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南北差異與區域經濟空間淺議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摘要:南北差異和區域協調發展是我國新時期實施區域協調發展的新方向。本文利用空間統計標準差橢圓和可視化方法,使用2000—2020年風險投資數據,分析全國和南北地區風險投資演化趨勢和空間集聚水平。結果發現:(1)北方區域呈現明顯的空間集聚趨勢,南方區域表現為在空間上不明顯的擴散態勢,這與全國呈現出的風險投資重心南移和空間收縮是一致的。(2)北方標準差橢圓的短軸長度呈現周期性波動,但長軸長度變化不明顯。為了進一步研究,本文結合2000—2020年全國官員更替數據,試圖從政府干預的角度解釋風險投資變化表現出的南北差異。
關鍵詞:南北差異;標準差橢圓;政府干預;風險投資;格局變化
本文的學術貢獻主要體現在南北區域經濟協調發展研究方面,以往的研究主要關注南北區域經濟差異的計量、趨勢和原因(張長星等,2020;李向平等,1992;盛來運等,2018),本文則從城市角度將南北區域分開并開展精細的空間經濟分析。利用空間統計橢圓和空間可視化方法,使用2000—2020年我國地級行政區尺度的風險投資數據,分析南北區域及全國經濟的空間演化趨勢,以及區域創新聚集趨勢,并比較若干不同類型區域的經濟空間集聚特征。以下部分分別是對數據與方法、經濟空間演化與移動趨勢的討論。
1數據與方法
1.1模型構建
標準差橢圓(standarddeviationellipse,SDE)是指借助離散點集中,平均中心與其他各點之間的距離得出的數據,計算某一數據中全局的分布和方向,這也是一種經典的可視化算法(WangB,2015)。因此可以得出橢圓中的大部分數據,包括橢圓短軸的長度和長軸的長度,橢圓中的旋轉角和中心點等,由此匯成地理空間分布的總體特征。在本文中,可以準確計量我國各區域風險投資的重心、展布范圍、形狀和方位及其變化,分別用空間統計橢圓的中心(經緯度坐標)、面積、短長軸之比、旋轉角來表達(白冰,2020)。通過標準差橢圓中心,即風險投資重心及其變化的軌跡,可以確定風險投資空間發展的方向。其中,標準差橢圓的面積顯示為地理的相對展布范圍。通過風險投資數量的橢圓面積變化,可以明確風險投資事件的發展是處于集中還是擴散的發展趨勢。標準差橢圓的長軸方向能夠描述風險投資事件的主要展布方向,其方位角變化可以反映主方向上的變化。標準差橢圓的形狀指數代表短軸和長軸的比值,其值越接近1,表明要素的空間分布越接近于圓,方向性越不明顯;反之,該比值越小,表明經濟空間分布越狹長。用繪制標準差橢圓的方式表示風險投資事件的發生,可以從時間推移中橢圓的變化,直觀地展現出中國風險投資以年為單位的變化,且能夠將風險投資在大陸變化動態的整體特征表現出來。本文涉及的標準差橢圓空間統計計算主要基于ArcGIS10.0平臺,風險投資事件空間為Albers投影坐標系(中央經線105°N,標準緯線25°N、47°N)。
1.2數據說明
本文的研究數據來自清科私募通數據庫2000—2020年覆蓋全國地級行政區(不包括香港地區、澳門地區、臺灣地區)、直轄市的風險投資事件,數據包括地級市總計283個行政區。地級市及以上行政區區位經緯度數據來源于高德地圖API數據。本文基于地級行政區尺度進行空間統計計算,將河南省信陽市作為南北分界點,將信陽市地理緯度以北區域作為北方地區,信陽市地理緯度以南區域作為南方地區,信陽市本身作為南方地區進行中國南北區域空間格局分析。
2結果分析——經濟空間演化與移動趨勢
2.1全國及南北方區域經濟空間演化趨勢
2.1.1風險投資重心變化。2000—2020年,全國風險投資重心整體位于安徽省內,其風險投資標準差橢圓呈南北方向。2000—2015年,風險投資重心主要在東西之間波動,略有向南移動趨勢,而2015年后主要向南移動,整體向南移動148.17km。2005—2010年,出現大跨度地向西移動,移動了126.30km,2010—2015年又反向朝東移動了71.59km(見圖1)。從南北方分別來看,北方地區風險投資重心處于河北省地界,呈現東西方向的來回波動趨勢,略有南北方向上的波動趨勢,明顯體現在2005—2010年和2010—2015年兩條重心軌跡上,移動距離分別是113.51km、130.67km,總體移動距離94.19km。南方地區風險投資重心主要位于江西省內,且明顯向東西方向移動,在南北方向上略有波動,其中2000—2005年的重心朝東北移動204.19km,2005—2010年的重心朝西南移動157km,南方地區投資重心總體在東西方向上的移動最為明顯,總體移動123.91km(見圖2)。2.1.2投資空間分布范圍變化。2008年之前,南方地區風險投資的橢圓面積表現出明顯的動蕩,雖然2000—2020年整體減少了8.12萬km2,但面積趨勢是增長的。2000—2020年,南方地區風險投資橢圓的短軸長度趨勢在增長,長軸長度趨勢幾乎水平。北方風險投資橢圓的面積變化波動相對南方更劇烈,顯示為明顯的下降趨勢。北方地區的投資橢圓出現在2005年,達到最低面積10.58萬km2,整體減少了15.97萬km2。2000—2020年,北方地區風險投資橢圓的長軸長度和短軸長度都有增加的趨勢(見表1)。2.1.3分布形狀和方位變化。全國的風險投資主方向趨于一致,為北偏東方向,南方地區的橢圓主方向則為東偏北方向,而北方地區的橢圓分布方向規律并不明顯,波動較大,但主體也在東偏北方向上波動。全國的風險投資橢圓旋轉角有波動減小的趨勢,表明全國風險投資的方向在南北上更明顯。
2.2南北方空間演化
2000—2020年,南北方重心連線的距離從2000年的1233.43km縮短到2020年的1181.14km,縮短了52.3km,整體距離變化趨于平行。除2001年外,在2005年、2010年達到最短距離,分別是1147.16km、1121.18km。根據以上描述分析,全國及北方地區的風險投資均呈現聚集的趨勢,全國風險投資橢圓面積縮小的原因主要是北方面積縮小造成的,這一現象可能與全國經濟轉型相關。例如,2008年中國政府擬定的4萬億元投資計劃帶來的經濟全面發展、2013年之后經濟新常態。南方可能因為經濟比較活躍,服務、信息行業更多,在投資活動上未受明顯影響,仍呈現投資范圍增長的趨勢。
2.3進一步討論
通過分析發現北方的風險投資橢圓面積和短軸長度出現了一定的周期性規律。對于這種現象,經過數據的對比分析,從兩個緯度的官員晉升數據上考察發現,其與北方橢圓的短軸波動呈現高度匹配,表現為每5年換屆年的周期性波動(見圖3)。
3結語
本文使用空間格局統計標準差橢圓方法與地理信息分析可視化方法分析了我國南北方和全國關于風險投資的空間演化趨勢,通過對南北方和全國的橢圓參數進行分析。可將結論歸納如下:一是北方區域呈現明顯的空間集聚趨勢,南方區域表現為在空間上不明顯的擴散態勢,這與全國呈現出的風險投資重心南移和空間收縮是一致的。二是發現北方標準差橢圓的短軸長度呈現周期性波動,但長軸長度變化不明顯。該發現有待進一步完善和擴展,本文將在接下來的研究中繼續根據和突破,以求發現背后的科學問題。
作者:張諾 王澤宇 單位:中國地質大學(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