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交互設計在文化創意產品中運用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作為一個擁有巨大發展潛力的新興產業,文化創意產業越來越受到各個國家的重視。在互聯網迅速發展的今天,文化創意產品的設計充分借助互聯網的優勢,形成了以網絡傳播為基礎,與計算機創新相結合的新格局。其中,交互設計在文化創意產品中的應用,不僅可以有效避免當前文化創意產品同質化的現象,而且也是未來文化創意產業的發展方向。淺析國內文化創意產品的發展現狀以及交互設計在其中的作用,進而詳細闡述物境交互設計、情境交互設計以及意境交互設計在文化創意產品當中的運用。文化創意產業起源于英國,核心是在“文化”概念的基礎上進行開發和創造,使之轉變為實際產品的過程。隨后其他國家紛紛效仿,并提出文化創意的相關概念。隨著文化創意產業的不斷發展,各個國家關注的側重點也有所不同,英國側重于文化創意產業的“創意性”,美國側重于文化創意產業的“版權”,而中國和韓國則是側重于文化創意產業的“文化性”。無論側重點如何,都可以從中看出各個國家對文化創意產業的重視程度。2021年,我國評選出了“全國百佳文化創意產品”,并以此為切入點,大力發展文化創意產業。
一、交互設計的發展歷程
交互設計最初隸屬于圖形設計和網站設計的一個設計領域,后來逐漸發展成為一個獨立的設計范疇,如今的交互設計,已經遠遠超越文字和圖片的設計范圍,取而代之的是電腦屏幕上一切有關設計元素的創建工作,也就是說,在設計過程中可能會涉及的用戶接觸、輸入等產品體驗中的交互,都屬于交互設計的范疇。作為一門專注于交互體驗的設計學科分支,交互設計的相關概念是由被尊稱為“現代筆記本之父”的BillMoggridge于1984年首次提出的,其目的是在服務商、產品以及用戶之間建立有機關系。在此之前,大規模集成電路計算機正處于起步發展的階段,電腦尚未作為辦公用品出現在普通家庭中,擁有電腦的都是IT行業的專家,因此,研發者的工作重點是想方設法提高電腦的技術含量,而不會把太多的注意力放在改善用戶的使用體驗上。隨著電腦的普及,越來越多的人擁有了自己的私人電腦,再加上互聯網的發展,使得電腦上的交互方式呈現出多樣化的發展趨勢,因此,把工作重點轉移到提升用戶對電腦產品的交互體驗,成為各大電腦制造商必須要面對的問題。而交互設計的概念,便是在這種背景下提出的。交互設計的宗旨十分明確,就是要通過一系列的改善方案,使得產品的界面和操作方式更加符合用戶的預期值,從而加強產品與用戶之間的耦合度。隨著時代的發展,各種新興技術異軍突起,如今的交互設計不僅僅是設計學科的一個分支,還是計算機、人機界面技術、通信技術、設計心理學等多個領域的交集。因此,一個稱職的交互設計師必須同時具備這幾個領域的一些基礎知識,才能對相關產品展開有效的交互設計。
二、文化創意產品的現狀及交互設計的作用
1當下文化創意產品的同質化現象嚴重
在現階段文化創意產品的設計中,存在著產品形式千篇一律的現象,其外在表現為視覺美學設計的創新思維不強,市面上文化創意產品的“長相”越來越雷同,沒有形成自己的特色。并且,其在顏色與圖案的搭配方面不協調,給人一種雜亂無章的感覺,包裝封面一貫使用的標簽式貼圖很容易讓消費者產生視覺疲勞,從而對該產品失去購買的欲望[1]。交互設計的運用,可以大大減輕以上提及的文化創意產品的同質化問題。首先,交互設計師要充分發揮文創產品的視覺效應,通過不同色彩與外形的搭配,精準傳達出文化創意產品的內在功能。其次,要深入挖掘文創產品背后的內涵,每個地方都有鮮明的區域風土人情,其背后蘊含的文化精神也自然不同,在當下文創產品的包裝日趨類同的情況下,交互設計師不但要挖掘地方文化創意產品在其內涵上的“文化特色”,更要彰顯出在對當地文化進行傳承基礎上的“創新”。
2當下文化創意產品缺乏人本意識
在目前國內的文化創意產品市場中,從表面上來看,雖然文創產品琳瑯滿目,呈現出一片欣欣向榮的景象,但經過筆者的考察發現,市面上的文創產品雖然種類繁多,但是質量參差不齊,魚龍混雜,有許多文化創意產品的包裝僅僅是用來充當封閉的容器,其定位過于注重生產成本而忽略人本意識,設計極為簡陋,沒有充分考慮到用戶的情感體驗。通過交互設計,把用戶的愛好和審美作為文化創意產品包裝設計的立足點和定位,不斷增強包裝設計的趣味性以及創意性,為文化創意產品量身定做個性包裝,以發揮產品包裝的最大作用。此處所說的定位,其實就是要最大限度地滿足用戶的需求。有需求才會有供應,市場上的產品歸根結底都是圍繞用戶的需求展開服務的,因此,用戶的個性化需求就是交互設計所要解決的問題。據筆者的走訪調查發現,對于文化創意產業的發展,很多地方的相關部門都給予了高度重視和大力支持,只是在發展過程中只做到了宏觀上的策略部署,而忽視了產品包裝等細節方面的一些設計,而消費者所注重的,恰恰是細節設計所帶來的體驗與感受[2]。有的產品包裝僅能起到保護產品的作用,有的包裝信息和產品本身嚴重不相符,由于忽視了產品包裝的重要性,很多設計精美的文化創意產品因為簡陋的包裝而無法吸引消費者的眼球,更談不上在包裝設計上引起消費者的共鳴。
3交互設計在文化創意產品中的運用
由上述的分析可知,人、物和空間乃交互設計的三大核心要素,通過建立“設計師—產品—用戶”的有機關系,引導用戶在了解產品形態和蘊含寓意的過程中逐漸實現對文化創意產品的文化體驗,從而增強文化創意產品帶來的文化體驗與用戶之間的耦合度。如作為中國美學文化思想當中的“境界”,就是一種文化體驗,其可以分為三層境界:物境、情境和意境。物境指的是形似,情境類似于環境的概念,而意境則與意蘊的意思相似,從物境到情境,再到意境的這一過程,也是產品由表及里,由外在朝內在發展的過程。因此,交互設計在文化創意產品當中的運用也可以劃分為這三個階段,以下將分別對物境交互、情境交互以及意境交互進行詳細的分析。
4物境交互設計在文化創意產品中的運用
物境交互指的是文化創意產品在設計過程中所用到的材料、形成的狀態和呈現出的色彩等,可以為用戶帶來最直觀的感受,并由此帶來心理認同和愉悅感。在物境交互這一環節中,用戶面臨的最大挑戰是,其所具備的文化素養是否能對文化創意產品的外觀信息進行有效的篩選。當用戶能夠充分調動自身所學的知識從容應對挑戰時,就會產生一種成就感和愉悅感;當用戶的文化素養無法應對所面臨的挑戰,就會感到焦慮、煩躁。在這個時候,交互設計師可以通過一目了然的界面分區,降低用戶篩選相應的文化創意產品信息的難度,以實現用戶文化素養與所接受的挑戰難度之間的平衡,從而讓用戶保持對文化創意產品的注意力,以達到進入心流狀態的目的。如果出現相反的情況,用戶就會產生一種不安的心理,與之相適應地,交互設計師可以采用多感官文化交互的措施,引導用戶重新恢復注意力,逐漸找到一種參與到挑戰中的樂趣,對于用戶心流的產生有很大的幫助[3]。對文化創意產品進行界面分區,可以快速地把其所要體現的文化蘊涵簡單明了地傳達給用戶,一目了然的界面分區可以讓用戶在看到文化創意產品的同時,在短時間內獲取產品的關鍵信息。在對文化創意產品進行界面分區的過程中,應當牢牢把握以用戶為中心的基本準則,緊密結合文化創意產品的造型結構、性質功能和文化底蘊,從而對其界面進行科學合理的劃分,讓用戶可以根據交互設計師的引導性步驟一步一步地去發現文化創意產品各個分區界面所包含的基本信息以及文化內涵。在這個充滿趣味性探索產品信息的過程中,對界面進行劃分處理可以讓用戶保持一顆好奇心,大大增強了用戶進一步探索了解產品背后所蘊含的文化精神的欲望,在這種模式下,可以有效提高用戶對文化創意產品的持續關注度,減少用戶流失率[4]。另一方面,這種游戲化的趣味性探索方式,也有效地擴大了文化創意產品的傳播范圍,與交互設計在文化創意產品中運用的初衷相符合。
5情境交互設計在文化創意產品中的運用
情境交互指的是通過交互設計的方式將所需要植入的文化內涵融入相應的文化創意產品中,讓用戶在使用產品的過程中受到文化情境的影響,在耳濡目染之中逐漸對文化創意產品的造型結構、性質功能產生全面的理解。在情境交互設計這個環節中,用戶的文化素養主要表現在對文化創意產品的基本信息和文化內涵有了一個全方位的理解判斷之后,所采取的下一步操作;而用戶所面臨的挑戰,則是如何通過使用自身的技能,高效快速地掌握產品的文化內涵和使用方法,從而準確果斷地進入“下一步操作”環節。當用戶的自身文化素養難以應對所面臨的挑戰時,交互設計師會及時給予相應的引導,為用戶提供明確的反饋,從而提升用戶的心流體驗;當用戶的文化素養遠遠高于所接受的挑戰時,交互設計師則會采用文化創意產品多功能結合以及社交互動融合的方式,增加用戶的挑戰難度,呈現出更深層次的操控感,給用戶帶來更加美好的產品體驗。從目前國內文化創意產品的發展現狀來看,大多數產品的功能都比較單一,導致用戶對其的依賴度不高,使用時間較短。通過交互設計增強用戶與文創產品的耦合度,例如適當增加一些實用性功能或者“彩蛋”類的特性,激發用戶的好奇心,讓用戶在不斷探索產品隱藏性功能的過程中充實自我,感受到探索文化創意產品和迎接挑戰所帶來的心靈愉悅感和成就感。通過設計一些社交互動類的情景,能夠讓用戶在交流互動的過程中產生一種儀式感和參與感[5]。在情景設計過程中,可以加入一些互動性的元素,例如冬奧會吉祥物“冰墩墩”。用戶在穿戴“冰墩墩”玩偶服和群眾一起進行溝通互動的過程中,其情感體驗也隨著“冰墩墩”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不僅僅是因為其自身隱藏在大受歡迎的吉祥物之下,更多的是由于用戶將自己融入了社交的大環境中,增強了用戶對文化創意產品的參與感。
6意境交互設計在文化創意產品中的運用
意境交互設計指的是在用戶與文化創意產品之間建立意識流的交互,通過用戶的精神思維,對文化創意產品體現出來的藝術審美、創新思維等內容進行理解評價。意境交互設計這一環節對用戶的文化素養要求比較高,其較強的理解能力和領悟能力有助于用戶透過表面看到本質,深入了解文化創意產品背后的文化韻味。相對而言,挑戰在意境交互設計當中成為把用戶的技能融入文化創意產品中的載體,讓用戶用聯想、剖析等方式取代簡單、直觀觀察的方式去了解文化創意產品所代表的特定文化,當用戶自身的文化素養與其所接受的挑戰不相符的時候,交互設計師在設計的過程中會進行適當調整,使用戶的文化素養與所面臨的挑戰達到一個平衡點,促使用戶在意境交互中達到行為與意識高度統一的狀態。在降低文化創意產品的認知難度方面,可以從以下兩點著手:第一,構建有效的實景。作為連接文化創意產品和意境之間的橋梁,實景可以有效協助用戶把以往的相關經驗和新的文創產品知識聯系起來,從而賦予文化創意產品易識別的意境,降低認知的難度和成本。通過將實景當中的獨立物象與文化創意產品的造型要素進行巧妙結合,可以構建有效的實景,因此,交互設計師要把握好周圍環境中的材質、色彩等物象因素,確保文化創意產品的造型和構建的實景達到有機統一的效果,使得文化創意產品的設計邏輯和實景的意境營造相適應,從而促使用戶能夠憑借交互設計師精心設計的實景,有效地和文化創意產品展開互動,進一步感知文化創意產品所營造的文化意境[6]。第二,強化實用技能。交互設計師通過采取一些文化知識的引導方式,能夠有效強化用戶在認知文化創意產品意境方面的實用技能。首先,交互設計師可以采取文字的形式,讓用戶對文化創意產品的相關背景知識有一個初步的了解;其次,交互設計師可以通過漫畫、剪紙等形象化圖片的形式,對用戶進行劇情化的引導,讓用戶寓情于景,對文化創意產品的認知快速達到意境交互的層面。通過對文化創意產品的意境元素進行多元化處理,可以提升意境的層次,從而加大用戶接受挑戰的難度。因為文化創意產品的意境由多個物象共同構成,物象元素越多,用戶在意境交互設計過程中的時間就越長,在意境層面的思考也就越深刻。隨著時代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人們不再滿足于產品的實用性功能,而是追求更高級的設計感和更加完善的體驗感。交互設計的核心思想正是把提高用戶的體驗滿意度作為出發點,通過物境交互設計、情境交互設計和意境交互設計這三種層層推進的設計理念,采取相關的方案措施,有效提高用戶對相關文化創意產品的滿意度。
參考文獻
[1]王鑫.開展信息交互設計提升文創產品市場競爭力的路徑探索[J].今古文創,2020(08):53-54.
[2]王軍亮.交互設計在文化創意產品中的應用[J].參花(下),2018(10):136.
[3]張笑.交互設計在文化創意產品中的應用[J].藝術科技,2018,31(09):170.
[4]李彤.關于地域文化衍生品的跨界融合與交互設計初探[J].美與時代(上),2020(01):93-95.
[5]侯寧.基于用戶角色法的洛陽文化創意產品設計研究[J].洛陽師范學院學報,2019,38(01):29-32.
[6]甘暢.基于傳統文化傳播的交互設計與實踐——以楚式漆器H5網頁設計為例[J].創意設計源,2021(02):77-80.
作者:黃嵩 單位:新格科技(深圳)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