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土木工程專業教育教學改革路徑淺析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摘要:為提升土木工程課程教學質量,分析了土木工程課程中思政教育的主要內容和存在的問題,提出了土木工程課程思政建設路徑,應在課堂教學中融入思政元素,在實踐教學中融入思政教育,開展探究式教學與情景式教學,進而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思想觀和價值觀,促進課程思政改革和土木工程專業學生技能與素養的全面提升。
關鍵詞:土木工程教學;課程思政;改革路徑
課程思政教育是高校落實立德樹人教育目標的重要措施之一,在土木工程專業課程中結合課程思政教育,能夠給學生帶來正能量,幫助學生在學習專業技術的同時,樹立正確的思想觀和價值觀。教師要充分利用思政元素,給予學生積極的影響,促進課程思政改革和土木工程專業學生技能與素養的全面提升。
1土木工程課程中思政教育的主要內容
1.1愛國主義教育
土木工程近年來取得了很多卓越的成果,如三峽水電站、鳥巢、青藏鐵路、港珠澳大橋等的建設。我國的土木工程建設速度與技術也達到了世界領先水平,為土木工程人才的培養與新興建設項目的推進提供了經濟和技術保障。土木工程專業教師可以利用土木工程領域取得的發展成果,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與宣傳。教師還可以通過介紹土木工程行業的歷史事跡與土木工程前輩們的愛國行為,為學生樹立榜樣,潛移默化地培養其愛國熱情。
1.2學術道德教育
網絡的高速發展推動了科學研究的進步,但是少部分科研人員違反學術科研精神,進行學術造假,信息剽竊,對大學生的學術教育產生了不良影響。學術道德教育需要在本科教育的整個過程中進行,應該堅決抵制學術欺詐、剽竊和其他不良學術行為,這是科學研究不可違背的紅線。教師不僅要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還要培養學生嚴謹求實的學術態度,提高學生的意識形態、道德科學和文化素質。
1.3職業道德教育
職業道德是對土木工程師的基本要求,教師在教育教學過程中,應建立工程責任與職業道德的關系,讓學生對專業法律法規產生敬畏之情。教師可以從土木工程的發展和特性入手,讓學生了解土木工程專業背后承載的重擔與肩負的責任。采取具有代表性的工程案例作為載體,展示技術發展的同時進行職業道德教育,將土木工程建設與生命教育聯系起來,培養職業道德。例如,在課程中引入工程事故的經典案例影像,學生通過充分了解事件的詳細情況,分析事故原因,吸取經驗教訓,進行深入思考,引導學生感受土木工程實踐者所承擔的責任,樹立職業道德。學生需要明白在土木工程建設中,從調查、勘測、規劃、設計到建設、使用、維護的所有項目階段,工程建設者們都需要投入大量精力,嚴格遵守法律法規,一絲不茍地完成每一個建設環節,發揮工匠精神,完成建設者的使命。
1.4法律法規教育
土木工程質量關系到人們的生命財產安全。為了維持行業的正向發展,相關專業人員必須接受法律法規教育,學生要關注土木工程專業相關法規要求。在教學過程中,牢固樹立學生的法律意識,使學生明白在從業過程中,如果不遵守法律法規將會受到懲罰,承擔責任。在專業課程教學體系中,建立基本的法律知識體系,結合行業標準,全面培養學生的法律思維和法治觀念。
2土木工程課程中開展思政建設存在的問題
目前的專業教學課程體系中,土木工程類課程思政建設不足。專業知識教育與思想政治教育沒有完全結合起來,專業課只是單純依附于專業知識和技能的培養,思政課則是通過專門的思想教育課程進行學習,兩者沒有達到有效融合。專業課教師對課程思政內容缺乏系統研究,未起到相應的指導作用,重視程度不夠。高校不能局限于傳統的土木工程專業教育,應關注學生綜合素質和意識形態的培養。了解思想政治的性質是形成意識形態的基礎,適當的思政教育能夠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意識形態和社會取向,將知識轉化為信念,運用馬克思主義基本理論分析和解決土木工程實踐問題。
3土木工程課程思政建設路徑
3.1課堂教學中融入思政元素
土木工程課程教學應重視課堂教學環節,使學生深入了解土木工程的教學內容,仔細觀察建筑現象,發現遵循規律,透徹分析建筑原理。教學過程中使課堂教學與現場教學相結合,帶領學生到建筑工地進行參觀學習和實踐,提高對土木工程專業學科的直觀理解。教學中不僅要強調教學模式,而且要重視思想建設,在教與學的雙向活動中實現教書育人的目標。課堂教學中,土木工程專業知識和思政教育要素是相輔相成的,課堂教學是大學生進行思政教育的主要途徑,教師必須以專業課程主要內容為基礎,完成思政課程理念設計,形成具有相應思政內容的教學材料。在土木工程專業課堂上,融入思政教育元素,提升學生的哲學思想,在課程知識點的教學中,引入法律法規的發展和變更,提高學生的法律意識。
3.2實踐教學中融入思政教育
思政教育除了課堂,還應該應用于實踐教學過程中,并有效納入實踐教學的核心教育中。組織學生進行社會調查,通過實地和問卷調查進行土木工程項目建設的研究,以提高學生在實踐過程中對建設法規的理解。鼓勵學生在土木工程咨詢公司實踐,參加工程建設項目的審計、監理工作,全面運用工程技術、經濟管理、法律法規等方面的知識,鼓勵學生從課堂和實踐等各個角度了解國家的原則和政策。在進行專業實習和社會實踐的過程中,引導學生通過實習了解社會,通過參觀高速公路或大橋的施工現場,將工程實踐和課堂內容融會貫通。在施工現場,教師可以融入思政要素,讓學生以小組討論的形式交流觀點與想法,引導學生在施工現場積極探索,思考土木專業知識背后的社會價值,幫助學生理解土木專業中的意識形態和科學內涵,更好地提升教學效果。
3.3開展探究式教學與情景式教學
教師要增強理想和信念,重視學生的道德培養,樹立優秀的知識榜樣和道德榜樣形象,鼓勵學生不斷學習和自我提升。教師要時刻關注社會熱點事件,開展探究式教學與情景式教學,從社會事件中提取和挖掘有效信息和思政元素進行教學指導,塑造學生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
4結語
將意識形態和思政教育融入到土木工程專業教育和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深入挖掘課程中的道德教育要素,有效融入到課堂上和實踐教學中,采用多種教學模式,發揮教師的導向作用,促進教育方法的創新,不斷提升土木工程課程教育質量和效果。
作者:王曉榮 單位:內蒙古工業大學土木工程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