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汽車制造企業設備維護安全風險淺議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摘要:通過國際上某汽車公司對設備維修崗位員工的相關事故統計數據得知設備維修作業崗位的安全風險在機械加工、汽車制造行業中是安全風險較高的崗位,借鑒國外設備維修維護方面的先進有效安全管理方法與實踐,并從安全心理學的職業適應性測評應用的對維修崗位進行此項技術應用上進一步探討,關注職業適應性、安全心理與職業禁忌癥方面對設備維修人員的職業健康方面的影響。探討從這幾方面改善非常規作業人員的職業安全風險。
關鍵詞:設備維護;非常規作業;安全風險防范
在汽車制造企業的人員在從事生產線及生產設備的維修維護過程中,往往存在大量的安全高風險但又是低頻次暴露的、不少甚至是從來沒有做過的非常規的工作,因為缺少相應的安全操作規程與安全指導而可能會遭遇職業安全方面的危險。非常規作業:指沒有現成的、具體明確的程序和方法指導的作業。針對這一情況國內外有的汽車企業引入以下概念與方法來減少這方面的安全風險。非常規作業中包含有低風險作業,也可能包含有高風險作業(不少汽車制造工廠中的設備維護維修作業就屬于非常規作業,因為每一次設備發生的故障現象、原因不盡相同,在現場維護維修作業時往往存在沒有相應的安全作業指導文件的情況。作業前安全計劃書(PTP):指作業前確認該項作業是否已有相應的安全計劃指導文件,如安全操作規程(SOP)及SOS/TIS等,如果該項作業沒有相關指導文件,必須為此需要定制作業前的安全計劃,計劃應至少包含該項作業的詳細步驟、每個步驟的風險分析以及對應的控制措施等。
1設備維護維修的安全控制與管理
機械制造企業發展的大趨勢與工業機器人的大量應用,操作工人在汽車制造企業總人數的比重在不斷的減少;設備維護與維修技能員工占企業越來越多。在德國,尤其是在自動化程度較高的汽車行業,整個車間很少看到車間內的生產工人,有時只看到兩三個設備維修維護的工作人員在現場工作。不少國外的著名的企業維修人員占企業總數的20%-30%左右。較國內的一般汽車制造業的3~5%以下的維修人員比例要高很多。在中國國內,汽車制造工廠設備維修維護人員相當部分人員是特種作業人員與特種設備操作人員(屬于須持證上崗人員):如電工、電焊工、氣割工、叉車駕駛人員、起重作業操作、維護人員等等。而特種作業人員、特種設備操作人員均是在作業中對自己或他人有較高的安全風險方面的人員。在國際上某汽車公司的安全管理體素的要素中對工廠的設備維修維護技能員工在職業安全風險上予以高度重視。這體現在以下兩個方面:(1)在事故統計數據上看,從1973年至今,該公司有167名員工因工死亡,其中97名是維修人員。其中自1995年至2008年起有13員工因工傷死亡,其中有11名維修人員因工死亡(如圖1)。而且這2名其他崗位人員經也是從事非常規的維修維護性質的作業時而發生致命事故的。這說明隨著設備自動化與本質安全的提高,面臨因工死亡風險設備維修崗位的員工要較一般操作性崗位的員工高。約80%的死亡事故發生在僅占總體人數約20%的從事設備維護維修工作的員工中。(2)“TAKE2”方法的應用。TAKE2:作業前花2至5分鐘識別與回顧非常規作業存在的危險和相應的控制措施,并進行檢查確認。而TAKE2這幾個字符分別包含以下含義:T指Talk交談的英文縮寫:就作業內容與安全要求或注意事項是否與從事過同類工作的人員進行交流談話?如果沒有找到應聯系主管協調與溝通交流尋求支持。A指Action行動的英文縮寫:是否明確了作業活動所需具備的正確安全作業方法或作法。K指Knowledge知識的英文縮寫:作業人員是否具備了安全完成該項作業應有的知識與技能?E指Equipment設備的英文縮寫:作業現場是否準備了合適與安全必要的工具,包括個人勞動防護用品PPE等2指2Minutes2分鐘英文單詞的縮寫:作業前要花至少2分鐘的時間回顧以上工作內容。結合生產線發生停線時搶修設備安全風險的特點與應用TAKE2這一方法,某汽車公司制定了《設備維護作業前安全驗證卡》,在對設備進行維護維修作業存在安全風險的情況下要求參與作業的人員必須參與填寫此項《設備維護作業前安全驗證卡》以確認作業的安全風險及相關安全措施的落實,卡中對作業的安全信息溝通、作業方法及相應文件、勞保防護用品、能源控制與鎖定、身體所處部位的危險、高處行走的風險、作業工具的風險及其他各類安全高風險項進行一一確認,并可針對沒有作業指導文件的作業要求填寫《作業前安全計劃書》。如下圖2與圖3所示。通過以上方法與文件的應用,較大地減少了非常規作業的風險。在公司人員成倍與生產量成幾倍增長的基礎上實現了在2014年之前及2018年以來均分別實現了連續無損失工作日事故運行900天以上(無輕傷以上事故)。而此項方法的應用某種程度上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使用與維修人員在進行沒有作業文件執導的維修作業Pre—TaskPlanningForm作業前安全計劃書
2汽車制造企業設備維護非常規作業
的安全風險防范的心理學與職業適應性淺析汽車制造企業設備維護非常規作業的安全風險還可從安全心理學、職業適應性及測試技術、職業禁忌癥的風險管控必要性方面進行一些探討。(1)安全心理學是通過采用心理學相關的原理和方法來研究人的心理活動有關的心理因素、規律對生產活動過程中安全的影響與相互作用,從而找到減少安全生產事故發生的方法與規律來指導安全工作的實踐。安全心理學研究對象多:比如在機器設備、工具物料、環境色彩等對人的生理與心理的影響的人因工程(也稱人機工程方面的學科),如何適合人的生理、心理特點、研究人在勞動過程中如何相互適應、研究如何用心理學的原理和方法分析事故的規律等多個方面,有關這方面的學科知識國內外有大量文獻可供參考,本文僅討論這一學科中針對生產過程中的心理變化與安全方面的控制來談談職業適應性測評方法對于設備維護作業的人員是否有必要性進行一些探討。(2)職業適應性(occupationalAptitude)是指某人從事其工作過程中應具備的生理、心理素質特征與特點。目前這方面的應用在飛行員與駕駛員在在事故傾向性檢測方面國外已有立法實施實例。職業適應性測試可從心理性測試與生理性測試兩個方面來進行,在特種職業測試一般是根據各職業特點篩選出檢測指標體系。如維修人員的測試項目根據金會慶等多人的研究結合各工種應包括以下測試項目在生理指標有聽力、視力、身高、色覺、血壓、肺功能、握力、心功能等,心理指標主要有、眼手協調、空間知覺、速度估計、反應速度、深視力、夜視力、動視力、復雜反應、手腕靈活性、指尖靈敏度、操縱機能、人格特征、安全態度等。(2)筆者結合汽車制造企業的維修人員崗位與車工崗位(引用參考文獻《安全心理學》中的圖表)做的對比,通過以下圖4初步分析維修作業人員崗位職業特性要求,與車工做的對比進一步說明從控制安全風險角度對從事非常規作業的設備維護維修人員進行職業適應性測評測試的必要性。(其中車工崗位要求的特性來源與美國勞工部的資料)√為工廠設備維修維護人員崗位,○為車工崗位,△兩崗位共有特性。其中:A——在完成該崗位工作的多種工作要素中,是非常需要的生理或心理因素;B——在完成該崗位工作的諸要素中或是主要/熟練工作的要素中,有超過一般性的生理或心理因素要求;C——在構成崗位工作的諸要素中有一般性需要;D——對全面完成該崗位工作不是必須需要的生理或心理因素。由上可知維修人員崗位有17項B類特性,2項A類特性。這都比車工的8項B類特性與0項A類特性的要求要有相應地高些。說明維修人員較普通車工在職業的生理與心理等方面有更高的要求。(3)結合以上評述與國內法規及一些國外對特種作業人員(電工、焊工等)的職業禁忌癥方面的管控要求;維修人員的職業禁忌從生理與心理方面應考慮包括以下因素:a精神缺陷或精神病;b動作遲鈍;c癲癇或暈闕史;d高血壓;e心血管疾病;f高血壓;g缺乏把握要點的理解力;h缺乏計算能力(在電工、液壓傳動等方面不適應);i缺乏制圖能力;j情緒不均衡,易于激動;k神經官能癥;l缺乏細心和忠實性;m缺乏沉著果斷、行為輕率、不適宜從事可能會意外引發或偶發事件或傷害事故的作業。綜合以上分析與所述,汽車制造企業設備維護作業人員的安全風險方面除了加強日常安全作業的安全管理,也需要關注以下風險:汽車制造業的維修作業員工崗位的適應性與職業禁忌癥方面的要求不容忽視,結合職業體檢、心理測試、業績考核、技能評定等多方面加強對維修崗位人員的人力資源管理,減少這方面人員出現職業特性方面出現不適應的的職業安全風險,考慮減少因生理或心理不適應人員進入從事非常規作業與安全高風險的維修崗位作業。這對汽車、機械制造企業在安全生產上通過關注重點高風險人群的職業安全風險來減少事故的發生都是有相當積極的意義的。
作者:龐文 譚成 單位:上汽通用五菱汽車股份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