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會計電算化系統內部控制與風險淺析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用計算機或軟件代替某些職業或工作步驟已成為現階段社會發展的主流趨勢,這是工作流程實現網絡化的重大標志之一,而會計作為一個需付出較多精力和時間、對準確性要求較高的工作,呈現出電算化網絡化趨勢,這是一次會計工作的大翻轉。基于此分析會計電算化系統的特征,分析現階段會計電算化系統內部控制以及風險防范工作推進過程中所存在的問題,提出有效優化策略。信息技術發展日新月異,會計行業中科技手段的作用日益凸顯,導致會計信息失真問題十分突出,使得經濟發展正常進程受到嚴重影響,這些技術的應用在這樣的環境中遭到人們的質疑,為有效地減少會計信息失真現象需提高會計信息質量水平,推進電算化會計系統的優良發展。
一、會計電算化系統特征
1內部控制范圍更廣
運用計算機處理會計數據后,與傳統環境的核算流程存在巨大差異,工作人員的構成也由之前會計人員變為會計人員和計算機處理人員。會計部門能夠利用計算機代替傳統的人力會計業務,同時利用計算機完成各種全新業務活動的推進,會計工作進程不斷加快,在環節中增加了銷售預測、人力資源規劃等。現階段,通信技術水平發展速度的不斷提升,會計數據信息可以快速處理,企業內部控制范圍更廣泛,效果更明顯,且與原先相比更為復雜。2降低篡改問題的發生概率,提高犯罪控制難度在傳統的會計工作體系當中發現計算機犯罪的難度系數較小,雖然計算機犯罪門檻較高,但在這一系列行動中隱蔽性和危害性較強,無法在第一時間發現計算機舞弊和犯罪。隨著計電算化系統內部控制水平不斷提升,篡改問題的發生概率也隨之降低,但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控制舞弊犯罪的難度系數。
二、會計電算化系統內部控制問題
1技術薄弱
會計電算化系統主要依靠計算機信息技術,然而現階段部分政府機關和事業機構仍然存在著技術基礎薄弱的問題。依照傳統的觀念,僅需要相關技術人員進行簡單軟件硬件維護,這樣的工作流程可能會給系統帶來一定風險,由此看來,內部控制難度滯后和不完善造成會計部門管理層的部分決策不具有前瞻性。組織機構在制定相關管理制度時僅關注硬件或軟件的使用風險,卻未能重視內部工作人員對于相關程序可能作出的危險性舉動,這些危險性舉動都可能造成會計信息質量快速下降。現階段網絡時代的到來促使電算化會計呈現擴大趨勢,技術性舞弊手段和犯罪現象發生概率在原有基礎上大大增加且愈發猖獗,因此要不斷提高會計電算化系統內部控制技術水平,從而實現內部控制的進一步優化。
2安全隱患多
計算機網絡系統硬件選擇不恰當會導致系統工作的穩定性不強,工作環境若是與相關標準不契合則操作系統以及會計軟件的安裝維護會隨時受到影響,致使系統無法照常運行。若是缺少日常維修管理數據備份等管理制度,則可能導致計算機網絡會計系統受到嚴重威脅,除此之外,對計算機病毒的忽視同樣造成會計電算化系統安全隱患不斷增多的核心問題。現階段對會計數據安全造成威脅的主要是外部人員的非法訪問系統故障,致使系統出現較大程度破壞,例如某些現代科技信息手段造成系統內部數據丟失或被篡改,這意味著在現階段社會技術水平不斷提高的大環境下,不斷加強會計電算化系統內部控制力度手段要不斷增強力度并針對已有問題進行風險防范,避免出現嚴重的損失。3會計電算化系統的差錯重復性傳統手工會計系統之下正是因為數據處理環節較為分散,一個環節數據若是出現錯誤,還能夠在下一個環節及時發現錯誤并對錯誤內容進行修改訂正,現階段的會計電算化系統處理業務數據較為集中,直接將業務數據輸入系統,業務數據如果發生錯誤,不僅在一個環節內貫穿,同時還會由一個環節輸入至下一個環節,造成整體系統數據的失真,給企業的財務核算造成巨大損失。例如在錄入原始業務數據發生錯誤時,會對匯總造成影響,環環相扣,如此看來,一個環節的數據錯誤則有可能造成后續環節的數據發生同樣錯誤,從而對整體造成不可挽回的錯誤影響,致使整個會計信息系統數據失真。
三、會計電算化系統的內部控制與風險防范
1強化會計電算化系統化業務操作控制力度
首先,要進一步加強會計電算化系統輸入控制,確保各環節流程開展準確無誤。建立專員審核機制,確保每筆業務的合理和準確,盡可能減少系統內部所存在的虛假信息,防止由于錯誤信息而造成重復性錯誤。而使用編碼制度能夠提高錄入速度和準確力度是符合行業標準,規范自身行為。設置邏輯控制、平衡校驗控制以及及時更正錯誤程序來完善會計電算化系統的方法能夠實現第一時間查錯、改錯,充分發揮會計電算化系統內部控制的積極作用,從而降低風險發生的概率。其次,進一步加強會計電算化系統處理。控制會計電算化系統的處理控制工作主要集中于處理過程的適用性控制、數據溢出檢測等環節,軟件用戶可以根據需要,在不違反規定的情況下,制定適應企業自身發展條件,以適應企業自身的規模以及環境。實時對各項業務數據進行監督,防止由于數據溢出而產生數據信息失真的問題。由于現階段會計電算化系統仍然無法保障各環節百分百準確推進,在操作過程中出現失誤是難免的,因此系統需要對用戶某些操作作出二次判斷和確認,以防止系統的數據被執行重大錯誤操作而造成嚴重損失。
2重視日常維護,加強人員培訓
由專人負責企業日常運行軟件的維護和管理,各單位需進一步加強對計算機軟件硬件的使用管理準則,規范相關流程,確保會計數據的安全性和準確性。選擇質量好、性能好、不易被破壞且操作簡單的軟件。同時,要在原有基礎上加大培訓力度,使相關工作人員的整體素質水平得到進一步提升,清晰會計人員崗位制度,形成會計人員之間的相互監督和管理,通過平行管理實現風險防范。還需在此基礎上加強技術培訓工作的落實力度,確保工作人員的操作水平和技能水平,與時俱進,緊跟時代發展潮流,培養起能夠熟練掌握會計業務技能,同時精通軟件硬件操作的人才,盡可能降低會計電算化系統的使用風險。
3健全監督機制,構建系統框架
若想要落實會計電算化系統內部控制工作以及風險防范措施,首先要建立健全相關的信息監督機制,由企業建立與實際狀況相匹配的監督中心并給予其較高的獨立性,明確相關責任,通過國家以及相關部門的支持建立起對企業會計信息的監控,及時收集信息,掌握數據變化情況,真正落實企業會計信息管理工作。其次,審計責任中心的系統架構需在短時間內快速建立起來,從而完善風險防范框架。設置會計監督崗位,對輸入的業務數據進行審核,以保證會計信息的真實性、準確性、合理性、有效性,監督審查之后,再發布會計信息。事務所可利用企業電算化會計系統對接的方式對會計信息進行定期審核,將審核結果及時反饋給責任中心對會計信息進行披露和判定,會計人員和審計人員也要接受責任中心的監督,責任中心對會計信息進行保存,以便后期進行數據調動和利用。通過信息發布平臺相關用戶能夠得到會計信息的“第一手資料”。最后,要充分發揮出內部會計監督功能,使其做好風險防范工作,確保企業經營者不會在日常工作中出現迫使會計人員制造假賬的行為。相關部門可利用政策支持并根據會計人員崗位需求進行職責保障,避免利用會計信息系統制造虛假信息的問題出現。
四、結語
現階段會計電算化系統控制方面仍然存在許多問題,需針對問題提出有效優化措施,不斷加大內部控制力度以及風險防范工作的落實程度,提高會計信息質量以及會計電算化管理水平。現階段經濟的快速發展以及信息技術的突飛猛進使得會計電算化朝著深層次方向發展,因此需緊跟時代發展潮流,在原有內部控制制度上進行優化改進,提高企業經濟效益。
參考文獻:
[1]常輝.論高校會計電算化內部控制的風險及防范[J].經濟師,2009,(7).97-98.
[2]王菁.試論行政事業單位電算化會計系統的內部控制[J].遼寧教育行政學院學報,2005,(8).71-72.
[3]王玲.事業單位電算化條件下內部會計控制措施芻議[J].蘭州教育學院學報,2014,(1).30-31.
[4]楊陽.會計電算化下的會計內部控制分析[J].全國流通經濟.2019,(21).175-176.
[5]陳卓.企業會計電算化的風險防范與設計[J].知識經濟.2018,(6).80,82.
[6]許曉峰.關于企業會計電算化的風險及防范[J].中國商論.2018,(29).147-148.
作者:趙雪 單位:濱州職業學院