樹成活的比例以及幼樹生長狀態都會產生直接影響,這也充分體現了科學安排荒山造林時間的重要作用與意義。對于冬季氣候較為寒冷的荒山造林區域來講,應當將造林時間安排在春季。如果有必要進行秋季荒山造林項目工程,最好也選擇在10月左右的造林時間段。與此同時,對于全方位的苗木防護手段也要給予高度重視。
2荒山造林的新方法
2.1運用蓄水滲透膜技術
作為復合型高分子薄膜而言,蓄水滲透膜能夠在土壤深部緩慢滲透水分子,從而達到全面滋養種植土、維持土壤水分以及土壤其他營養元素的平衡供應狀態。滲透膜在進行選擇與應用時,必須充分考慮結合幼樹的生長習性,選擇有助于土壤濕度保持以及土壤溫度靈活調節的優質覆蓋膜。傘形薄膜形狀應當予以合理保持,避免幼樹由于蒸發過多的根部水分而導致幼樹枯萎。荒山地質區域的復雜土壤生態特性,客觀上決定了造林育苗手段的特殊性,因此必須通過實施覆膜栽培的特殊技術手段來保證苗木成活率的提高。保護膜應當完整覆蓋于幼樹木枝條表面以及根部,從而達到水分蒸發率顯著降低以及土壤溫度合理保持的目的。在鋪設覆蓋膜的時候,應當在薄膜表面的中間部位穿過苗木根部,再運用全面壓實苗木周邊土壤的做法來完成覆膜操作過程。
2.2運用抗旱粉劑和保水技術
經過人工合成與提取處理的抗旱造林粉劑,可以將藥物輸入幼樹根部,防止幼樹出現快速失水,確保造林綠化用苗成活率。此外,也可以選擇和利用針對吸水性能較好的保水劑樹脂,通過貯存苗木根部水源的方法來保存吸水基因。為了保持苗木根系部位以及枝條部位的清潔與濕潤,需要將濕潤劑適當融入幼樹根部土壤,尤其是在干燥與高溫天氣與季節里,更加需要維持根系部位土壤充足水分,避免幼樹根部快速失水。
2.3運用毛細滲透灌溉技術
可以在種植已經成功的幼樹兩側放置滲透灌溉容器,利用毛細滲透灌溉技術達到緩慢滲透土壤灌溉水源的目的,確保幼樹根部可以獲得持續性與均勻性的灌溉水源。對于造林綠化樹種幼苗,在進行運送處理時,應當盡量避開雷雨等惡劣天氣,防止幼苗根部土球保護層遭到雨水侵蝕。同時,還應該避免造林綠化苗木在運輸環節使根系遭到擠壓或者碰撞,導致苗木損傷,不利于苗木成活的現象。在毛細滲透灌溉幼樹根部養護技術手段的輔助下,脆弱性幼樹根部就可以達到較好養護效果。
3提升荒山造林技術應用的具體思路
荒山造林技術并不是簡單局限于選擇林地區域以及種植幼樹,而是應當擴展至造林時間選擇、提高幼苗存活率等重要層面上。在目前的現狀下,荒山造林手段已經得到全面的更新與優化,陸續誕生了蓄水滲透膜技術、容器育苗、毛細滲透灌溉以及抗旱造林粉劑等技術手段。在實現荒山造林綜合效益提升上,要正確運用各種造林技術手段。
3.1加大容器育苗使用力度
合理引進全新的造林技術手段,才能實現荒山造林綠化最佳生態效益與經濟效益的統一。林草從業人員經過前期育苗準備環節,應當能夠體現為最大化的容器育苗實效性,展現容器育苗手段推廣于荒山造林工程的必要性。運用容器育苗的方法可以保證荒山造林育苗資源成本達到最低限度,方便進行苗木栽培與養護。同時,運用容器育苗手段往往會涉及較高的育苗技術操作要求,這就決定了從業人員必須嚴格重視運用正確的容器育苗手段。造林技術人員對于各種類型的造林樹種在進行全面的種植與栽培處理時,前提必須要保證幼樹的根部能夠達到全面的營養吸收狀態,確保將富含多種營養成分的土質放置于專門的育苗容器空間。
3.2優化配置技術實踐資源
針對荒山造林資源稀缺性的特征,要對現有的造林技術資源進行科學配置,全面節約荒山造林的資金與資源。應當優先選擇具有繁茂枝葉以及發達根系的優質樹木品種,還應當具備優良的萌發能力與抗旱性能,避免消耗荒山造林過程中的較高技術成本,增強綠化樹種對于荒山立地環境以及氣候特征的適應性。在較差生態系統運行狀況的荒山地質區域,往往呈現出較低比例的樹種覆蓋規模,水土流失的安全風險也相對較大,這就要求種植于較差生態系統條件下的造林苗木必須保證旺盛的生存活力,才能夠全面予以適應。
3.3注重日常養護
荒山造林樹種不能缺少日常性的種植養護,否則就會導致苗木枯萎或者導致不良的生長狀態。要認真做好荒山造林苗木的土肥水管理、病蟲害防治以及越冬防護等,從而確保成活率。施肥主要以有機肥為主,也可以適當應用化學肥料,還要根據不同物候期的需肥特性進行施肥,方式以基肥為主,基肥與追肥兼施。由于山西省困難立地造林在邊遠山區居多,肥料運輸方式要注重選擇經濟和實用相結合;經濟林樹種的修剪要根據生物學特性,順其自然進行,通過修剪起到調整樹形、均衡樹勢、調節樹木通風透光和土壤養分分配,從而調整植物群落之間的關系,促進荒山造林苗木的茁壯成長。病蟲害防治要根據不同季節、不同病蟲害發生規律,有的放矢采用物理或化學方法進行,并且要做到及時防治。尤其是在樹木越冬時,可以采取在樹干下部涂抹石硫合劑的方法,防止病蟲害,實現樹木安全越冬。
作者:劉建光 單位:山西黑茶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