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優秀傳統文化時代化探究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提要】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經過歷代傳承,在五千多年來的歷史歲月中熠熠生輝。進入新時代,黨中央一直在強調文化的重要性,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時代化成為了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無法回避的問題。本文從文化自信的視角出發,厘清文化自信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關聯性,在這一基礎上探究在文化自信視域下進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時代化的基本原則,探索其實現傳承和發展的基本路徑。
【關鍵詞】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文化自信時代化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繁榮發展的精神命脈,隨著時代的變遷,中華文化時代化成為不可避免的時代課題。優秀傳統文化所內涵的深厚底蘊,也是堅定文化自信和進行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建設的底氣所在。同樣,只有堅定文化自信,才能使五千年中華文明孕育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留住根、守住魂,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綻放更耀眼的光芒。
一、文化自信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關聯性
(一)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文化自信最深厚的根基
文化是民族的靈魂。中華傳統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其中所蘊含的人生幸福、人際關系、社會和諧和治國理政等精神仍具有現實意義。文化自信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發展中最為基本的、持久的力量,是建立在數千年悠久文明積淀基礎上的。優秀傳統文化是國家文化軟實力最深層次的優勢,是中華民族和中國人民源源不斷的精神力量。新時代,歷史虛無主義日囂塵上,意識形態領域的斗爭愈演愈烈,國內外敵對勢力歪曲、丑化中國歷史,而一脈相傳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滋養著中華兒女的錚錚鐵骨,凝聚起了無數中華兒女的民族認同感和文化自信心。
(二)文化自信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時代化的精神動力
實現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時代化面臨著諸多問題和困難,在這一過程中,高度的文化自信可以整合和助于實現傳統文化實現轉化創新的目標。在實現傳統文化時代化的過程中,大力發展與傳統文化相關的文化事業、文化產業,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使我國的文化軟實力得到了進一步提升,而這一切離不開文化自信的支撐,以文化自信助推優秀傳統文化傳承和發展,為優秀傳統文化時代化提供了強大的精神力量。
二、文化自信視域下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時代化的基本原則
(一)堅持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時代化必須堅持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在中華民族五千多年的發展歷程中,即使優秀思想文化比比皆是,但近代中國還是日益衰落。后來,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發現并引入了科學理論。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為實現中國民族偉大復興提供了根本指引,其所具有的與時俱進的精神特質,使得在馬克思主義的指導下能夠克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時代化過程中的錯誤思想和錯誤路線。因此,文化自信,并不是將傳統文化“神化”,不是簡單將傳統文化照摹照搬,更不是用傳統文化取代馬克思主義的指導地位。在優秀傳統文化時代化的過程中,只有堅持馬克主義的科學指導,才能夠真正取其精華、取其糟粕。
(二)堅定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發展方向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形成和發展了體現中華民族和中國人民的精神和意志的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其是進行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的關鍵。新時代,高舉文化自信的旗幟,開辟了一條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文化道路,其中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突出了自身優勢,展現了強大的中華文化軟實力。因此,推進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時代化,必須堅定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發展方向,提升傳承和發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能力,激發優秀傳統文化的活力,同時也是在堅定文化自信中確定文化強國的基本指向。
三、文化自信視域下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時代化的實現路徑
沒有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和發展,就沒有中華民族的繁榮昌盛。但是,進入了新時代,仍然還有很多對歷史文化的無知、輕視與丑化,影響著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時代化。堅定文化自信,更要落實到實際行動中,讓文化建設守得住根、看得見未來。因此,必須通過多種途徑加快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時代化的步伐,鞏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時代化的發展成果。
(一)守根,加強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
傳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加強文化自信的基本點,是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時代化的立足之本。中華文化一脈相傳,凝聚著中華民族和中國人民五千多年來的智慧結晶,其所內涵的為人處世的行為準則在當今社會仍具有強大的生命力,體現在人們生活的方方面面。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時代化勢在必行,然而,當今人們對于傳統文化的認知出現了誤解和盲區,缺少文化自信心和民族認同感,因此加強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提高其歷史地位就變得尤為重要。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要讓人們明確傳統文化的內涵和作用,大力弘揚傳統經典,領悟傳統文化所內涵的精神力量,以此厚植文化自信的根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對傳統文化的轉化創新和民族文化自信心的提升,都具有現實意義。在文化自信視域下,需要進一步提高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的質量,讓中華兒女學懂弄通,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時代化。
(二)利民,滿足人民群眾的精神文化需要
人民是源遠流長的中華文化的創造者。堅持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時代化,必須把滿足人民的精神追求和文化利益作為出發點和歸宿,激發全民族中華兒女的文化創造力。在這一過程中,要將中華傳統文化中的優秀資源與新時代的文化事業與文化產業相結合,滿足人們對于傳統文化多樣化的精神需求。要賦予人們傳承和弘揚優秀傳統文化的機會,讓每個人都能獲得施展才華的舞臺,這就需要進行文化體制改革,降低社會力量參與優秀傳統文化時代化建設的門檻,將人民群眾“拉”進優秀傳統文化時代化的進程中。同時,還要將優秀傳統文化時代化的成果“送”進人民群眾的生活中,建設優秀傳統文化惠民工程,深入推進優秀傳統文化進課堂、進家庭、進社會,使人們的精神文化生活處處有看得見、摸得著的傳統文化項目,讓人們共享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時代化的發展成果,不斷提升人民群眾對優秀傳統文化的認同感。
(三)包容,推動中華文明與各國文明交流互鑒
文明交流互鑒是推動社會文明大發展的動力之一。當今世界處于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世界文明也開始受民族自身發展和各種文明沖突的影響變得多樣化、復雜化,但是在這種相互交織的氛圍下,只有交流互鑒才能使文明綻放光彩,也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時代化的途徑之一。中華文化具有開放包容的優秀特質,以高度的文化自信開展文明交流互鑒,才有助于中華文化生生不息,增強中華文化的活力。在這個全球化潮流不可阻擋的時代里,各國文明的交流互鑒離不開“和而不同”,在堅持社會主義文化建設道路基礎上,可以正確地處理文明交流互鑒中產生的矛盾和問題。文明的交流互鑒,是以和平發展、開放包容為基礎的,是以堅持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為前提的。在交流過程中,通過與世界各國文明的對話,堅持自身的優秀品質,同時理清自身不足,吸收世界各國優秀文明成果,從而將中華傳統文化發揚光大,寫好帶有中華文明特色的文化自信新篇章。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時代化的推進,國家文化軟實力的提高,是建立在高度的文化自信基礎上的,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偉大征程上,不忘本來,吸收未來,始終堅持傳統文化中的開放、包容的交往心態,做好中華文明的傳承、弘揚和發展工作。
四、總結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時代化是中華民族繁榮發展的力量所在。在文化自信視域內看待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時代化,要對中華文化始終保持堅定的信念、清醒的狀態,用新的時代訴求發展優秀傳統文化,賦予優秀傳統文化新的時代內涵,讓優秀傳統文化飛入尋常百姓家。這是一個宏大而又極端重要的時代課題,需要全體中華兒女齊心協力讓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迸發生機與活力。
作者:魏偉杰 單位:曲阜師范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