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體育舞蹈專項體能訓練內容與方法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摘要】體育舞蹈是一種集合了舞蹈、表演、音樂以及競技為一身的體育運動項目。近年來體育舞蹈在中國發展迅速,受到了人們的關注。目前在體育舞蹈訓練中主要是以技術訓練為主,忽視了體能訓練在其中的重要性。但是隨著體育舞蹈的發展,需要表演者有高水準的體能,因此在當前需要對表演者進行體能訓練。文章在對體育舞蹈特點和體育舞蹈體能訓練主要內容進行分析的基礎上,提出了體育舞蹈專項體能訓練的方法及內容,以期能夠為中國體育舞蹈的發展提供幫助。
【關鍵詞】體育舞蹈;體能訓練;訓練內容和方式
近些年來,隨著中國對體育事業發展的大力支持,中國的體育舞蹈發展十分迅速。很多高校開始對體育舞蹈課程進行改革創新,進一步推動了體育舞蹈的發展。體育舞蹈是一種需要大量體能作為支撐的舞蹈,因而要想在體育舞蹈方面獲得一定成績,除了需要掌握一定的技能以外,還需要有充足的體能。目前,中國體育舞蹈專項體能訓練和發達國家還存在較大的差距,嚴重影響了體育舞蹈運動員的整體發揮,因此需要在當前基礎上找到更好的訓練方法和內容,從而促使中國體育舞蹈獲得更好的成績。
1.體育舞蹈的特點
體育舞蹈是一種在背景音樂的配合下,通過連續、復雜以及高強度動作進行展示的動作集合,是將舞蹈和體育相結合的運動項目。相較于一般舞蹈,體育舞蹈風格各異,具有多元化特征,要求體育舞蹈表演者需要對音樂有十分精妙的把握。同時,不同體育舞蹈風格不同,要求表演者需要進行不同的表演。在表演過程中,體能是影響表演者是否有優異表現的重要因素。在學生進行實際訓練的過程中,需要在規定時間內完成一系列舞蹈動作,并且需要通過自身的神態以及肢體動作展現體育舞蹈的神韻。體育舞蹈對表演者有更高的技術性要求,需要表演者對自身的肌肉進行調動,以此來保持整個動作的連貫和流暢。另外,表演者在表演過程中具有較好的節奏感,從而實現和背景音樂的配合。同時,在體育舞蹈中,主要形式是雙人舞蹈,因此兩人之間的配合會對最終呈現效果有直接影響。在大部分情況下,需要表演者通過自己的體能優勢和搭檔相互配合,只有實現力和美的充分結合,才能促使整個舞蹈有更好的效果,并且提升學生的素質。
2.體育舞蹈體能訓練的主要內容
2.1身體形態訓練
體育舞蹈是舞蹈和體育兩者的結合,是一種競技體育活動,因此要求體育舞蹈表演者具備高水平的專業技術,同時還需要表演者之間有高度的默契以及擁有扎實的舞蹈功底,從而展現體育舞蹈的魅力。所以,在體育舞蹈中,表演者本身的身體形態是提升整體表演效果的重要因素。在體能訓練中,表演者需要通過訓練促使身材整體勻稱,四肢需要直且長,小腿需要長于大腿,同時表演者的頸部也需要細長,鎖骨較平等。整體上來看,體能訓練就是要促使表演者保持良好的身體形態從而體現美。
2.2身體機能訓練
身體機能是表演者順利完成表演的重要支撐。因此,在體能訓練方面需要在對表演者本身身體機能指標進行記錄的基礎上制定相對應的體能訓練。比如,拉丁舞要求表演者有較強的爆發力以及對動作較強的控制力;而摩登舞則更為強調內在,所以拉丁舞相較于摩登舞對運動負荷強度有更高的要求。在體育舞蹈中,表演者需要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所有的舞蹈,因此表演者在長時間高負荷狀態下,如果沒有良好身體機能,就無法將舞蹈高質量呈現。所以,體育舞蹈表演者需要具備良好的身體機能,才能在競技比賽中獲得好成績。
2.3運動素質訓練
運動素質主要包含柔韌素質、力量素質、速度素質、耐力素質以及靈敏協調素質等。其中,柔韌素質主要指表演者本身肢體的柔韌性,是提升表演者本身舞蹈水平的重要影響因素。比如,華爾茲需要表演者的頸部、肩部、腳踝部等部位有好的柔韌性。力量素質主要指表演者身體的整體力量,只有擁有足夠的力量,表演者才能克服外界環境的阻力,因此力量訓練是十分重要的。速度素質指人本身的快速運動能力。在體育舞蹈中很多舞蹈都需要表演者在快節拍中去完成,因此需要表演者具有快速運動的能力。耐力素質指的是人長時間運動的能力,在體育舞蹈中只有表演者本身擁有良好耐力素質才能保障完成比賽。靈敏協調素質指的是人體對身體的控制能力,在體育舞蹈中表演者只有具備這樣的素質才能都對每個動作有好的掌握。
3.體育舞蹈專項體能訓練的方法及內容
3.1力量訓練的內容和方法
身體的力量訓練是體育舞蹈專項體能訓練中的重要內容。在體育舞蹈中,力量是幫助表演者完成表演的基礎支撐,尤其是雙人體育舞蹈中,由于存在有大量高難度動作,因此需要力量來支撐完成各種舞蹈動作,同時力量也是保障舞蹈表演者自身安全的基礎。在體育舞蹈專項體能訓練中,需要對表演者自身的力量進行訓練,提升表演者的力量素質。具體為:腳腕部的力量訓練可以通過臺階深蹲跳、負重旋轉等方式訓練;腿部力量訓練可以通過深蹲、爬樓以及跳繩等方式訓練;腰腹部力量訓練可以通過卷腹、平板支撐等方法訓練。
3.2耐力訓練的內容和方法
體育舞蹈要在規定時間內完成。在通常情況下,體育舞蹈預賽的時間往往在一分三十秒左右,決賽時長一般在兩分鐘左右,同時表演者需要在三十秒之內完成舞蹈種類的轉換。在這樣的過程中,需要表演者有足夠的耐力支撐自身完成比賽。耐力訓練主要包含了兩種訓練方法,具體為無氧訓練和有氧訓練,比如高原訓練法、間斷負荷法等。其中,高原訓練法主要是將表演者置于高原環境中訓練,促使人體血管變厚和實現擴張,從而提升耐力。間斷負荷法訓練需要保障表演者充足的休息時間,同時還要保障表演者的心率控制在一定范圍內,負荷量不能過高。
3.3速度訓練的內容和方法
在體育舞蹈中,一些舞蹈對速度要求較高,比如牛仔舞十分重視舞蹈動作的速度,同時動作速度是重要的評判標準。速讀訓練主要包括反應速度訓練、動作速度訓練以及移動速度訓練。在訓練方法方面主要有阻力訓練法、速度控制訓練法以及信號刺激訓練法。在實際訓練過程中,如果對旋轉動作速度進行訓練,可以通過阻力訓練法來進行,促使表演者實現動作之間的切換。再比如在移動速度訓練中,則是可以讓表演者在規定時間內在場地中進行迅速移動等方面來訓練。
3.4柔韌性訓練的內容和方法
在體育舞蹈中,表演者要想促使自身在表演過程中始終保持身形的優美,就需要身體有良好的柔韌性。柔韌性訓練主要是為了提升表演者身體上下肢以及核心區域的柔韌性,一般可以通過以下兩種訓練方法來訓練:一是通過動態化拉伸訓練身體的柔韌性,有效鍛煉表演者本身肩部的柔韌性,主要方法有跪地壓肩、俯臥拉肩等,可以通過搭檔對肩膀部位的肌肉進行拉伸。二是通過精力拉伸法訓練,比如通過墻面對身體進行拉伸,或是通過一些輔助設備來完成拉伸,也可以通過搭檔的幫助來實現對身體腰背部的拉伸。
3.5協調性訓練的內容和方法
隨著體育舞蹈的發展,比賽對表演者的專業技術動作難度有了更高的要求,比如旋轉動作明顯增多等,就對表演者本身的協調性提出了要求。協調性專項訓練可以促使表演者的肌肉感知以及時空判斷得到強化。在訓練中,可以通過對單獨動作進行重復的方法來訓練,促使表演者的身體和動作更好地保持協調。還可以通過條件刺激方法來訓練,具體為以外界信號為基礎來促使表演者訓練。除此之外,還可以使用游戲訓練方法訓練,促使訓練更具有趣味性,提升表演者訓練的積極性。
作者:呂武 單位:作師范高等專科學校體育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